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志勇 文/图
事实上,拥有一间书房,一直是我的一个梦,几年前的乔迁让我梦圆。我成天爬行在书堆中,从《四大名著》,《资治通鉴》,《雾都孤儿》等名著中吸取了知识的甘霖。步入书房,到处弥漫着书香,最钟爱的却是于里面收藏的铜刻作品。麦赛尔(Mercier)题名为《书痴》的铜刻画:画面是一间藏书室,四壁都是直达天花板的书架,在一架很高的梯子上,有一个白发老人,在肋下夹着一本书,两腿之间夹着一本书,左手持着一本书在读,右手正从架上又抽出一本。天窗的阳光正照在他身上,也照在他的书上。
在我收藏的铜刻作品中并不都是刚强大力之作。既有大江东去,也有小桥流水。既有笔力雄健、挥之即去的古风,也有婉约细腻、柔情如水的抒情。如《抚琴图》和《拔阮图》,分别刻了两位古代美人坐着弹奏古筝和月琴的情景,人物线条柔美,表情生动,动人的琴音仿佛从画面上徐徐传出。谢稚柳的《水竹图》、陆俨少的《梅花图》、张大壮的《对虾图》,都是工笔细腻之作。吴作人的《熊猫图》,刻了两只可爱的熊猫,黑白分明,憨态可掬。
收藏过程中,令我难忘的是家乡铜雕铺的老师傅。 老师傅方脸,平头,白发,估摸有60多岁了。他借助自己的绘画、竹刻和篆刻艺术的功夫。又融文武功底于一体,不同于以往借助模具和其他辅助材料的刻法,其独特之处在于完全靠臂膀、指腕的力量,用钨钢刀直接在铜板上镌刻。展橱中《清壶茶香图》一壶两杯,透出浓浓茶香;《水仙图》花开两支,枝叶并秀;《打坐图》用漫画手法,寥寥几笔,刻出一名打坐者面壁而坐的独特姿态。刀中见笔,笔中有刀,刀笔相融,自成一体。镌刻成就,三分借助于画稿,七分得力于刻刀。刀在手下飞动,人物花鸟在铜料上游走,终于游刃有余,刀下千姿百态。老师傅歇息下来的时候,我与他闲聊, 我夸老师傅的雕刻有神韵,他呵呵一笑,满脸喜悦。往后向他订做了一套巨作《明太祖功臣图》,一年后我拿到作品爱不释手,他用铜刻的手法传神地再现了马皇后、中山王徐达、开平王常玉春、歧阳王李文忠、宁河王邓愈、东瓯王汤和、黔宁王沐英等44位功臣的风采。在其铁笔下,这些功臣或持剑而立、或张弓搭箭、或释卷揽帙、或提笔挥毫,人物表情丰富,线条勾勒清楚,形象生动鲜活,仿佛呼之欲出。一个个传神逼真,生动活泼,仿佛能游出来,飞出去。本来静止的形态,表现出了运动状态,这就是雕刻艺术的精髓所在。古人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好的文章,要“文外之重旨”,这位老师傅的铜刻技艺,就达到了这样的境界。既完美地保持了原作的风格和神韵(以清代康熙年间著名画家上官周所作明太祖功臣图为蓝本),又充分展现了铜刻艺术的精华与光彩。我爱铜雕收藏,更敬重这位老师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