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者:陈维骏 采访时间:2004年10月19日 采访地点:融·艺术空间
主持人:您最初是抱着什么样的心态开始收藏宣德炉的?您觉得宣德炉的美体现在那些方面?
陈维骏:我最初的开始收藏源于对“美”的感动,每天都在接触中慢慢喜爱上它,宣德炉就是如此。整个欣赏、鉴赏基本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个是最直观最理想的就是线条美,线条美就是你远看不用上手就能感受;第二个就是皮色美,与宋瓷同,优美的线条,温润的釉色,宣德炉同样拥有很漂亮的皮色,这种皮色是同样远看而不上手就可感受的;第三个就是上手之后整个铜质款饰的美。
主持人:方才您提到了线条的问题,我们知道宣德炉的制造初始参照了大量皇家藏宋瓷,以及《宣和博古图》、《考古图》等图谱,您最近也一直在梳理宣德炉的体系,有无发现其中比较有意思的新课题或者新联系吗?
陈维骏:我们通过收藏可以梳理出其脉络。吸收宋瓷的经典,结合手中宣德炉,去整理、建立它的美到底是怎么样,比如“筒炉”在高度上如何控制其分寸才算虽合理的?一个“鬲式炉”,炉肚、口沿、腿应怎样处理才是最完美的,炉腿的处理需要外撇还是直的,直的是否会显得笨等等这些细节问题,都是决定整个宣德炉的优劣与否,这需要通过很多细微的比对来说明细节的。
主持人:您最心仪的宣德炉藏品是什么?是怎样入手的,有着什么样的故事?
陈维骏:因为过手的东西有很多,选一件着实困难,若以这次展览藏品中选的话,则较倾向于“四方压经炉”,从其造型的设计感,突破它原本传统的压经概念,这是让我非常欣赏的。每一件器物,放在当代语境下,都可以是一种新创作。放在明代或者清早期,既继承传统,又是在传统中突破出新的语言。我的第一件藏品是一件小型带座带盖的立炉,它就符合刚才所讲的线条张力美,皮色的重量以及上手的质量,铜质非常精炼,轻轻敲击炉身,声音如同水晶玻璃一般清脆。
主持人:方才我注意到一个细节,您用一只手掌就能很舒适的将铜炉握起来,这使我想到千利休一直提倡“一件好的器物是可以握在手里的”的审美要求,那么宣德炉是否有这方面的审美要求?
陈维骏:当然有,由于我本身从事室内设计,所以对空间尺度的问题特别重视,活在怎样的空间其用之物就会长成什么样子。为什么现在留存都是十二到十五公分直径的宣德炉,甚至有些大炉也达到二十几公分。因为古代的房屋空间高达三至四米,其屏风、牌匾等都是放大的,条案也是两到三米长的,现在的空间是放不进去的,这是符合当时空间审美的。宣德炉在古代的房屋空间里也是如此,黄花梨的香几一般都是六十乘以五十公分,这个尺寸正好可以放一个二十几公分直径的香炉,或者也可以摆一套炉瓶盒三式,这些从明代的版画或者明清的绘画作品中都可以管窥,若按炉瓶盒三式来说,铜炉以十二到十五公分最宜。“盈手可握”的审美标准是最难的,这类尺寸非常难找,一百只宣德炉中可能达到此类标准的还不到十只,要满足这种“盈手可握”审美条件,且器形、皮色都达到标准的确是很少。刚才提到的第一件藏品,别看它器形小,这种尺寸是非常难得的。一般看得到的百分之八十的宣德炉都在十二到十五公分直径,像这种盈手可握的八到十公分的炉子更少。
主持人:您曾经在媒体上谈到“宣德炉是活的艺术品”,对此您能否分享一下自己的心得?
