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收藏 设为首页 欢迎光临 [云翼收藏网]
云翼收藏网
网站首页开户交易所行情邮票钱币收藏品收藏市场交易软件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品 >> 铜器 >> 铜器佛像 >> 商周考古中的禁类器物(图)
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品 >> 铜器 >> 铜器佛像 >> 商周考古中的禁类器物(图)

商周考古中的禁类器物(图)

作者:佚名      铜器佛像编辑:admin     
2012年,陕西宝鸡市渭滨区石鼓镇石嘴头村发掘出一方铜禁 2012年,陕西宝鸡市渭滨区石鼓镇石嘴头村发掘出一方铜禁 1979年,河南淅川下寺楚墓M2发掘出土的铜禁 1979年,河南淅川下寺楚墓M2发掘出土的铜禁

  作者:牛长立

  【核心提示】商末周初的宝鸡铜禁文化,沿着秦岭山脉,顺着丹江水域南下,可达淅川;经豫鄂要道,可达随州;再经广阔的江汉平原南下,可达江陵。

  禁作为盛放酒器的器物,可能源于商人文化,并不是如部分学者认为铜禁出现在西周早期,是周人“禁酒”的一种物质体现。“禁”的名称与“戒酒”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禁类器物特征

  禁类器物出现的时代顺序为端方铜禁、石嘴头铜禁、西周夔纹铜禁、河南淅川下寺M2铜禁、曾侯乙墓铜禁和江陵望山楚墓漆木禁。

  端方铜禁,最初由端方收藏, 1901年在陕西宝鸡斗鸡台出土,时代为商代晚期。铜禁扁平立体长方形,无足,禁面平素无纹,四周及侧面饰夔蝉纹,前后长边侧壁各有两排8个穿孔,长87.6厘米、宽46厘米、高18.7厘米。工艺系采用泥范法铸造。

  2012年,陕西宝鸡市渭滨区石鼓镇石嘴头村发掘出一方铜禁(图一),时代为商代晚期。铜禁扁平立体长方形,中空、有底、无足,长95厘米、宽45厘米、高21厘米。禁面中心平素无纹,四周饰夔纹;侧面饰夔纹两道,中间竖弦纹。禁面上放置方彝1、卣2(其中1卣下有方座,方座中心有1孔,两侧饰夔纹),禁下填土中有斗1,禁东侧放置罍、卣、尊、觚等酒器。墓内二层台上50厘米高处发现北、东、西三面有壁龛,龛内放置随葬品。其中,北壁龛内放置禁、方彝、卣、方座、斗、罍、尊、觚、车马器、矛、贝币等,东壁的两个壁龛中,靠北壁龛上放置甗、鼎、簋、戈,靠南壁龛内有鼎、簋,西侧壁龛有盘。  西周夔纹铜禁,时代为西周初年,系泥范法铸造,扁平立体长方形,中空、无底、无足,重47.1公斤,长126厘米、宽46.6厘米、高23厘米。前后长边侧壁各有两排16个穿孔,左右短边各有两排4个穿孔。侧面均饰两层夔纹,禁面中心平素无纹,四周饰夔纹;禁面中心为3个并排椭圆形子口,周缘高于禁面,专为放置卣、觥等3件酒器而制;中间子口外径19.5厘米、宽16.5厘米、高1.5厘米,左右两子口大小相同,外径18.8厘米、宽17.4厘米、高1.3厘米。出土铜禁的墓室很大,人骨在墓室北部,铜禁与其他铜器放在墓室南部。

