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四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到民国初年,铜镜可以算是我国发展历史最长、使用最为普遍的铜器。明天起,153枚各个时代的古铜镜将在省博物院新馆集中展出。这些最早出自汉代的古铜镜不仅是古人正衣冠、饰面容的日常生活用具,更蕴含了几千年来人们的美好心愿和祝福,承担着镇宅辟邪、追求圆满等功能。记者了解到,这也是省博馆藏青铜镜首次大规模公开展出。
153枚古铜镜集中亮相
在省博物院新馆二楼的临时展厅,一个名为“镜里乾坤——铜镜背后的故事”的展览正在紧张布展中。153枚来自省博馆藏和省内部分博物馆的珍贵青铜镜正被分类安放在展厅里,明起迎接观众参观。
展览负责人范方芳告诉记者,这153枚铜镜所涉年代上至西汉时期,下到明清时期,全都是三级以上文物,部分还是一级、二级文物。展品中,既有明代“富贵双全”铭文镜这样直径40cm的“大家伙”,也有直径仅6.3cm的汉代“见日之光”铭连弧纹镜。
每件宝贝背后都有故事
而在这次展览中,工作人员将不同时代的古铜镜按纹饰和铭文内容分为“铜镜与生命”、“铜镜与婚恋”、“铜镜与功名”、“铜镜与宗教”、“铜镜与经济”五个部分。
在“铜镜与婚恋”主题展览中,有近三十枚铜镜展出。相关专家告诉记者,从古至今,镜都被作为重要的爱情信物之一。南朝末年陈朝驸马徐德言与乐昌公主“破镜重圆”的典故,更是流传至今。
在“铜镜与功名”主题展览中,六朝时期的“位至三公”铭双凤纹镜是寿县博物馆馆藏珍品。三公是古代官职的称谓,铜镜上的“位至三公”等虽是一种吉祥用语,同样也是当时人们的价值取向和社会观念的体现。(王素英、刘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