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年间,扬州成为会集和盛产竹刻名家的城市
盛誉一时的扬州竹刻艺术
扬州文化名人直接参与,擅竹上微刻
清康乾年间,扬州的竹刻艺术进入了收获期。中国竹子被文人们赋予了“虚而直”的品格,“梅兰竹菊”并称画中“四君子”。郑板桥所画竹子在当时备受世人推崇,而同时代的扬州也出现了一批竹刻艺术家,他们把“八怪”的画作搬到了普通的竹节、竹根之上,经过一番雕琢之后,化腐朽为神奇,竹子成为令人喜爱的竹刻艺术品。清乾隆年间,扬州成为会集和盛产竹刻名家的城市。
1 扬州文化名人直接参与
对于竹刻,全国各地有很多种流派,明清时期竹刻在江南有两大流派:一是“金陵派”,一是“嘉定派”,另有徽州竹刻、湖南宝庆竹刻,近代以来又有江南留青竹刻、四川江安竹刻等。扬州竹刻的特色之一就是扬州名匠最擅长于竹上刻字,尤其是微刻。扬州竹刻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清代至近代诸多扬州文化名人直接参与,使得竹刻成为一种扬州文化人喜爱的文人雅玩。在扬州博物馆收藏的竹刻艺术品中,相当大的部分是成扇中的扇骨雕刻艺术,所涉及的扬州竹刻作品往往与清代扬州和近现代扬州书画史上的名人有关,其中主要有吴熙载、耿西池、金爵山、朱震伯、穆半圆、虞啸轩、周无方、何其愚、黄汉侯等。竹刻名家们或以字见长,或以画突出,各显其妙,盛誉一时。这批竹刻艺术品无不精雕细刻,凸显出清代扬州和近代扬州雕刻名流的斐然文采。
2
乾隆时代的竹刻名家,首推潘西凤
在乾隆时代的竹刻名家,首推潘西凤。潘西凤字桐冈,号老桐、天姥山樵。新昌人,久居扬州。精于刻竹,以浅刻见长。潘氏曾为年羹尧幕僚。潘西凤竹刻作品的存世量很少,目前所知也只有寥寥几件,有“竹刻菊花臂搁”、“道人图臂搁”以及“秋声赋笔筒”、“潘西凤刻蔡嘉绘人物紫檀笔筒”等竹刻作品传世。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收藏有“潘西凤铅笔筒”。
潘西凤与郑板桥友情甚笃,郑板桥称他的技艺为濮仲谦之后金陵派竹刻第一人。潘西凤与郑板桥两人合作过一柄湘妃竹扇骨,扇骨长一尺二寸,上面有板桥题五言绝句一首,竹骨上每面四五点斑点,作巧色梅花,刻得斜枝重叠,下角刻“老桐刻竹,板桥画梅”。
3
金石巨匠吴让之的竹、牙刻亦堪称一绝
到了清嘉庆后,金石巨匠吴让之的参与使得扬州竹刻拥有了更加浓郁的文人气息。吴让之的竹、牙刻堪称一绝,为稀世之珍。吴让之的牙刻从金石艺术演化而来,他用自创的四角锥刀在象牙上刻字,用圆口刀和“鲫鱼背”刀刻画,莫不得心应手,运转自如。其主要师承者耿西池、金爵山、赵竹宾和穆半园亦如此。其后扬州代有传人。
4
晚清民国,扬州竹刻代有传人
扬州竹刻传统深厚,直至晚清民国年间,在扬州城市衰微的命运下,仍然有诸多竹刻名家乃至竹刻大师出现。其中有名者,如被誉为“扬州十小”之首的王素。王素(1794-1877),字小梅,晚号逊之,甘泉(今江苏扬州)人。王素幼师鲍芥田,远师华喦,人物、花鸟、走兽、虫鱼,无不入妙。他的竹刻作品亦精,有多件传世。他的“竹刻寿天百禄臂搁”,臂搁正面以浅刻法制图,苍松翠柏之下,两只梅花鹿一行一卧,形成一幅有吉祥寓意的长寿百禄图。旁落“小梅王素”和“王生”二字方章。此作雕工细腻,技法娴熟,秀气文雅。晚清时,刻字愈见精细,出现了泰州人王直,能在方寸以内的象牙上刻字达两千。
王素之后,近代扬州雕刻家又有周无方、黄汉侯等闻名于世。周无方(1873-1963),字咏台,一生从医,但兴趣广泛,尤爱刻竹,最善皮雕技法。曾著有《刻竹琐谈》、《刻竹经验谈》二书。周无方的山水、花鸟、鱼虫等竹刻扇骨作品以分刀、留刀、毛刀以及“刺刀轻刮”等不同刀法刻绘,画面被表现得“欲现则现,欲隐则隐,隐现随趣自在”,富有艺术感染力。扬州人黄汉侯(1902-1976),字良伟,生于盐业之家,其父黄敬之,亦好书画金石。黄汉侯受父影响,爱好书画,尤喜牙刻,17岁拜耿耀庭为师学刻。黄汉侯专攻晋唐以来各家法书,得其神髓,开创了扬州牙刻缩临技术。他能在方寸牙板上刻4000余字,放大观之,韵味不输真迹。黄汉侯的微刻作品被郭沫若誉为“银钩铁画,玉振金声”。另一位扬州清末民初画家陈康侯亦善刻竹。陈康侯(1866-1937),字锡蕃,一作夕帆。号风来堂主人,以字行。晚清扬州著名书画家,擅画人物、山水、花卉,尤工草虫,海派名画家之一。今扬州博物馆藏有其竹刻扇骨。
贺万里
扬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