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收藏 设为首页 欢迎光临 [云翼收藏网]
云翼收藏网
网站首页开户交易所行情邮票钱币收藏品收藏市场交易软件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品 >> 铜器 >> 铜器佛像 >> 太原市民彩铅绘画还原多幅流失石窟造像
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品 >> 铜器 >> 铜器佛像 >> 太原市民彩铅绘画还原多幅流失石窟造像

太原市民彩铅绘画还原多幅流失石窟造像

作者:佚名      铜器佛像编辑:admin     

  天龙山流失造像跃然纸上 7月10日早7时,刚刚从外面晨练回到家中的张晋峰,又习惯性地坐到了“画架”前。客厅里,一张一米多高的画板倚靠在椅背上,旁边的圆凳上,摆放着各色的绘画铅笔。

  客厅的电视屏幕上显示的是一幅浮雕的照片,这是天龙山第3窟北壁西侧阿难浮雕。“照片资料是从网上淘到的。”为了画得准确,张晋峰把图片投放到电视上,观察每个细节,手拿铅笔认真地勾画着,画纸上的作品完成了三分之一,浮雕的头部和上身部分已经“还原”。“尽管不能做到完全还原,但也要尽可能地接近。”张晋峰表示,最大的遗憾就是见不到造像的实物。天龙山石窟佛像大多已经流失海外,国内惟一的海外回流的天龙山佛首,是2008年深秋山西一名企业家从纽约佳士得艺术品拍卖会上竞拍买回的第10窟西壁主尊佛首,但张晋峰无缘看到。近四个年头他绘就二十多幅造像上午9时,停住画笔,张晋峰前往自己的画室,画室“藏”在太原市万柏林区大井峪村的一处民房内,在一条不起眼的小巷口前,挂着一块更不起眼的牌子“羲人美术工作室”。

  过去,张晋峰当过工人,也干过小买卖,凭着对于绘画的热情,他利用空余时间来画画,通过和朋友交流来不断提升,如今,这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小画室,说到这么多年的艰辛,他仍然唏嘘不已

  穿过几处熙熙攘攘的出租房,巷子末端便是张晋峰的工作室,院子不大,中间一道玻璃门隔开了的外界的喧嚣,空出了一个静谧的环境。

  张晋峰的画室是四间平房,靠里面的两间被布置成不大的展览室——二十多幅天龙山流失造像的画像就摆放在这里,在暖色射灯的衬托下,显得栩栩如生,画像立体地凸现在画纸上,远远望去,更像是装裱好的浮雕。摩挲着这些作品,张晋峰虽然没有多说什么,但是眉宇中却透露出些许温柔。

  “这都是近四年来画成的。”张晋峰一一给记者介绍着这些宝贝,“这是我认为最美的一幅。”指着挂在正墙中间的一幅画作,他告诉记者,这是天龙山第21窟北壁右首游戏坐菩萨造像,画中菩萨右腿盘坐,左腿轻轻下垂,双目微闭,神态怡然。“天龙山石窟是中国佛教雕塑的集大成者。”张晋峰告诉记者,这座雕塑既有印度雕塑的人性之美,身体的曲线清晰可见,又糅合了中国文化,“造像不仅仅是人的构造,其飘逸、灵动,让人感觉很近,禅宗和中国文化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让人只能仰望。”在给记者讲述的过程中,张晋峰的每一个举动都显示着对传统文化的敬畏。

  “你看这尊造像的服饰。”他伸出手掌,做了一个“请”的姿势,顺着他手指的方向,记着看到造像的袈裟轻轻地搭在身上,“这是轻薄贴体的湿衣风格,有如出水中的感觉。”他告诉记者天龙山15座唐窟是湿衣造像影响最集中的地方,造像融合了印度马土腊风格和中亚犍陀罗风格,又融入了南北朝美术的因素,“创造了‘曹衣出水’式的新风,更符合中国文化的审美。”

  “这一幅在比例上有点问题。”介绍完最美的那一幅后,张晋峰指着旁边的一幅坐佛造像图,“这是第21窟北壁的中央坐佛,是我早期画的,画的时候没有感觉,越画越觉得欠缺点什么。”他表示,随着不断地摸索,画的越来越多,回过头再看这幅画像时才发现身体比例上不协调,“有点遗憾。”张晋峰说不排除以后重画的可能。是一次游玩,让他下定决心绘画造像张晋峰与天龙山造像结缘,是一次偶然的机会,张晋峰一直画的是油画,“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画了一幅有关天龙山的石窟造像。”张晋峰说,到了作品完成后,带给他的感受是震撼,“太美了。”从那以后,他便开始慢慢地去了解天龙山。“但让我下定决心是在2010年。”那一年,张晋峰的外地朋友来到太原游玩,热情的他带着朋友去游览号称“中国十大石窟”之一的天龙山,然而这次游览却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于毁坏严重,绝大多数的石窟只有石头凿就的洞窟,里面早已没了精美的造像,留存的也多是风化的残躯,朋友甩下的一句话“没什么可看的”,深深地刺痛了张晋峰,“别说外地人,就连咱们太原人也不知道身边的天龙山。”

