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记者 聂灿 实习生 魏沛娜
近年来,从事“青铜佛造像”收藏的人越来越多,使得佛像价格不断上涨,成为艺术收藏市场的新热点。在2013翰海春拍中,佛像板块表现亮眼,“五觉金铜佛像”专场均取得100%成交,曾属伦敦著名藏家斯皮尔曼家族旧藏的“宋代铜鎏金苏频陀尊者”以1978万元成交。
市场行情一直很好
深圳望野博物馆馆长阎焰昨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佛像的艺术价值来看,明清时期的佛像工艺登峰造极,甚至连现代先进的工艺都不能与之比拟。佛像的历史、艺术以及文物方面的价值也决定了其市场价格的高昂。
阎焰说:“南亚佛教造像,多以‘犍陀罗’和‘笈多’风格为主。印度的佛在早期是没有造像的,进入‘犍陀罗’时期才有真正的佛造像出现。”阎焰认为,佛造像的市场行情一直都很好,主要分为两块:一是在西藏、青海和内蒙地区铸造的,此为“藏区佛造像”;而在中原地区,以北京为主,是所谓的“汉地佛造像”。
阎焰说:“现在国内收藏汉藏佛造像的收藏家总量不是很大。它涉及到高端的宗教美术,一般人难以企及,因此也制约了这种真正收藏宗教类、青铜佛造像收藏家的数量。同时,这些青铜造像价格在现今的商业市场上非常贵,动辄几十万、几百万,甚至几千万,不是普通的收藏家能够收藏的。但相对而言,品质差一点、数量大一点的普通造像,还是较容易得到,这些主要一般是民间铸造的,而凡是宫廷、官家铸造的,都工艺严谨,这些精铸的佛造像,多受关注,是收藏的热点。”
如何判断一尊佛像的艺术价值和市场价值?阎焰表示,一般而言,佛像尺寸越大价值越高;宫廷铸造的比民间的价值高;在藏传佛像里,“忿怒相”比“吉庆相”高,兼有两种相的更高,如“大威德金刚”等。
佛像收藏兴于海外市场
深圳收藏家刘东认为,“汉藏”青铜佛造像的市场价格近年来持续上升,相比2008年大概翻了两到三倍。他说,“其实早前人们对青铜佛造像关注度不大,2000年以后,国内佛像收藏才开始启动。海外和国内藏家审美的品位也大不相同,前者热衷于高古佛像、汉传佛像,在欧美拍卖市场中,也是北齐、北魏、隋唐时期的佛像占据主流,而国内藏家则热衷于追逐明清佛像,特别是宫廷佛造像。大约从2006年开始,青铜佛造像的价格就开始上涨,2008年出现停滞,到了2009年渐趋于稳定,直至2010年以后,价格又不断上升了。”
“佛像的收藏和研究兴于海外市场,与国外相比,国内的佛像成交价还是明显偏低。汉式佛像的材质可以是金、铜、石、玉,也可以是木、陶、瓷等。但由于国内藏家对材质认识的局限性,以至于石造佛像备受冷落。”刘东表示,对于古印度这些东南亚地区的佛造像,关注的藏家为数不多,“古印度青铜佛造像是罕见的,数量非常少,基本都是专业研究学者在关注,普通老百姓很少接触,甚至完全不了解。随着这十多年来对外交往频繁,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国门,才有机会亲身了解这些佛造像。但是目前从价格上看,它们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只能说古代艺术品一直都是稀缺的,市场价格整体上都处于上涨趋势。”
“印度、柬埔寨的古代青铜佛造像都是比较珍贵稀少的,但现在没办法跟汉藏的青铜佛造像作具体价格的比较。如果有人专门收藏此类佛造像,我觉得难度比较大,反而值得关注。”刘东提醒藏家新手,“佛像的造假情况相对比较严重,在进仓之前,必须对佛像的来历、年代、出产地等进行严谨考证。另外,佛像属于宗教艺术品,较一般的藏品更具文化意义,要注意科学保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