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镜的收藏,近年来方兴未艾。我们这些喜爱古代文化的收藏家及研究者渐渐发现,在以圆形为基本形状的中国古代铜镜中,孕含着那样丰厚的古代艺术与美。
其实,唐代的铜镜中,就有这样的铭文:“灵山孕宝,神使观炉,形圆晓月,光清夜珠,玉台稀世,红妆应图,千娇集影,百福来扶。”这形容铜镜的美丽诗文,仿佛让我们看到铜镜是:灵秀的山中蕴藏的宝贵铜矿,经神仙的使者监督铸造。它如清晨之月,似暗夜明珠。它是玉镜台上稀世之宝。当盛妆的女子照镜时,就象一幅画一样美丽,千娇百媚尽在其中,洪福好运如影随行。
中国古代铜镜,最早见于四千年前的齐家文化。铜镜发展到春秋战国,就已经达到了第一次高峰,其精湛的制作工艺和细密繁缛文饰,象青铜器一样,闪烁着奴隶社会的神秘主义色彩。这时的铜镜,虽属青铜,但其提高了含锡量,呈现的是银光闪闪的白亮色。从这时候起,直至汉代的第二次铜镜艺术高峰,唐代的第三次铜镜艺术高峰,铜镜始终是银光闪闪,铜料配比极其严格。
汉代早期,铜镜从显赫贵族走向平民百姓,从繁缛细密的龙凤蟠螭走向当时盛行的星云纹、卷草纹、吉语,出现了草叶纹镜、星云镜及各种铭文镜。汉代中期的博局镜,又赋予了铜镜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及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等方位概念,间以日月、羽人,各种怪兽。初看似千篇一律,实质变化万千。其上的“TVL”,让外国学者着迷不已。汉代最值得一提的,是东汉盛行的画像镜及神人神兽镜,其凸形的镜体及东王公、西王母,伯牙、子期,诸多神人怪兽,让每一个人看了之后顿生爱怜。
推荐阅读:古铜镜如何收藏?
到了唐代,铜镜体现的是真正的盛唐风韵的华丽气象,奔马、鸾凤、麒麟、吼狮及西域流传进的各种花卉、不知名的或奔或卧的怪兽。唐代的海兽葡萄镜,被日本人称为“东方铜镜之谜”。
唐之后,随着社会发展,铜镜成为普通日用品,也从白光宝鉴成为真正的青铜镜。普通青铜为低锡铜,熔点底容易制造,但冷凝收缩率要高,纹饰不容易铸造得非常清晰。这就是辽金宋铜镜纹饰稍显模糊的原因。但宋辽金铜镜,内容更加丰富多采,形式更加多种多样。宋辽金铜镜可以加以细分,如金代双鱼镜,非常典型。但大部分宋辽金铜镜风格接近,流通地域广泛,杂糅混淆在了一起。
铜镜的收集,从宋代就开始了,北宋《博古图录》里,就收集铜镜100多件。清代崇尚古风,铜镜已成为青铜器中一项专门的门类加以著录。在清乾隆时期收藏宫廷之大成的《西清续鉴》、《西清古鉴》等书中,著录有大量铜镜。近代罗振玉、陈介祺等青铜收藏大家,也有铜镜专著出版。值得一提的是四十年代梁上椿所著《岩窟藏镜》在缺乏科学考古资料的情况下对古代铜镜作了较全面系统的研究,是解放前有关铜镜研究中观点较新、内容较丰富的一部著作。但回顾铜镜收藏的历史,近代、尤其是这二十年才是铜镜收藏的真正高峰。铜镜的价值正逐渐被人们所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