饰容打扮是人类的天性,我们的祖先最初以水为镜,至金属出现后始以青铜铸镜,从目前考古发现看,我国最早的铜镜来自于四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齐家文化。战国、两汉时期,铜镜获得了巨大发展,唐代达到高峰,宋以后逐渐转衰。直至明清时代玻璃镜出现,铜镜才开始缓缓退出历史舞台,在民国初年还仍有生产。可以说,铜镜是中国发展历史最长、使用最为普遍的青铜器。
相对于今天的镜子而言,古代铜镜不仅仅是正衣冠、饰面容的日常生活用具,更蕴含了人们的美好心愿和祝福,承担着镇宅辟邪、追求圆满等功能。每一面铜镜都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其造型美观,形式多样,图案纹饰华丽,更有内容丰富、寓意深刻的铭文,反映出各个时期人们的生活习俗和精神信仰,小小一枚铜镜,勾连着古代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内容。
此次铜镜展,遴选安徽博物院及安徽省内博物馆馆藏铜镜153枚,所涉年代上至西汉时期,下至明清时期,旨在着重展现铜镜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最为密切的民俗和宗教信仰等内容,供大家欣赏与研究。
铜镜的故事
万岁长吉——铜镜与生命
健康长寿、子孙繁盛,是人们对生命延续的美好期望。相对于浩瀚无际的宇宙而言,人的寿命只有短短数十年,对生的渴望、死的恐惧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于是上至帝王将相,下至贩夫走卒,都渴望有长生不老之命、多福多寿之幸。而繁衍子孙则是生命延续的另一种体现,《孝经》有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古代中国是宗法社会,血缘是维系社会关系的主要纽带,子嗣问题直接关系到宗族命运,中国社会长期以来以一家一户为基础的小农经济模式也需要充足的劳动力作为保障,因此,子嗣问题历来倍受人们关注。人们将这两种祈求生命延续的美好愿望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出来,反映在铜镜艺术上,就有了体现子嗣兴旺、多福多寿的纹饰和吉祥之语。
长勿相忘——铜镜与婚恋
从古至今,镜都被作为重要的爱情信物之一,被广泛使用。南朝徐陵《为羊兖州家人答饷镜》曰:“信来赠宝镜,亭亭似团月。镜久自逾明,人久情愈歇。取镜挂空台,于今莫复形。不见孤鸾鸟,香魂何处来”;李白《代美人愁镜二首》有云“美人赠此盘龙之宝镜,烛我金缕之罗衣”。婚恋中的用镜习俗,对镜的纹饰有着重大影响,产生了诸多与婚恋内容相关的装饰题材。汉代日光镜中就出现了“见日之光,长毋相忘”的铭文,此后古镜中多有长相思、毋相忘之铭;唐宋年间婚姻用镜之习十分发达,镜中纹饰往往以对鸟形式出现,如唐镜中多有双鸾、双雀、对雁等,宋代多见双凤镜。明清时期婚嫁用镜的特征更为明显,如明代鸾凤和鸣镜就是嫁女用镜,清代又有双喜五蝠纹镜,其中心有一大的双喜字,也属婚姻用镜。
君宜高官——铜镜与功名
秦统一六国后,开始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三公”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别执掌国家的行政、军事和监察大权;仅次于三公的“九卿”,是朝中掌握实权的政务官。这些人担任国家要职,享有丰厚的待遇和极高的社会地位,因此成为士大夫们奋力追求的目标。这种对权力和富贵的追求也被直白的表达在镜中,产生了诸如“位至三公”、“士至三公”、“君宜高官”、“士至万石”等铭文镜。自隋朝开始实行的科举制,遵循“学而优则仕”的原则,摒弃了门第、权贵之限,根据考试成绩录用人才。自此,科举制度一直被后朝沿用,直至清朝末年,其间经历了1300多年。通过科举考试的途径致仕而光耀门楣,成为了古代书生及其家族的美好期望,铸有“状元及第”、“喜报三元”、“五子登科”等铭文的铜镜也由此出现。
