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由宁夏博物馆提供
宝贝名称:竹木雕上乐金刚像
年代:西夏
级别:国家一级文物
描述:竹木质,底座长10.4cm,宽50cm,高15cm。莲座上直立上乐金刚双身像,身躯呈蓝色,共12臂,主臂拥抱明妃(宗教人物),双手各握一法器,其余十臂向两侧平伸,戴腕镯,脖挂两串骷髅。右腿直立,左腿屈膝,双脚下各踩一魔。
1986年4月10日,春日午后的阳光映照着峰峦层层的贺兰山,位于山东麓的拜寺口双塔,与往日相比多了分喧嚣。出于保护的需要,从这一日起,宁夏文物部门的一队考古人员,对拜寺口双塔开始进行加固维修。
赫赫有名的双塔,身份十分尊贵。相传在西夏,贺兰山被尊为“神山”。由于西夏国王李元昊笃信佛教,便命人在此大兴土木,建造了离宫别墅和佛塔,拜寺口也便成了西夏的皇家寺院,许多珍贵的佛教用具都被供奉在双塔天宫之中。
加固的过程,同时也是对双塔中文物的一次保护和发现的过程。也正是在这一次维修工程当中,一尊名为上乐金刚像的“宝物”浮现出它的真容。
被发现的上乐金刚像,曾一度在宁夏博物馆作为珍贵文物展出。然而,即使它就在你的眼前,你也很难发现一个关于它的“秘密”——这尊怎么看都散发着彩陶质感的佛像,却原来有着竹木的质地。仔细观察,竹木雕上的彩绘形象逼真,雕工也栩栩如生,令人惊叹。
据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竹木雕上乐金刚佛像自出土后就藏于宁夏博物馆,被国家定为一级文物。2004年,竹木雕上乐金刚佛曾在北京国家博物馆展出,6年后,它又被送往陕西博物馆参加“丝绸之路巡展”。后来,考虑到竹木雕材质对气候的要求,2013年宁夏博物馆决定临时在巡展中提回这尊竹木雕上乐金刚像,自此之后,竹木雕上乐金刚像就一直被搁置在博物馆的库房之中,不再轻易示人。原因在于材质本身的特性,工作人员担心竹木雕受空气影响而变形,因此不得不存入库房妥善保养。
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上乐金刚像又称胜乐金刚,藏语称“登巧”,蒙古语称“德穆钦格”,是藏传佛教中诸佛功德的总集代表,也是无上瑜伽修法中尊奉的五大本尊之一。
从外部造型上来看,这尊竹木雕上乐金刚像全身特征均具有象征意义。上乐金刚共有4头,颜色各异。居中蓝色,左边白色,右边红色,后面黄色,依次表示:增益、息灾、敬爱、降伏四种事业和功德。每面3只眼,表示能观照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世。12只手,象征克服12种缘起的方法。底座莲花代表出离尘世,也蕴涵了让世人“剔除烦恼、安定无忧”的寓意。
据宁夏博物馆研究人员张瑞芳分析,就艺术价值而言,这尊竹木雕上乐金刚像造型表现淋漓尽致,彩绘精致艳丽,文物结构复杂,雕刻技法娴熟,散发着一种奇特的魅力,无论是从历史收藏还是艺术价值的角度上看,这尊竹木雕上乐金刚像都可称为一件极珍贵的宝物。
本报记者 张慧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