铜墨盒的历史并不算悠久,它主要活跃于晚清到民国的近百年时间。虽然有研究者认为,铜墨盒起源较早,在汉代就有了较成熟的块状丸墨出现,也有了墨盒的产生,但至今仍未发现当年铜墨盒的实物遗存。而作为文具和雅玩之用,铜墨盒随着中国近代文物流通、教育普及和便于携带而得以逐渐流行。
这些年,王国胜在铜墨盒收藏方面投入了很多精力,从收藏铜墨盒的那天起,他也开始了对铜墨盒知识的学习和实物研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他愈发能感受到铜墨盒的审美情趣和文化价值。“凭借轻巧灵便、能保持墨色滑润黑亮等优势,铜墨盒从清代开始流行。在漫长的使用过程中,铜质墨盒被注入了人文、艺术化的气质,是历代文人雅士的钟爱之物。后来随着硬笔的出现,毛笔逐渐被代替,铜墨盒也随之退出了文人们的桌案。”王国胜说。收藏铜质墨盒二十余年,一方方雕刻精美的铜质墨盒逐渐成为王国胜收藏和把玩的宠儿,在他那里记者看到的精美墨盒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韵味。
王国胜介绍,刻铜墨盒贵在其“刻”。用刀在铜质墨盒上写字、作画,讲究的自然是中国书法绘画的笔墨意趣。不管是写意还是工笔,都以线条为中心。通过深浅、粗细的变化,以线条状物,以线条构图,以线条抒情,以线条传达中国画的雅趣和意境。如今的收藏市场上,陈寅生的作品自不待言,就是当年其他的刻铜名家,其作品也是价格不菲,真品难求。而鉴别赝品,也当从“刻”入手。那些利用化学手段制造出的“刻铜”墨盒,粗看颇具神韵,但若用放大镜细审,便可看出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