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收藏 设为首页 欢迎光临 [云翼收藏网]
云翼收藏网
网站首页开户交易所行情邮票钱币收藏品收藏市场交易软件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品 >> 铜器 >> 铜器佛像 >> 中国买家一掷千金纽约淘宝:佛像的海外镀金
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品 >> 铜器 >> 铜器佛像 >> 中国买家一掷千金纽约淘宝:佛像的海外镀金

中国买家一掷千金纽约淘宝:佛像的海外镀金

作者:佚名      铜器佛像编辑:admin     

  本报记者 于娜 北京报道

  在3月中旬的纽约亚洲拍卖艺术周中,中国艺术品红火的销售带来了一丝春天的气息,其中在纽约佳士得[微博]、苏富比[微博]拍卖会上,佛像的成交情况尤其备受瞩目,不仅大大超出了估价,并且多数被中国买家收入囊中。而早前在瑞士、巴黎的拍卖会上,华人收藏者也一掷千金买走千万元级别的佛像。接下来他们可能转战国内的春拍,在佛像拍卖会上将看到他们的身影。

  海外“淘宝”热

  来自北京的收藏家邢继柱出现在了纽约的佛像拍卖会上,并且买走了其中的一件。

  此次纽约佳士得在东南亚艺术专场中,推出了50多件佛像,其中七八件是重量级藏品,成交价达到30万-50万美元之间,一件公元9-10世纪的青铜佛像拍出最高价280万美元。一对明代青铜佛像,估价为2.5万美元,结果最终飙升到120万美元。而纽约苏富比拍卖的30余件佛像相对比较普通。

  在纽约的拍卖现场,邢继柱发现买家基本都是中国人,外国买家比例也就两三成,跟几年前恰恰相反。网络和电话委托的买家也大多来自中国,而很多外国买家甚至根本没有举牌的机会。所以他推测大部分拍品都被中国买家“抢”回中国了。

  其实,这轮“抢购”风在去年年底就从海外刮起了。去年10月30日,瑞士科勒公司拍卖点萨提寺风格铜鎏金尊胜佛母像,被华人收藏者以约合2300多万元的高价收入囊中,夺得2012年藏传佛像拍卖排行榜头筹。

  接着在12月17日,巴黎的一场拍卖会上,一尊19世纪白财神像,像高42.5公分,估价仅4000欧元,最终以132.7万欧元成交,溢出估价330倍,同样被华人购得。 在那些海外竞拍佛像的中国人中,邢继柱可以算是先驱者之一,他的另一个身份是一家大型民营科技企业的老总。多年前,他就已经开始在全球范围搜罗好佛像了。2006年,他收藏的佛像有三百多尊,达到高峰。更曾以924万元拍得一尊“明永乐铜鎏金文殊菩萨像”,一举成为行内的大藏家。

  在他的瑞宝阁,从最早的中原的四世纪佛像,到藏传的七世纪佛像,各类佛像林林总总。

  不过有件事一直让他惋惜不已:“当初,国际古董商斯皮尔曼收藏的14尊佛像想以1000万英镑(当时约合人民币1.4亿元)卖给我。但我没有那么多钱,只买了一尊。”

  后来,斯皮尔曼佛像藏品在香港苏富比的专拍大获成功,成交价普遍在百万元以上,过千万元的也有好几件,最贵的一尊明永乐鎏金释迦牟尼佛像达到了1.23亿元,创下中国佛像拍卖最高纪录,买家是厦门心和拍卖的董事长蔡铭超[微博],此外还有几件拍品被其他国内收藏者买走。由此在中国艺术品市场上掀起了一轮佛像热。

  流失文物之痛

  之前邢继柱收藏家具、油画,因一个偶然机缘,得到一套佛像后,才被强烈吸引。“造型很美,题材丰富,每尊造佛都有不同的故事,文化、历史、宗教都蕴含在里面了。”从佛像开始,他真正感受到了巨大的收藏乐趣,在这个领域越沉越深。

