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红丽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钱锺书开始着手《管锥编》的撰写。其间,他阅读大量的古代文献,对每本书所载的内容都进行了详尽缜密的考疏。
一天,他翻阅《太平广记·杨素》篇,对“破镜重圆”的典故心起疑窦,结实的古铜镜怎么会一分为二呢?钱锺书在书房里踱来踱去,百思不得其解。他抬头看到书柜上摆着的一面铜镜,便顺手拿起毫不犹豫就往地上摔。“桄榔”一声,铜镜在地上打了个滚,滚到了书桌下边。
夫人杨绛听到响声跑了进来,问他:“什么东西掉地下了?这么大动静。”钱锺书朝书桌下努努嘴。看到是铜镜掉在书桌下,杨绛赶紧弯腰捡起来,递给钱锺书说:“这铜镜怎么会掉地下,这可是你的宝贝呀!”
钱锺书顾不上回答,急着察看铜镜是否摔破。左看右看,除了有一些磕碰的痕迹,并没有裂开,便自言自语道:“不对呀,怎么摔不成两半?”杨绛听他这样说,才明白过来:“难不成是你故意摔呀?”钱锺书点头:“是呀,我想验证一下古书里提到古铜镜一破为二的说法。”杨绛又好气又好笑:“你呀,真是个痴老头!”
摔一面铜镜,钱锺书还是有点不放心,索性把自己多年收藏的十几面古镜都拿了出来,一个个地往地上摔。这边书房里“桄榔”、“桄榔”不断,那边杨绛安之若素。不是杨绛不知道那些铜镜的价值,只是她熟知钱锺书的秉性。
十几面古镜摔到地上,“了无损裂”,钱锺书这才放心。他认为铜镜绝非如隋代笑话集《启颜录》所说“堕地分二片”那般脆弱,并将自己的实验过程和读书笔记写入《管锥编》中。
不过,考古学家和金属材料学家的金相分析认为,古代铜镜是铜配以锡等其他金属铸造而成,使用一段时间后,镜面就会氧化暗淡,就需要重新磨亮。磨得多了,自然越来越薄,铜镜一分为二并非不可能。
但无论铜镜是否能够“堕地分二片”,钱锺书严谨的治学精神,依然值得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