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不少人关心每年的“观音开库”;有些善信人士则深望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长年庇佑。收藏界人士却着眼明、清时期铸制的铜鎏金观音像,或玉雕、瓷塑、竹刻,甚至象牙、琥珀、寿山石等观音像有不少品相皆保持良好。反而宋代与元代木刻或加彩木雕观音像,辄为人忽视。其实,一些精品乃我国古代遗下的珍贵艺术瑰宝。
宋、元期间的加彩木雕观音像,因为长期受空气湿度、光线、温度和社会动荡等因素影响,不易妥善保存,故经历流星岁月,难免有彩色斑驳、剥落、变色和木料缺裂崩损之类的毛病;木质不佳者更易腐烂;故存世精品极稀,但其中有些缺损较少,而且饶富古拙味。
尤其是宋末元初木雕观音像,木刻家十分重视自然表情和姿势,刀纹线条劲健,衣纹有立体感(有些如“曹衣出水”),眉目疏朗,精神矍铄;可见能把观音菩萨生活化,以生活写实为基础,融合当时艺术工作者的思想精神,不但显得典雅朴实,度化有情,寻且表现出卓绝工艺。附图为元代加彩木雕观音菩萨立像(高约三十七公分),就是继承宋末元初的技法。(文章摘编自大公报 作者:李英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