  “抗战”收藏家、建川博物馆馆长樊建川也在微博上晒出了一张同其收藏佛像的合影,并说:“收集到一万尊时,盖一个巨大的万神庙。先把儒、释、道安顿好,然后再把财神、送子娘娘、钟馗、药王、魁星、土地、灶神等等一一安顿。人们进去转一圈,信谁就拜谁,至少盼望健康,总该拜拜药王菩萨吧。有敬畏,心底就有底限。”

  “中国人大部分都有佛、道、儒情结,相信因果轮回,人心向善。而佛教的受众面尤其宽,很多收藏佛像的人,首先是想借此研究佛家的历史和思想。”一西平措是北京翰海拍卖公司佛像法器部负责人,藏族,年仅16岁时即涉足古董圈,专攻佛教艺术品的鉴藏与经纪,并创办了尚仕雅集。

  多年海外的游学,让一西平措得以亲历了国际佛像市场,“海外市场接触佛像较早,可上溯至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以审美艺术为主,与宗教无关,七十年代起即有相关拍卖。而国内因种种原因,进入上世纪90年代才步入全面研究。”

  几年来,一西平措发现更多人对佛像艺术的认识逐渐由感性变为理性,“他们收藏佛像是从其艺术性考虑的,中国传统艺术有建筑、绘画、雕塑三个门类。佛像无疑支撑着古代中国的整个雕塑体系,代表了那个时代最高的一种审美。”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买家大手笔购买佛像背后,还有中国文物流失海外之痛。中国流失的佛像文物数量究竟有多少?恐怕谁也无法准确回答,但可以肯定是一个庞大的数字。根据调查研究,仅流失到海外的云冈石窟佛像佛头就有300余件。

  认知尚薄弱

  时至今日,明代永乐宣德宫廷佛教造像仍受关注,但是价格并没有明显增长,而是丹萨替寺风格造像风头更劲。

  建于南宋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的丹萨替寺庙早已消失了,所以全球流通领域中的丹萨替造像数量很少,私人手中的收藏也轻易不转手,能看到的几尊收藏在北京首都博物馆[微博]和瑞士累登堡博物馆里。

  一西平措认为,永乐宫廷佛像成交价过亿后,未了解佛教艺术深层内涵的人们以其特有的热情,拉启国内佛教艺术品收藏的风起浪涌。来势汹汹的热潮虽说猛烈,但由于认识基础的薄弱,真伪之辨,致使各路“专家”各执一词。市场自此赝品泛滥,狗尾续貂之事难断。

  海外市场似乎总能先行一步。创造了丹萨替寺风格造像纪录的瑞士科勒公司,依托着德语区国家对藏传佛教艺术品的独特热爱,成为了欧洲藏传佛教艺术的集中交易地点。现在更加入了旅欧著名中国古董专家李京,无疑为出手阔绰的中国买家提供更多方便。

  在科勒将于5月举办的拍卖会上,又有一尊目前最受关注的丹萨替寺风格造像。来自于德国一位私人的收藏,其父辈在1978年于德国的一家拍卖行买到此尊佛像后,历经30多年一直收藏至今。

  著名古董商埃森肯那茨在去年12月,以超估价45倍的7000多万人民币标下十三世纪木雕观音像后说;“中国瓷器、字画都已高达数亿元,然而代表华人文化艺术与核心精神的佛教精品却低迷未振,是极反常的现象。不要忘记,这类中国木雕、石雕佛教造像,早在二三十年代即与青铜器同样举足轻重,是其它品类未及的海外重要流通对象。”

  “由于这些年的佛教艺术教育及出版学习,更多国内藏家有了理性认识,继而产生了建博物馆等念头,再加上也有基金介入,所以丹萨替寺风格造像、蒙古札那巴札尔造像、清宫造像行情看涨。”一西平措说,在他拜访斯皮尔曼时,对方开出了更高的价格,一件早期青铜佛像要1亿元以上,并称自己相信中国未来的买家。

关于我们 | 交易所开户入口  |   客户端下载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16-2024 云翼收藏网(www.3219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