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眼中,父亲制作的铜炉,都是有灵魂、有着丰富生命力的。父亲作为古韵铜炉制作技艺的传承人,是在用他的铜炉来传承古代技艺和铜炉文化。”走进位于苏州相城区的中国首家铜炉文化主题博物馆——巧生炉博物馆,记者遇到了陈巧生父子。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古韵铜炉制作技艺传承人,陈巧生对小儿子陈冠丞给自己的评价笑而不语。自称为“铜炉艺人”的他,珍视时代的机遇,也恪守手艺人的本分。
1957年出生的陈巧生是铜炉世家的第三代传人,8岁时就跟着父亲陈如刚制作铜器。上世纪80年代,陈家的铜器作坊在苏州齐门大街曾家角1号,也就是现在的平门府,大概是现在齐门大桥的位置。那时,作坊规模很小,壮劳力就是陈如刚和陈巧生,做的铜器主要有铜火锅、铜盆、铜箱子等。因为人手少,所以各种活儿陈巧生都要做,既是学徒,也是工匠。
“既然答应了人家,再难也要把第一只铜炉做出来!”陈巧生真正开始做第一只铜炉是在1972年。有一天,在苏州皮市街古玩市场,一位老友随意问陈巧生能否做一只宣德炉,陈巧生觉得有把握,就一口答应下来。这一应允,便开启了他日后的艰辛历程,从此踏上了铜炉痴迷之旅。
陈巧生虽然从小就喜爱铜炉,但他并不了解铜炉的制作技艺,从技术上讲基本上是“一穷二白”的阶段。鼎盛一时的宣德炉,从技艺和款式上来讲,其实在明朝之前就有了,更早可以追溯到宋元时期,只是到了明朝宣德年间,在宫廷支持下,炉款和铜材进一步完善。而经过近600个春秋的战乱和变革,到了上世纪70年代,中国铜炉尤其是宣德炉制作的传统工艺基本失传,或无人问津。陈巧生由于小时候手中经过大量老炉,对老炉有感情、有感觉,便立志发掘和传承中国铜炉匠人数百年积累起来的精湛工艺。
“第一次尝试做铜炉,远比当初想象的要困难几十倍。从开始构思到成炉,耗费了近一年时间,这中间遇到了设计、铜料、打磨、雕刻等各种问题。越往前进,困难越多。”陈巧生告诉记者,没有存世老炉,有时只凭一张老炉平面图,根本不知道炉子另外几面应该是什么样子,怎么才能复原宣德款铜炉,全靠彻夜冥想,有时半夜来了灵感,在图上画两下,刚打个盹又来灵感,再起床记录,如此循环往复。“由于温度吃不准,一部分铜水倒入模具便已冷却凝固,浇铸完只成形半个,反复试验都是同样的问题。”为了攻克这个难关,陈巧生一头钻进了化学知识与化学配方之中,经过近百次的失败,终于掌握了温度、铜料和化学元素的最佳配方。1982年,他成功浇铸出了第一只铜炉。炉上有四只凤凰,寓意凤飞四方,光芒四射。这是陈家三代第一次有人独自创意铸成传统铜炉。
陈巧生常说,作为一个铜炉艺人,就是要低调做人,认真做事,认真做好手艺,铸出好炉,靠手艺吃饭才能踏实,也才能真正为炉艺的传承和铜炉文化的博兴做些实在的贡献。当得知自己的高仿宣德炉常常被当成真品在坊间买卖成交,他不再做老款宣德炉,一律改用自己的名款——“巧生炉”。有人劝他:“仿制宣德炉,你是高手,做得越多赚钱越多。”他回答:“制作铜炉,既要讲炉品,更要讲人品。我不赚没有良心的钱。”
“我的童年记忆,就是在满是尘埃的作坊中,支一张方桌,一家人围桌而坐,吃些简单的饭菜,父亲整日痴迷铜炉,母亲一肩承担上下三代人衣食用度的日子。十几年来,父亲对铜炉的痴情和痴迷丝毫未改,从前的老日子离我们很远,也离我们很近。”陈巧生的小儿子陈冠丞今年刚满20岁,幼年成长阶段正逢陈巧生研究、恢复中国传统宣德炉制作技艺的关键时期。
“一鼎好炉,握于手中,压手沉重,皮壳如婴儿肌肤般细腻柔软,从铜胎硬骨中,传递出柔滑和温暖的触感。”近40年的铜炉生涯,陈巧生基本解开了宣德炉制作的秘密,用铸造宣德炉的失蜡法技艺,恢复了几百种经典宣德炉器型。人们都夸他制作的铜炉光泽漂亮、声音清脆,这也是有缘由的。首先,原料独特,除铜之外,还有银、镁等贵重材料加入,所以炉质特别细腻,呈暗紫色或黑褐色;其次,炼次繁,一般炉料要炼4次,而巧生制炉炉料要经十二炼,因此炉质会更加纯细,如同婴儿皮肤;最后是闪金光,鎏金或嵌金宣德炉金光闪闪,给人一种器宇轩昂的感觉。在全国号称收藏重镇的北京、西安、天津、上海等地,巧生炉受到藏家们一致的追捧。在台湾,收藏家们更无不以收藏巧生炉为荣。就连著名文物收藏鉴赏师、观复博物馆创办人、现任馆长马未都先生见了巧生炉,也曾赞叹:“古有宣德炉,今有巧生炉。”
2010年上海世博会,16鼎“巧生炉”作为中国杰出传统文化艺术品的代表在世博会中国馆隆重展出。同时,“巧生炉”还作为世博国礼赠送给出席世博会开幕式的各国政商贵宾。2012年,期盼铜炉文化“薪火相传”的陈巧生收徒授艺,43名铜艺学子拜于门下。“传承与弘扬铜炉文化事业,必须后继有人,人才兴旺才行!”作为2013年苏州市兴建的第一家私人博物馆,苏州巧生炉博物馆占地面积近2500平方米,总投资超过3500万元人民币,里面陈列了陈氏家族历代所藏古代铜炉珍品和近40年中陈巧生创作的近千鼎经典巧生炉作品。
现在,陈巧生已经成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古韵铜炉制作技艺传承人,他除了创新铸造“巧生炉”外,还经常抽出时间待在博物馆里,向前来参观的观众讲述每个铜炉背后的一段故事。
“大概37年前,我住在当时太平公社古银杏大树下的文化站里,北面有个园子,巧生常来锻炼身体。那时的他20岁左右,个子高高,浓眉大眼,肌肉发达,雄姿英发,印象最深的是穿了海魂衫还能做腾空前翻滚。”回忆起往事,苏州市相城区区委书记曹后灵感慨地说,“文化是一个地方的名片。前几年,相城区已经将相城享誉中外的金砖、砖雕、蟋蟀盆、缂丝等文化产品推向了全社会。这些都已经作为相城的城市名片为世人所知晓。现在‘巧生炉’的出现,我相信一定会给相城的城市品格增添无穷的魅力。因为,这些文化特产蕴含着江南文化的精气神,蕴含着江南文化精致、温润、典雅的特质,说到底,蕴含着一个地方的魂。”
本报记者 葛灵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