  那些造像究竟去了哪里?下山后,张晋峰上网查找了解到天龙山石窟艺术成就,也知道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天龙山遭遇的那场近乎搬迁式的浩劫,“太原有这么好的雕塑,有这么多的精品,为什么不把它画出来,向世人展现。”下定决心后,他便开始在网上寻找有关流失文物的资料。

  然而,这些造像早已流落海外,网上的资料更是凤毛麟角,“搜集过程整整持续了一年多。”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漫长的寻找过程中,他找到了一本有关天龙山石窟流失海外石刻造像研究的图册,这本将近200页的图册,比较详细地记录了天龙山往昔的辉煌图景,成了张晋峰主要的参考资料。在他家中的书架上,还有一本厚厚的《海外及港台藏历代佛像珍品纪年图鉴》,书中也收集了一些有关天龙山流失造像的内容。

  如今,张晋峰已经收集了近50座造像的资料。在创作之路上,他不断摸索前行最初张晋峰一画就是一整天,有一段时间他总是从早上开始画,直到午夜一两点才放下画笔,“那时候,一低头整个脑袋就晕,脖子疼得不行,腰椎间盘突出可能就是那会儿落下的毛病。”边说,他边揉了揉脖子。“身体上的疲劳没有什么,只是越画越觉得自己知识水平不够。”张晋峰坦言,虽说自己从小喜欢画画,但由于各种原因,却没有机会接受专业的学习,“对色彩规律,我并不了解。”但是浓厚的兴趣让他坚持了下来。张晋峰购买了一本《印度艺术》,以此了解印度绘画的特点。他还寻找有关云冈石窟的书籍,了解天龙山石窟同时代的艺术风格。“每年我都要去天龙山好几次,一个洞窟一个洞窟地观察,看当时的雕刻艺术,比对佛像的大小。”

  每次上山,张晋峰总是会带上那些图册,一一比对,能够近距离观察的就仔细揣摩,有些石窟不能进去,他就尽可能地把身子伸进去希望多看到一些,有的石窟悬在半空,他便负重爬到上面……

  他在创作之路上也是不断摸索前行,最初他尝试过用水墨,也用过水彩,但效果并不理想,后来便开始用彩铅绘画,逐渐地越画越有感觉,“不同颜色铅笔的勾勒更能画出造像的斑斑驳驳,画出历史的沉淀。”而在背景的运用上,也添加过一些传统文化的背景,但总感觉不行,最后还是还原到用白纸做背景。

  6月20日,当记者再次走进张晋峰家的时候,那幅阿南浮雕画作已经完成,再稍作修饰即可杀青。他正筹划着下一幅作品,“希望尽快把目前找到的造像全部画完。这些艺术品大部分在中国已经看不到了,我只希望把它们找齐,画出来,展示出来。”

  “人要有归宿感,就得有自己的文化,天龙山石窟是山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个太原人,应该把这么好的文化展现出来。”张晋峰笑着说,自己并没有太多的才华和灵气,只是坚持做下来吧!

  得知张晋峰通过绘画“还原”石窟,天龙山文管所苏玲表示,感谢他对于文物保护的支持,天龙山远期将会建一个艺术博物馆,利用高科技更加精确地还原石窟造像,“以后搞展览时可以利用(绘画)这种形式,在博物馆陈列展览。” ○流失造像去向日本:62件,藏于根津美术馆、东京国立博物馆、大阪市立美术馆、京都藤井有邻馆等地,还有部分私人收藏;

  美国:43件,藏于哈佛大学福格艺术博物馆、夏威夷火奴鲁鲁艺术学院、纳尔逊—雅坚斯艺术陈列馆等地,还有部分私人收藏;

  瑞士:7件,藏于苏黎世瑞特保格博物馆;

  德国:5件,藏于科隆东亚艺术博物馆、柏林国立博物馆;

  英国:3件,藏于大英博物馆;

  荷兰:3件,藏于莱顿国立民族学博物馆、阿姆斯特丹亚洲艺术博物馆;

  其他流失地还包括意大利、加拿大及我国台湾地区。 ○链接天龙山石窟天龙山石窟位于太原市西南约40公里处,东西两峰共21座洞窟,全部造像242尊。石窟始凿于北魏末至东魏,历经北齐、隋,成就于唐代,其规模虽远逊于云冈、龙门、敦煌等大型石窟,但魏齐隋唐历代石佛皆堪称同时代造像之翘楚。

  然而,天龙山石窟受破坏程度十分严重,20世纪20年代,天龙山石窟遭遇了整体几乎搬迁式的大肆盗凿,被日本古董商山中定次郎偷盗殆尽,将近200处造像被盗,流散于海外各大公私文博机构。采写本报记者 王小强

关于我们 | 交易所开户入口  |   客户端下载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16-2024 云翼收藏网(www.3219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