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阵石屑飘飞,一双大手划刻,一道道工序,一样样器具,技法与汗水双重印染间,一尊尊石雕作品就这么活脱而出,玲珑万状。大师楼五楼并排的四间石雕工作室里,林锦星、陈顺德、吴旭亮、叶小微四位工艺大师自守一隅,镂刻雕琢间,让顽石顿现生气。
它们或是兼工带写的山水印象,或是趣意横生的静物描摹,仙女挥袖,小鸡出壳,鱼儿悠游,造型千姿百态,创作者以不同的专攻构筑一个个崭新的石雕王国。
人称“金鱼豹”的林锦星大师,以金鱼镂雕见长,14岁就发挥了艺术潜能,作品《金鱼》入选世界青年联欢节少年儿童作品展。这位74岁的大师,雕就的鱼儿,千姿百态,达到炉火纯青之艺境。
石雕讲究“以题取材”与“以材取题”两种雕刻方法,前者先有构思然后选材,后者先有玉石,依材取题。林锦星工作室里,潘玉龙师傅说,两种方法相映成趣,依据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雕刻,才有了这么多优秀的石雕作品。潘师傅的《高风亮节》就是以材取题的典型,这尊以“毛竹”为描摹对象的石雕,创作缘由正是来自一块质地坚硬的玻璃石。他说:“每一个石头都有自己独特的气质,好作品必须注重石头的选择与其精神气质的传递,做好主题与材料的合二为一。”
陈顺德大师,真诚、谦和又富有激情和自信。他说这几日忙坏了,女儿女婿不在,一下班就忙着带孙子,如此忙碌,大师脸上漾出的却是满满的幸福和乐观,犹如他的作品,很生活,很亲切。他善于运用石材的天然色彩和形状,因材施艺,巧妙构思,格调清新、富于情趣,风格上自成一体。他的每件石雕作品均能不断“变脸”,让人耳目一新。陈顺德不无调侃地抱怨自己的工作室里缺作品,他说好作品很难留住,一拿到展览会上就能遇见合适的买家。在他的作品集中,一尊“小鸡出壳”很是出名。作品秉承了温州石雕先辈之长,注重动物瞬间的情态表现,又辅之以技法的创新,使整件作品拥有一种独特的灵性,这件作品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他的创作得益于广泛的爱好与兴趣,如饲养小动物,热爱大自然,爱好摄影等。
吴旭亮工作室的窗口下,是一方天然的绿荫池塘,浓浓的绿意让他的作品里充满了生活场景与自然风光。他的作品注重构思的巧妙,师古不泥古,他善于镂刻,注重石材的虚实变化,表现静物的别样情态,其学生陈铭州的作品《如意》利用通透的石材和精妙的刀工,琢磨出一种圆润与饱满。
叶小微,精于圆雕。她的工作室中,少不了衣袖翩飞的仙女,也少不了历史人物和仕女孩童的身影。最近,一尊《千里雄风》利用朱砂石鲜活地展示了关公骑战马的英勇形象。叶小微向记者介绍,这尊作品,费时半年,价值不菲。
温州石雕是百工里发展得比较好的艺种,有中国石雕艺术大师5人、省工艺美术大师与高级工艺师18人,温州市工艺美术大师21人。已被确认为省市“非遗”艺种。
商报记者 郑丽娟 实习生 金鑫
温州石雕
温州石雕是青田石雕支流,早在唐代就有艺人从事石雕,镂刻印章、朝珠、如意、香炉、器皿和建筑饰品。石雕艺人善于运用石块不同颜色和不同形状,利用传统镂空、圆雕、浮雕、浅刻等手法, 雕琢出山水、人物、花卉、禽兽,也有做花瓶、台灯、烟嘴、笔洗、墨盒、砚盖、印章、书夹、扇坠等工艺品与日用品。
本版由
温州市工艺美术研究院
温州9号创意街区
9号文化艺术中心 联合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