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河南汲县山彪镇出土,现藏于河南博物院,口边长12.5厘米,通高24.5厘米。
豆上有覆斗形盖,盖顶有圆形捉手,豆盘方斗形,以细柄支撑,下为圆牌状座。器身满饰红铜丝嵌错的云纹,并镶有各种形状的绿松石。
豆,古代食器。用来盛肉酱一类食物。《说文解字·豆部》:“豆,古食肉器也。”基本形状是上有盘,中有长把(称“校”),下有圈足(称“镫”),大多有盖。盖上有提手或环钮,可仰置。铜豆在商代少见,传世的有“宁豆”,1971年山西保德林遮峪出土一对豆, 把较粗短。西周的豆浅腹,束腰,多无盖无耳。春秋的豆,腹侧常铸双环,把也加长,数量大增,有些作得很精致,常以错金银、嵌红铜为饰;有的并装饰有狩猎图像,如现藏上海博物馆的狩猎纹豆。战国时代的豆,腹加深,把常变得细长,以安徽寿县出土的铸客豆为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