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镜始于史前齐家文化历商周,鼎盛在汉唐,明清时逐渐衰落。铜镜又称鉴、照子……古代主要用来照面饰容,如美人梳头歌:“双鸾开镜秋水光。”它一面光素平整,磨削得十分亮洁,略带凸面,能照像万物;另一面则铸有各种吉祥辟邪图案或刻写寄托吉庆、思念、祝福等文字。
《楚辞·九辩》:“今修饰而窥镜兮。”可见春秋时期铜镜在士大夫贵族当中就已经相当流行了。由于铜镜能够反光照物,古人认为其有一种神秘的作用。唐代《贞观政要·任贤》:“常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铜镜同时也被术士们演绎为具有降魔镇妖、保驾消灾的特殊神奇功用。如民间在婚嫁喜庆时新娘身上佩戴一枚铜镜能辟百邪除鬼魅保平安;在邻里建房营造时挂一面铜镜于自家墙上,镜面朝照着对方,能保佑本家“风水”不被侵夺……
唐代铜镜是历代铜镜中的辉煌时期,而海兽葡萄镜又是唐镜中的珍贵品种,葡萄在我国自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后始有种植。海兽与葡萄的组合图案,历代学者解释不一,所以许多中外人士把海兽葡萄镜称为“多迷之镜”。一般来说葡萄枝叶蔓延果实累叠成串,加上几只活灵活现生动活泼的海中瑞兽,将西方的佛果和东方的神兽聚合在一个画面上,其寓意“吉庆永恒、富贵长青。”
这面唐代海兽葡萄镜 见图 ,直径仅3.5厘米,厚0.4厘米,稍大于目前流通的一元硬币,高锡青铜铸造,镜正面呈白铜色。背面图案分二区,主纹饰占整个镜面为高浮雕的五头瑞兽昂首突眼摆尾自由邀游于一串串葡萄与枝蔓之间,其中两兽相向,一兽尾追,另两兽头近交接似在窃窃私语作亲昵状。中央伏俯着一高高的立体瑞兽钮,腹下有一个小穿孔作系丝绳之用。外区就是竖沿的内侧铸有各自独立的十六串葡萄。整个图案纹饰精致玲珑。经仔细研究观察图案中的瑞兽上大、下小且内敛,应该为失蜡法脱模浇铸。
如此小巧的铜镜,若按“照子”常规的使用功能当做用具来照饰,是万万不能达到目的的。因为它的确太小了,根本无法照出一个人的面部全貌。那么它究竟作何用呢 我想这应当从“小”字来破解:1、新娘出嫁时的佩饰为辟邪之用。因大的太沉重,携带不便。2、贵妇人随身携带作补妆之用。君不见唐代仕女个个都脂粉浓妆、黛眉点唇 恐在生活时不慎面妆受损,便于及时补饰。上述愚见不知诸方家意见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