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收藏 设为首页 欢迎光临 [云翼收藏网]
云翼收藏网
网站首页开户交易所行情邮票钱币收藏品收藏市场交易软件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品 >> 铜器 >> 铜器佛像 >> 画家眼中的云冈石窟
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品 >> 铜器 >> 铜器佛像 >> 画家眼中的云冈石窟

画家眼中的云冈石窟

作者:佚名      铜器佛像编辑:admin     
云冈佛像 云冈佛像

  许多人慕名游云冈,只为一睹昙曜五窟大佛的博大与雄浑、五华洞艺术的灿烂与辉煌,但作为艺术工作者,仅凭一时感官喝彩是不够的,如能近距离临摹、描绘,不断体悟这些精美绝伦的佛教石雕艺术,那是最好不过的事情了。艺术的精进是不言而喻的。

  这里我们介绍几位云冈石窟研究院的艺术家,他们分别是毛志喜、李藻华和梁力强,说说他们的云冈情缘及其对佛教艺术的追求。

  云冈石窟是世界三大佛教石窟之一。洞窟规模宏大、造像内容丰富、雕刻艺术精湛堪称中华佛教艺术的巅峰之作,代表了公元5世纪世界美术雕刻的最高水平。面对如此伟大的文化遗产,我们的艺术工作者又该如何去描绘自己眼中的云冈呢?

  首先是对传统的学习与继承。云冈石窟早期的昙曜五窟是帝王象征的大窟大像,中期洞窟则更加绚丽多彩、富丽堂皇,后期洞窟呈现的是一种秀骨清像、具体而微的独特风格。不同时期造像风貌,不同洞窟的建筑形式与装饰纹样,提供给我们的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变化无穷的艺术灵感。造像的形、神、气韵是我们学习摩仿的关键,反复观察、不停感悟是必不可少的,积淀、修养自然会提升。

  其次,艺术实践说到底是表达个人对客观世界的理解感悟,是人和世界的一种对话方式。能否准确、忠实地再现客观物象,是对一个艺术家提出的写实功力要求。然而,艺术的旨归不是停留在对物象的简单再现上,艺术最终是要由“形”上升到“气”和“道”的形而上层面的。所以赋予云冈石窟佛教雕塑以时代精神、人文价值思考、普世价值的形上追求,或许应该是我们艺术工作者一生孜孜以求的事情。

  欣慰的是,毛志喜等几位老师每天奔走于洞窟,通过自己的实践对云冈艺术已经作出了一个画家独特的诠释。

  毛志喜老师20岁就来到云冈,开始了他的云冈艺术研究生涯。他是一位对艺术有独立见解、追求本真的艺术家。他不善言谈,内心却满怀对云冈艺术创作的激情与执着,几十年如一日地沉浸于云冈艺术梦的追寻之中。他在石窟雕刻造型方面,在文物修复、造像的临摹复制、洞窟线描图绘制和雕塑创作,以及雕刻理论研究等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

  2010年云冈石窟大景区改造建设,毛志喜参与了灵岩寺五级石塔的设计,受到专家、学者及游客的好评。

  2011年毛志喜主持雕塑的云冈博物馆动感大佛,粗犷雄伟,完整大气,法相庄严。

  毛志喜雕塑的佛像形神兼备、充满佛性,源于他对云冈石窟佛雕艺术的深入研究和理解,更归功于多年在洞窟里绘画写生、雕塑临摹、测绘制图练就的基本功。2008年天津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云冈石窟线描集》,是毛志喜二十多年辛勤探索的一份结晶。

  他认为,昙曜五窟的五大主佛造型饱满浑厚,简洁概括,完整和谐,气贯全身,极具佛性。北魏当时的雕刻工匠们在凿石窟时,采用了强烈的夸张、变形、抽象,以体现他们的佛教信仰,形成气显,气贯通神。“气”指一种总的精神状态,准确把握“形”与“气”的关系,特别是“以气为主”的造型特色和审美要求,才是云冈造像艺术的精髓。

  李藻华老师的画室,位于云冈石窟研究院后边的一处僻静院子内。当谈起首次云冈之行,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难以想象1500多年前古人的设计理念、建筑意识、雕刻技术,达到如此登峰造极!佛像、佛塔、飞天、力士等透着强烈的生命气息,像在诉说着极致、梦幻、神秘,竟使我彻夜难眠!”因此,在他的画作中,无论表现大佛像还是小佛像,画面所表达的核心效果就是震撼。回到北京,李老师依然沉浸在云冈石窟的艺术魅力中,那密密麻麻的千佛窟,那辉煌灿烂的五华洞,那经历岁月侵蚀的造像的“残缺美”都萦绕在他的脑海中。于是他毅然决定创作云冈的油画和历史画。

  为了创作出既还原历史又注入现代语言的油画作品,2013年3月李老师第三次来到云冈,住进了云冈石窟研究院为他准备的油画工作室。在院里的诸位专家帮助下,他翻阅大量的文献和资料,不断进入石窟感受、拍摄、阅读、理解,在新奇中融入,在融入中沉淀,历时两个月的准备,才开始云冈艺术的一系列油画创作。

  他希望通过油画的语言和视觉效果反映云冈石窟艺术的辉煌特质,再现北魏文化的大气场高尚美,让更多的人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北魏皇家石窟的历史与现状,并带来回味无穷的艺术韵味。

  二月的云冈春寒料峭,梁力强老师一早就拎着画箱进入五华洞作画,一画就是一年多。云冈石窟研究院的职工提醒梁老师:“天气这么冷,您何不拍些照片在画室里画,为什么还要每天在洞窟里画呢?您都五十岁了,万一把身体搞垮了怎么办呢?”这时候,梁老师总会笑一笑说:“天冷怕什么?最冷的时候我能把所有保暖衣服都穿上。虽然手脚有时会冻麻,但是每天与千年石窟艺术对话,我的心中充满暖意和幸福感。天冷算的了什么?我认为写生是油画最好的表达方式!”

  在谈到来云冈创作的动机时,他讲自己在外面工作多年后才发现,最伟大、最传神的艺术作品,就在自己的家乡,就在云冈石窟。

  在梁老师眼中,云冈石窟是中国传统雕塑史上的一个丰碑,它是古希腊、古印度艺术和中国古代传统雕塑的完美结合体。最初是受犍陀罗艺术和笈多艺术的影响,后来又兼容中华文化的元素,完成了中国佛教艺术最理想的形态。

  梁老师用油画的语言和千年的佛国雕塑对话,希冀探索中华传统文化和西洋油画艺术的对接与交融,进而体现油画的中国精神。在画面处理上,梁老师特别注重光线的运用,一幅描绘第10窟须弥山的油画持续绘制一年多时间,不断的绘画,也不断的修改,体悟云冈石窟佛教艺术的造型美、色彩美、构图美、题材美。同时,尝试采用铅笔素描和油画的印象派表达方式,探求云冈造像艺术的多种表现效果。

  梁老师非常珍惜在云冈洞窟的每一天时光,他用画笔捕捉云冈雕刻的古老的线条和色彩,从日出正午到黄昏光线的明暗变化,空间造像的比例关系和虚实关系。他用自己最美好最幸福的感受,为我们绘制出一幅幅佛国圣地的艺术天堂。

  □樊莉

  (原标题:画家眼中的云冈)

关于我们 | 交易所开户入口  |   客户端下载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16-2024 云翼收藏网(www.3219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