羽化成仙——铜镜与宗教
镜是生活中的照容工具,但是在民间,镜历来还被看作通灵、辟邪之物,《红楼梦》中就记述有跛足道人赠与贾瑞一面名为“风月宝鉴”的镜子,称其“专治邪思妄动之症,有济世保生之功”,贾瑞未按正确的方法使用,继而一命呜呼。当然这是小说中作者别有深意的夸张描写,在现实生活中,镜常被用来镇宅驱邪,甚至随葬作镇墓之用,至今在很多民居中,还能见到在正门门头上或屋内悬挂乾坤八卦镜辟邪镇宅的习俗。民间习俗中对镜的特殊用法被宗教汲取,并广泛用于宗教活动或仪式中。可以说,宗教的出现,继承并强化了镜的神异性,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赋予了镜新的内涵,使得镜在民俗中的表现更为多样化。佛教和道教作为传播范围最广、影响最为深远的两大宗教,其传播和发展也大大丰富了中国铜镜文化的内容。
尚方作镜——铜镜与经济
随着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商品生产中的竞争意识和品牌宣传意识也逐渐增强,这一特征在铜镜上也得到了显著体现,如铜镜上流行“尚方作镜真大好”、“尚方作镜真大巧”、“尚方作镜佳且好”等款铭,还有“龙氏作镜”、“许氏作镜”等。到宋代,带有字号商标的镜铭大量出现,许多字号都冠以州名、姓氏,甚至还标明店铺所在地。此外,还有标榜制镜原料上乘的镜铭,如“汉有善铜出丹阳”、“和以银锡清且明”等;而“见日之光,天下大明”,“内清以昭明,光象夫日月”则着重宣传镜面光亮,反光性能好。可见,为了商品销路而进行的各种广告宣传,早在一两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驾轻就熟了。
古代铜镜的铸造流程
一、制模、制范
中国古代铸镜主要采用“范铸法”。古人在转盘(或称为陶车)上先用泥料车出镜体的形状,阴干后在泥质镜体上设计纹饰,加工制作成镜模,然后在镜模上夯制泥范。制范时,将木框套放在镜模上,先装入面料将镜模表面全部覆盖一层,以看不见镜模为准,然后装入背料夯实即成泥范。泥范的阴干需要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进行,使其在阴干过程中不致于开裂或发生明显变形。
二、泥范的焙烧
泥范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然阴干,可入窑进行焙烧。在前一窑陶范出窑后,趁热将新一窑泥范装入后封闭窑门,即为焙,经过一昼夜焙干后可点火逐渐升温烧制成陶范。烧制合格的陶范需在400℃左右从热窑中取出,放置在较干燥的地方自然冷却,待陶范彻底放凉后,就可以合范准备浇铸了。
三、合金配制及熔炼、浇注
铜镜的原料是铜、锡、铅合金,铜的熔点高达1084.5℃,加入锡和铅可以降低熔点,锡还可以增强硬度和光泽度,铅则有利于成型,使镜背纹饰清晰,据对古代铜镜的科学测试,战国、汉、唐铜镜的合金比例为铜66-72%,锡20-26%,铅4-8%,这一配比是最佳的铸镜合金。熔炼合金需随时观察炉温,随着炉温不断升高,银色的液面会逐渐变为青色而达到“炉火纯青”的火候。当铜液温度适合浇注时,需一次将范腔注满,浇注温度在900℃左右为宜。
四、铸后加工
铜镜从陶范中取出时,只是一件铜镜毛坯,还需经磨削加工后才能使用。铜镜一经打磨后,便获得一定的映照能力,因其在使用和保存时易腐蚀,需经常擦拭和研磨,便有了从事磨镜职业的人。战国以后,人们对铜镜表面进行了特殊处理,不过,古代铜镜是否存在镀锡工艺,对此尚有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