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开年的首部好莱坞影片《博物馆奇妙夜3》在南昌火热上映。这部电影讲述的都是发生在博物馆的故事,并首次植入了中国元素。赖瑞和小伙伴穿过亚洲馆前往埃及馆,电影里出现了许多幅中国古书画,还出现了中国最古老的九头妖相柳。在电影票房火爆的同时,电影中奇幻情节让观众对博物馆展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让南昌观众不禁想了解,我们的博物馆有些什么好宝贝?
《博物馆奇妙夜3》中出现的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大英博物馆在藏品的陈列展示,以及让观众走入藏品背后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方面有许多可供借鉴之处。事实上,作为中国著名的博物馆之一,江西省博物馆的藏品之精在国内早有盛名。在这里,有修正“青铜不过江”旧论的商代青铜器,还有被国家文物局写入《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的元代青花釉里红楼阁式谷仓等,这些珍品平时并不进行基本陈列展览,而是作为国宝级文物被珍藏。通过多日的采访,记者用文字与图片分青铜重器、古韵流芳篇等多个篇章带领读者纵览江西的珍贵顶级国宝,让市民品读到江西这片古老土地的永恒灵魂。
□ 首席记者 徐蕾
【国宝鉴赏】
世界现存已知最大青铜甗
——鹿耳四足青铜甗
提到青铜器,人们会想到我国现存最大的青铜器“后母戊鼎”,而在省博物馆,也珍藏着一件中国之最的青铜器——鹿耳四足青铜甗,这是世界上现存已知最大的青铜甗,出土于新干县大洋洲商代大墓,因其特大的形体和精湛的铸造工艺而被誉为“中国甗王”,被认定为国宝级珍贵文物。
鹿耳四足青铜甗通高105厘米,甑口径61.2厘米,鬲高39.5厘米,重达78.5千克,为罕见的四足甗。
甗在古代是一种陶制或青铜铸造的蒸煮器,流行于商代至战国时期。全器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为置放食物的甑,下部为盛水的鬲。甑和鬲之间以箅相隔,箅上有圆形孔或十字形孔或直线孔。使用时在鬲下方点燃柴火将水煮沸,蒸汽便通过箅孔将甑内的食物蒸熟或加热。
青铜作为商代稀有的“战备物资”,很难想象被应用到农业上。但这件商代鹿耳四足青铜甗是一种古代的蒸器,属于农业用具。省博专家告诉记者:“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江西古代社会生产发展的高水平和科技实力。”
南方罕见的商代青铜大方鼎
——乳钉纹虎耳方形青铜鼎
看到乳钉纹虎耳方形青铜鼎,有人可能会因其外形联想到“后母戊鼎”,不过,这个我省出土的乳钉纹虎耳方形青铜鼎比“后母戊鼎”年代更早,同时,它耳上独特的伏虎也带有浓重的江西青铜文化特色,与“后母戊鼎”有显著不同。据省博专家介绍,年代越早的鼎,鼎腹就越深,如果鼎腹上的宽带纹越接近鼎口,这个鼎就越“年轻”。乳钉纹虎耳方形青铜鼎的年代介于兽面纹青铜大方鼎与“后母戊鼎”之间。据统计,此类青铜大方鼎目前存世的只有6件,其中5件在北方,南方独此一件,因此极具价值。
乳钉纹虎耳方形青铜鼎产于商代(约公元前1600—公元前1046年),通高97厘米、口横58厘米、口纵49.3厘米、足高28.3厘米、重49千克。为1989年新干县大洋洲商代大墓出土的食器,可烹煮、盛放肉食,用于祭祀和宴会等场合。每面腹壁的上部均有一条宽带纹,四面围接成一圈纹带,共有八个细线条组成的兽面纹,以腹面中线为轴的是展体兽面纹,以角为轴分布相邻两面为简略兽面纹。每面两侧和下方装饰以乳钉排列而成的宽带纹。四足中空,呈柱状,足表面装饰高浮雕的羊角兽面纹。此鼎高大宏伟,形状特别,壁薄规整,纹路清晰,分铸和浑铸融为一体,铸造工艺精湛完美。
目前存世最大的青铜虎
——商代伏鸟双尾青铜虎
同样由1989年新干县大洋洲商代大墓出土的商代伏鸟双尾青铜虎,是目前我国存世最大的青铜虎,有“虎之王者”之誉。
伏鸟双尾青铜虎长53.5厘米,高25.5厘米,重6.2千克。它虎首平视,口张露齿,獠牙尖长,双目圆凸,眉粗横行,两耳竖张,背伏小鸟,腹部略垂,腹空无底,双尾曲卷,呈伏蹲欲纵之姿。这件文物造型奇特,神态诡异,是商代青铜艺术的辉煌之作。省博专家告诉记者:“这种单提虎、并未和其他器型相结合的造型,在国内还没出现过类似的。商代青铜器的虎纹多在南方出现,其中新干大洋洲青铜器上的虎纹最为集中,9件青铜鼎的27只扁足采用虎形,10件鼎耳上立有20只虎,2件戈以虎首装饰,青铜铲柄上有2只虎纹,1件青铜杖首以虎首为造型。这说明在商代江西青铜文化中,形成了独特的虎崇拜,虎是江西当时最具地域文化的标识。” 而这只青铜虎长着两只尾巴,违背自然常理,是单纯为了设计美观呢?还是另有神秘意图?这个文物的悬念至今还是待解之谜。
【学术解读】
商代文物修正“商文化不过江”旧论
1989年,赣江中游东岸,新干县大洋洲镇旁的沙滩下,一座尘封了3000余年的商代大墓偶然间露出真容。1300余件文物,尤其是475件青铜器的集中面世,纠正了过去普遍认为汉代以前江西是蛮荒之地的片面认识,证实了青铜时代江西有过雄踞一方的历史阶段,考古学家苏秉琦因此感叹“殷墟文化过长江,江南又一春”。
东到山东,西至甘肃、青海,南及两广,北至辽宁、内蒙古等地,青铜时代对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的形成产生过深刻的影响,其中河南安阳、四川三星堆、江西新干等是商文化的重地。除了鹿耳四足青铜甗外,新干县大洋洲商代大墓还出土了现存最重的青铜钺——嵌红铜云纹青铜钺;最早的“火锅”雏形——兽面纹青铜温鼎等,这些造型奇特、铸工精湛、纹饰华美的新干大洋洲遗存的青铜精品,集中反映了赣江流域高度发达而璀璨夺目的上古文明。 据省博专家介绍,通过这些青铜器的特点看出,当时江西是一个独立于商代的文化部落。目前学者们对新干大洋洲青铜器的归属各持己见。有人认为这是独立于商王朝的“虎方”、“戈族”或“句吴”等部族的遗物,也有人认为这是商王朝为掌控青铜资源派贵族南征开疆拓土的佐证。不管定论如何,这些器物凭借其高超的工艺和独特的风格,推翻了长期以来流行的江西在汉代以前是荒蛮之地的说法,证实江西曾经在青铜时代有过和中原文明并行发展,平分秋色的历史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