陈维骏:所谓“活的艺术品”,即它可以根据你的收藏进行每天的微妙改变。古董的收藏项目很多,除了书画可以挂起来欣赏,很多藏家玩器物大部分都是放入锦盒进行收藏,但玉器、珠串之类的项目可以随身携带。那么,宣德炉与我们的生活也是有一定的紧密关联的,由于铜制所系,在每天使用焚香盘养之下,冷热的变化使得铜炉的毛细孔得以呼吸,皮色会越变越漂亮。
主持人:在宣炉收藏的过程中,您得到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能否跟我们分享您在宣炉收藏路上的一些难忘经历?
陈维骏:收藏的朋友都知道“真宣难辩”。北京故宫博物院也好,台北故宫博物院也好,目前很难找到一个真宣。作为藏家,我们与博物院研究员对于宣炉的研究角度不同,我们是利用自己的力量把宣德炉的体系脉络慢慢拼凑出来。所以我个人认为收藏是追求一条“道”,单独看一件藏品的美是不够的,当收藏成为体系并且可以把脉络梳理出来,这种乐趣是最大的。
主持人:作为资深的宣德炉收藏家,对刚入门的宣炉收藏爱好者有什么建议?
陈维骏:过去几年宣炉收藏,拍卖市场也好,古玩市场也好,只是对“私家款”的炉子特别感兴趣,因为特别反映到价格。我觉得这是宣炉收藏的一个方面,无法以偏概全。每当我看到有藏家一拿到炉子就先翻过来看“屁股”(私家款),就感到非常难过。十年前,中国玉器收藏风行,白色色泽的玉器被炒得很高,大家都追求“越白越好”的审美标准,比如我今天卖你一个八十分的白,明天则是八十五分的白,后天九十分,当你收到九十五分或者一百分的“白”,就玩不下去了,当时这种商业行销手法是不可取的。还有一种现象,玩玉的朋友随身会带一枚玉牌,大家又在比厚度。当你买到一公分厚的玉牌时,你又没得玩的。这些例子虽然影响了价格的走势,但从玉器价值本身来说,收藏方式是错误的。这是一个体系问题,如果只是把百分之十的东西放大,把其它的部分都打死,那么最终只是买了百分之十的东西,对市场是一个很大的伤害。宣德炉也是如此,如果经过民间藏家和文博单位的共同推动,我们就可以把宣德炉的全貌展现出来。
宣德炉有很多的体系可以玩,我可以推荐四个大方向供宣炉爱好者玩:第一个是宣铜的概念,大多宣德炉都带着“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楷书款,这也最有可能是真宣德的炉子,其实你可以通过“六字楷书款”这一体系进行收藏;第二个是我们讲的“官铸炉”(官家制造),它会带有“宣德年制”四字长脚篆书款,工艺非常好,铜皮非常美,宫廷的部分又是一条路;第三个是明代中晚期(嘉庆到康熙)文人概念的加入产生的“私家款”,嘉庆万历年间,整个中国的器物因文人的参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质变,形成了带有订制性质的思想高度很高的时代。官宦人家也好,大户人家也好,都会涉及到订制,家具、文房、竹臂搁、漆器、铜炉等都一样,所以当时因时代风格留下来的铜炉都非常好,就是我们所熟知的“私家款”;第四个是宣德炉的器形收藏,它是一个独立的多造型的立体件,宣德炉从明到清不断演变,拥有了上百种造型。宣德炉从中心剖开一般都是左右对称,可能三足、四足,又或者圈足,很挺很稳。刚开始玩的玩家都比较喜欢素的,但通过此次展览,我们希望展现给藏家更多的面。此次展览还附带有“全型拓”,拓的都是有纹理的东西。藏家都认为“花式炉”繁琐,尚素为雅,但是反过来讲,万物皆有可观之处,素有素的美,纹饰雕工有其繁复的美,只要把它的工艺、纹理等做到极致化了,就是漂亮的。
主持人:您说道宣德炉也受到了很多文人的参与,那么其中有没有一些史料或者具体案例?