  1979年,河南淅川下寺楚墓M2发掘出土的铜禁(图二),或称云纹铜禁,是所出土铜禁中唯一使用失蜡法铸造的,而且是中国最早采用失蜡法(熔模)制作的青铜器,现藏于河南博物院。云纹铜禁的时代为春秋晚期前段,即公元前552年或稍晚。铜禁通体长131厘米、宽67.6厘米、高28.8厘米,器身长103厘米、宽46厘米、高14厘米,重94.2公斤。铜禁有足、无底、扁平立体长方形,包括禁体、附兽(12个)、足兽(12个)。禁体由台面的1块长方形、四角的8块梯形角、其他16块方形,共计25块采用失蜡法逐块制模熔接为一体,经浇灌范料成为模壳、烘烙模壳、蜡料熔失、乘热浇铸铜液等工序制作。就每一块而言,镂空立体花纹有三种,均由框梗、拱梗、直梗、花梗、连纹梗组成,相间布局成为画面。附兽、足兽分别由身、舌、头花和尾花四部分组成,身、舌采用范铸方法制作,头花、尾花与附兽、足兽的组合,兽与禁体的组合,采用铅锡低温焊料钎焊法制作。

  曾侯乙墓铜禁,时代为战国早期。全器由一禁、二壶身、二壶盖、二盖罩组装而成。禁长117.5厘米、宽53.4厘米、高13.2厘米、厚3.1厘米,重35.2公斤,扁平立体长方形。禁面上有并列而凹下的圆圈两个;中间及四角有方形、曲尺形凸起,浮雕蟠螭纹。两侧长边有对称的四个兽足,衔托禁板,后足蹬地,属雕刻的动物装饰。侧面平雕的蟠螭纹,均系印模法制作,随禁体一同制范,一次铸造而成。整体采用合铸加焊接的技法,禁面用两块范合铸,面上凹下的圆圈系铸造,四个兽足分铸后焊接在禁面下。

  江陵望山楚墓漆木禁,湖北地区出土,时代为战国中期。该禁无足、斫木胎、扁平立体长方形,长74厘米、宽29厘米、高7厘米,通体髹黑漆,红漆绘花纹。禁面四周及中部绘制綯纹,并在禁面以綯纹构成的两个方框内又各绘一大圆圈纹,四个侧面绘制卷云纹。出土时,禁面两个綯纹组成的方框上各放置一件作为礼器的陶方壶。此禁制作工艺粗糙,禁面上也非青铜礼器,漆木禁当是专供殉葬用的明器。

  传播发展的关联性

  迄今发现的多件禁类器物,在地域、墓葬等级、埋葬时期的政治形势、禁类器物伴出器型等方面,具有关联性,显示出禁类器物在上自商代晚期、西周初年,下至战国中期, 700余年间的发展变化。

  宝鸡地区出土的5件铜禁从时代、纹饰等特征来看,具有商末周初商文化的因素。如,直接证据是安阳孝民屯东南地出土的包括直棱龙纹方禁范在内的陶范,时代不会晚于商代晚期,与之纹饰相同的端方铜禁,西周夔纹铜禁墓出土的卣、尊、觥等在内的铜器,其年代或许应当提前到商代晚期。考虑到其他因素,端方铜禁、石嘴头铜禁应为商代晚期,西周夔纹铜禁制作年代大致在殷墟四期偏晚,或帝辛时期,其使用的年代可延续至西周初期。

  铜禁的发展是商周时期不同地区文化交流与融合的结果。宝鸡地区铜禁墓的族属可能是以殷遗民为主体的方国,由当地的原住民和周人共同组成,存在时间从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后来因姬姓方国在西周早期迅速扩张,异姓方国就很快消亡了。斗鸡台(今宝鸡市戴家湾)地区的青铜文化随之沿着宝鸡—淅川—随州—江陵发展。

  可见,商末周初的宝鸡铜禁文化,沿着秦岭山脉,顺着丹江水域南下,可达淅川,时代为春秋晚期;经豫鄂要道,可达随州,时代为战国早期;再经广阔的江汉平原南下,可达江陵,时代为战国中期。

  铜文化随之沿着宝鸡—淅川—随州—江陵发展。

  可见,商末周初的宝鸡铜禁文化,沿着秦岭山脉,顺着丹江水域南下,可达淅川,时代为春秋晚期;经豫鄂要道,可达随州,时代为战国早期;再经广阔的江汉平原南下,可达江陵,时代为战国中期。

  (作者单位:河南省许昌市博物馆)

关于我们 | 交易所开户入口  |   客户端下载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16-2024 云翼收藏网(www.3219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