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铜俎,寿州出土。俎面两端微向上翘,俎面中心有4个十字形的孔,可以想象这十字形孔,可能是为了切牲时使污水流出而设的。
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砧板是少不了的,而且大多为木制圆形。那么,我国2000年前的砧板是什么样子呢?安徽省博物馆就珍藏着一件战国时期的砧板——青铜俎,为人们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俎(音阻),是古代割肉所用的砧板,多为木制,少有铜铸,长方形,两头有足。它也是古代祭祀时用以载牲的礼器。牲,是供祭祀及食用的家畜,即古时所谓“三牲六畜”。三牲是指牛、猪、羊;而六畜则包括牛、羊、犬、马、鸡、豕。《左传》上说:“鸟兽之肉不登于俎。”因为古代祭祀是“国之大事”,“俎,祭宗庙之器”,是专门载家畜的礼器,是不允许放“鸟兽之肉”的。有一句话叫做“俎上肉”,就是砧板上的肉,比喻受人欺凌压迫,无逃避余地的境况。《晋书·孔坦传》:“今由(犹)俎上肉,任人脍截耳。”
俎与豆常伴使用。豆,古代食器,是盛肉酱一类食物的。器浅如盘,下有把。《史记·孔子世家》上说:“常陈俎豆,设礼容。”引申为祭祀、崇奉之意。我国古代席地而坐,宴饮、进食时使用的砧板——俎,都装着低矮的足,质地不同,有木砧板、石砧板,还有木制漆饰和青铜铸造的,但其砧面多以长方形为主。普通黎民百姓使用的是简朴的石或木砧板,豪绅富贾、帝王贵族则使用华丽的木漆砧板或特制的青铜砧板。图中这件青铜俎,就是从安徽寿县战国时期楚王墓出土的。俎为长方形,宽17厘米,长33.4厘米,高18.2厘米。两头微翘,砧面有4个对称的“十”字形镂孔,据说这是为了割、放肉时便于漏血和减少滑动。
这件又称“十字纹俎”的青铜砧板,是民国22年(1933年)寿县大旱,人们偷挖古墓取宝卖钱救灾时出土的,经过2000多年的土埋水浸,不但没有损坏,而且仍熠熠闪光。1936年该俎曾参加伦敦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据说同样的俎流散日本的还有一件。也就是说,迄今发现的楚国青铜俎,在世界上只有这两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