陈维骏:中国是一个不留名的民族。铸造者多是工匠,能留下名的名匠也少。有不少宣德炉带有私家款和私家“堂号”,这便于我们能确切查到具体纪年。从史料上找可以找到胡文明这个人,他是明万历年间很有名的云间工匠,善制铜炉及手炉,工甚精,喜鎏金,洋人很喜欢,故胡炉在国际间身价颇高与正统宣德炉之崇尚线条,胡文明后,其子胡光宇亦落款为“胡文明男光宇制”,是为家族事业。我的藏品中有一件带“百城楼珍藏”底款的宣德炉,我据这一底款查到这是天启六年浙江兰溪父子两代藏书家所制,百城楼是当时浙江最大的三家藏书楼之一,该炉是一个形制较大的“冲天炉”,如果还原当时,这件器物应是放在大堂的大条案或者大的香几上。我们可以认为他是订制方,参与了手工设计,当时的文人就是这样,以文会友,所以做了这么一个东西。
主持人现在在学界对于宣炉又有两个学术事件,并持有不同观点。一个是宣德三年,宣德皇帝下令以红铜铸造3000座香炉这条史料,学界持不同看法,有的学者认为子虚乌有,有的则找到间接的材料,您对于这一问题如何看法?另一个是带有“石叟”款的铜炉,英铜器专家Rose Kerr在她的《中国晚期铜器》书中提出“石叟”是始于明代后期的一江南作坊的“商标”;另一专家Paul Moss不同意,他在《第二青铜时代》一书中认为明后期的专铸“石叟”款铜器的作坊不存在,“石叟”是传说中擅长作银镶嵌铜器的一僧侣的别号。您对此问题又持怎样的观点?
陈维骏:对于宣德帝铸炉3000座这一事件,从史料上说比较少,我们在玩收藏的这十几年间,民间的收藏家大家都不遗余力的以各自的方法找些蛛丝马迹,从《明史》以及明代宫廷的纪录看,目前并没有公认的具有说服力的史料。另外,《宣德鼎彝谱》经专家考证,他并不是宣德时期的书谱,而是明晚期所作。不管如何,这些还是让文博单位去研究,我们收藏家可以做的是把器物这一历史脉络梳理出来,所以真宣是否为宣德三年所作,具体几座到现在也是没有权威的说法。
对于第二个问题,“石叟”他实际不属于宣德炉的系统,它产生于明代晚期,主要采用黄铜嵌银式的工艺。不仅铜炉,还做花器、花箍、盒子、雕像等各类器物。就我们经手过的带“石叟”的宣德炉还是很少的。目前来讲“石叟”应是个人,国内很少有说是商标号。我认为当时连工匠署名器物都很少的年代哪里来的商标号。宣德炉的制造有南北之分,南做属于蔡家,北做属于施家,所以会有“燕邸施制”“燕京施家古制”款识的铜炉,这可以确定为商标号。
主持人:我们知道中国文化也会进行传播与交流,离我国最近的日本在历史上几次派遣留学僧学习,最晚的一次便是明代,那么期间的交流,宣德炉是否与日本的文化产生催化剂?期间有无交往与传播?
陈维骏:日本受到唐宋文化的影响很深,所以他的茶器都以粗陶一类为好,在铜炉方面,焚香之际他们基本使用瓷炉居多,宣德炉对其的影响相对比较弱。
主持人:您认为未来宣德炉收藏行业前景如何?您未来的规划是怎么样的?
陈维骏:我非常看好这几年的宣炉前景,很多的艺术品都需要被人了解,了解得多了相对就会喜欢它关注它。目前市场对宣炉已比较关注,且会有更多的好东西会出现。“物以知为贵”,任何一项艺术门类都需要有人慢慢去了解它,懂得了之后,才会花钱去收藏。对于未来规划,我会继续梳理收藏宣德炉,收藏是一条“道”,在零二零三的时候,当时东西也便宜,数量也多,我记得有一年最多收有五十多个炉子,平均是一周买一只。到了现在,因为藏家的不断加入,我去年也就买了三五只,宣德炉都被散于各路藏家之手。慢慢的你会发现一是数量变少了,二是审美标准变高了。正如我方才讲到的四条路收藏之路,每一条都能走出一条精彩的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