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炉是一个"活"的艺术品,它是可以每天供你赏玩的东西。点燃一支香,无论祭拜还是焚香,铜炉的皮色都会越变越美。近几年,香文化日渐回归,与其密切相关的铜炉也在市场上逐渐走热。
人追物,物追人
明初至清中期是铜炉制作的巅峰阶段,从明清到民国的铜炉都是文人、士大夫、收藏家的珍爱之物,明晚期大收藏家项子京就收藏了很多铜炉。铜炉既可以具有官窑般的标准和严谨,又可以蕴藏明晚期私家款般的文人情怀,其内涵丰富,充满古典韵味,等着懂它的人去开荒、去宣扬、去传递。
在收藏市场中,铜炉多为宣德炉。宣德皇帝在位时从国外进口了一批上好的铜,随后在他的亲自督促下命人设计烧制了宣德炉,成型后的宣德炉彰显了大气磅礴的精神,绝大多数被陈设在皇宫各处。据说,当时的百姓只知其名而未见其形。宣德炉上承了夏商周青铜器的纹饰,中承了宋元瓷器的造型,引领了中国铜器的复兴时期,在几百年的时间里始终是一个高端的器物。
“铜炉是一个"活"的艺术品,它是可以每天供你赏玩的东西。点燃一支香,无论祭拜还是焚香,铜炉的皮色都会越变越美。”学设计出身的宣德炉收藏家陈维骏对事物的线条美甚是着迷。从一开始接触宣德炉,就被其简练的造型和线条吸引住了。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陈维骏就会到各地去搜罗宣德炉,至今他已经收藏了300多件,并且每得到一件都如获至宝。
接触宣德炉的时间长了,陈维骏对宣德炉有了更加充分的了解,闲暇时光,他喜欢坐在舒适的转椅上,悠闲地赏读着王世襄的《自珍集》。王世襄的旧藏之中有一件“李曲江制”的鬲式炉令陈维骏寤寐求之,然而他明白这个物件在2003年的时候就被一位藏家收入囊中,随后便“销声匿迹”,他认为自己与这件铜炉再无缘了。
2008年,陈维骏得到了一件“曲江清赏”款马槽炉,此后,他越发想得到“李曲江制”的鬲式炉。让他意想不到的是在2010年匡时五周年的时候,鬲式炉再次出现,最终陈维骏顺利将这件藏品归入了自己的宝库。“有时候物件就是人追物,物追人,原本以为不属于我的东西,几年之后又突然出现在眼前,令我激动不已。”
名人的号召力
近几年,香文化日渐回归,与其密切相关的铜炉也在市场上逐渐走热。铜炉的价格一般来说受到尺寸、重量、款式等因素的影响,收藏铜炉应该把握“材美工良”四个字,喜爱铜炉之人可以选择造型典雅优美、铜质精良、皮色保存良好、款识清晰、工艺精湛的铜炉。
纵观拍场,铜炉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与“名人效应”有关,其中王世襄的影响力就不容小觑。2010年北京匡时[微博]锦灰吉金-王世襄藏铜炉专场,20件拍品成交率100%,成交额9844.800万元,这给原本受到冷落的铜炉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到现在为止,除了王世襄旧藏的铜炉,基本上其他铜炉的价格都不是很高。“名人效应”真的给铜炉市场带来了春天?
"名人效应"是很正常的现象,现在是这样,未来也是这样。因为他背后的精神和文化一直是被认定的。这就好比乾隆皇帝喜欢收藏明代四大才子之一文征明的真迹。”陈维骏表示,现在来看,“名人效应”在其他藏品上同样适用,比如顾景舟大师与画家吴湖帆合作的一个紫砂壶就曾拍出了1300多万元的高价,但这毕竟只是极少数,对于整个铜炉市场来讲,它只是个例。
北京华辰拍卖[微博]有限公司瓷器玉器工艺品部主管翟昊天认为,“名人效应”使铜炉收藏领域多了一个可关注的焦点,具有一定的带动作用。铜炉得靠“养”,这样的话它们才会与你心相通意相融,王世襄就特别会“收拾”炉子。他收藏的铜炉首先是质地好,其次是有年份,再者是讲究制作工艺,基本上都有那种沧桑、华贵的光润感,价格自然就高。另外,收来一件铜炉不光是摆着欣赏的,必须要对它进行擦拭,让炉子沾上佛香的香灰,提高铜炉的质地,用香熏了炉子,它会有热度,就能更加通透。
精品少是筹码
6月2日,北京翰海“留香-铜炉专场”以成交率100%、成交额1534.91万元的价格落槌;6月5日,北京保利八周年春季拍卖会“千祥云集-屈氏珍藏明清铜炉”专场,30件拍品成交率83.33%,成交额1719.83万元。“从2006年到2011年,铜炉市场一直平稳上升。目前来看正处于转型阶段,此次拍卖中有新的买家进入,这反映出了铜炉市场良好的现状,接下来会有一波不错的行情。”陈维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