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宝之谜解密何家村48
齐东方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汉唐时期考古、历史、文物、美术教学与研究。
在历代歌咏唐代华清宫的诗句中,有“至今犹似怨香囊”,“怀得香囊作悲哽”等字句,典故出于《旧唐书·杨贵妃传》。唐代安史之乱,玄宗逃出长安,途经马嵬坡,将士因怨愤奸相杨国忠,逼玄宗赐死杨贵妃,面对兵乱的威逼,玄宗不得不处死宠妃杨玉环,并葬于此地。而后玄宗自蜀地重返京都,思念旧情,秘密派人改葬贵妃,但挖开旧冢时发现:“初瘗时以紫褥裹之,肌肤已坏,而香囊仍在。内官以献,上皇视之凄惋。”
香囊几乎是唐代贵族女性必备之物,壁画、石刻人物上可见到悬挂在腰间,大概是丝织品制成。然而,丝织物易于腐烂,特别是与尸体在一起更难保存,何以杨贵妃埋葬后“肌肤已坏,而香囊仍在”?香囊是否仅用丝织品制作,别无他求?
唐人熏香方式和用具很多,常见的熏炉之外,还有一种金属制作的圆形器物,按其形状和用途被称为“熏球”或“熏炉”。这种器物十分别致,带链钩,通体为圆球形,分三层,外层以花纹镂空,为两个半圆以子母口合为一体。其内又设两层双轴相连的同心圆机环,大的机环与外球壁相连,小的机环安香盂。使用时,随着最内一层半圆形盂的重力和活动机环的作用,无论球体如何转动,最里面的香盂总保持平衡状态。香盂盛装香料,点燃时火星不会外漏,烧尽的香灰也不至于撒落出,设计非常巧妙。何家村遗宝中就有这样一件器物,最初被叫做“熏球”。
1987年4月,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唐代地宫又出土两件,同时发现了地宫中记载着各种藏品的来源和名字的物账碑,上面在记述银器时提到“香囊两枚”,与出土器物对照,就是这种圆形的熏香器物。其实,关于它的名称和用途,《一切经音义》卷七载:“案香囊者,烧香圆器也。以铜、铁、金、银玲珑圆作,内有香囊,机关巧智,虽外纵横圆转,而内常平,能使不倾。妃后贵人之所用之也。”参照法门寺地宫出土的物账碑及实物,可见唐人是把这种圆形球状的熏香用具称之为“香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