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三分画,七分裱”。传统书画艺术,只有经过装裱,才能便于欣赏和收藏,而且,装裱工艺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书画作品的整体审美效果。书画未经装裱,再生动的画面也会缺少神采。古人说“画经小托,业已功成”[1],书画装裱的重要性可见一斑。所以,从书画作品的完整生成程序来讲,装裱是书画创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必然环节,是书画作品的再创造。其实,书画裱件本身就是一件完整的艺术品,而且书画修复过程中的接笔和补色技艺更是直接参与了书画艺术的再创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一幅书画,只有经过装裱,创作过程才算最终完成。装裱与修复工艺作为书画整体布局的一部分,不仅能使书画作品大为增色,还能起到保护文物的作用。传世古书画,由于年代久远或收藏不慎,往往出现腐朽破损的情况,凭借装裱师的高超技艺,精心修复,重新装裱,就能使之起死回生,恢复其本来的神韵。因此我们说:装裱及修复与书画是相辅相成、紧密相连的关系。
关于书画装裱的文献记载,最早见于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宋时范哗,始能装背”[2],说明我国装裱工艺具有悠久的历史。装裱工艺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和变化,并不断的丰富和完善。装裱与修复作为传统手工艺技术,其自身的发展也必然遵循一定的工艺美学原则。古人最初对书画进行装裱的目的十分简单,就是要使书画平整结实,便于保存和欣赏。随着社会审美意识的提高,“平整”和“结实”已不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这就直接促进了书画装裱工艺向追求美感的纵深层次发展。经过历代书画装裱工艺的不断完善,最终形成了其特有的形式美学内涵和创作规律。参考阅读:品评装裱质量
先秦手工艺技术专著《考工记》总结了古代各种传统工艺制作的基本法则,提出了“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3]的朴素的工艺美术观念,为我国传统手工艺技术构建了初步的形式美学原则和创作规律。书画装裱工艺作为“有意味的形式”,以千百年来人们在生活中积累的审美经验和审美习惯为基础,也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形式美学内涵。以《考工记》相关记述为指导,我们可初步总结出书画装裱与修复的形式美包括材料美、工艺美、款式美、色彩美、线条美、结构美等多方面的内容。现选择其中几个主要方面展开探讨:
一、材料美
装裱材料是体现书画装裱形式美的物质条件。装裱修复材料的选择搭配及材料的加工运用,都是创作形式美的首要基础。装裱所用的宣纸、绫、绢、锦、天地杆、轴头、签子、穿绳、结带等物质本身都体现了装裱材料的质感美。装裱纸张的确定选用,对装裱的质量和效果影响极大。装裱工艺中的用纸,从选纸、染纸到托纸均有严格的要求。唐代即被古人广泛赞誉的宣纸,不但色纯白洁,质感柔软,厚薄均匀,吸水性好,而且纹理美观,着笔深固,墨韵层次清晰,因此是装裱修复用纸的首选。花绫图案多种多样,颜色丰富:常见花纹有梅、兰、竹、菊、团花、云鹤、双凤、鸾雀等;颜色有深浅金黄色、米黄色、深浅蓝色、绿色、青灰色、枣红色、茶色等。这些冷暖色调齐全,图案花纹多样的材料本身就具有美的感染力,所有这些绫料,都可以单独拿出来作为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欣赏。在装裱修复过程中,我们根据画心的内容色调、气韵意境来选择适合的花绫图案和颜色,必然会取得良好的艺术效果。再如装裱材料中的宋锦,也是理想的书画良材绝配。其富丽不失稳重的色彩、细腻且坚韧的质感、古雅不俗的风格、明暗有序的配色、粗细流畅的线条所构成的自然美感是无与伦比的装裱修复材料。装裱珍贵书画所用的天地杆多以檀香木为材料,既有香味,又能防止虫蛀,从材质上强化了书画裱件的整体美感。轴头是书画裱件的实用饰物,需根据书画作品的名贵程度来选用恰当的材料。古代书画装裱在绫绢和轴头的品种、色彩等方面都很讲究。历史上用作装裱轴头的材料有玉、象牙、琉璃、牛角、珊瑚、玛瑙、水晶、琥珀、紫檀、白檀等质料并有金银镶嵌.镂雕工艺等表现手法。古代书画装裱仅轴头材料的使用就有诸多讲究,几近苛刻。《隋书经籍志》记载:“上品红琉璃轴,中品绀琉璃轴,下品漆轴”[4];宋代赵希鹄《洞天清禄集》也记载:“古画多用簪顶轴小而重,古人用枣木、降真、鸟木、象牙等,他木不用”[5];明代陶宗仪《南村辍耕录》也有相关记载:“唐贞观、开元间,人主崇文雅,装书皆用紫龙凤绫为票,绿方纹绫为里,紫檀云花杵轴头,白檀通身柿心轴。此外,又有青赤琉璃二等轴,牙签锦带”[6]。可以看出,古代用不同质地,不同颜色的轴、带来区分书画的不同珍贵程度,装裱材料的美感质地是与书画本身价值相匹配的。这种模式化的装裱形式对其他装裱材料也必然有很高的要求。所以,古代书画装裱在材料的选用方面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如前所述,书画装裱的用纸、绫、绢、锦、天地杆、轴头等材料就其本身来看都可以单独做为精美的艺术品。用这些优良材质来装裱修复书画,必然会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充分体现了书画装裱追求材料美的首要原则。
二、工艺美
书画装裱不仅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专门技术,也是一项艺术再创作活动。从事装裱工作对操作者的技术、经验和艺术修养都有着很高的要求。正如《装潢志》所述:“良工须具补天之手,贯虱之睛,灵慧虚和,心细如发。”:[7] 虽然装裱是书画装饰与收藏的基本工序,但倘若装裱不当便是对收书画藏品的一种破坏,因为每装裱一次,书画原作的气韵精神便可能减弱一次。古人说:“古迹重裱,如病延医……医善则随手而起,医不善则随手而毙。”[8]因此,我们必须尽量减少装裱修复的频率和次数,同时更要注意追求装裱过程中的工艺美。书画装裱的工艺美,一方面指科学的装裱工艺操作流程,另一方面指通过装裱师的科学操作,创作出做工精良的书画装裱艺术品。就具体的工艺技巧而言,从前述的选材环节中已经得到了体现。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只有在工序合理的基础上充分做到画心定位精确、裱件色调搭配合理,天地杆匀称均衡,裱件上下均满足视觉最佳效果等诸多要求,才能称得上是一幅完美的装裱工艺品。
装裱工艺从最基础的浆水的配制、浆糊的制作到托料、裁切画心、镶嵌画心、覆褙、砑装等都有一套严格的操作工序,需要操作者具备相应的裁刀、刷帚技艺,熟练掌握制糊、染色、镶嵌、覆褙等技艺。如装裱修复中的托绫环节,包括开断花绫~配托纸一做头一平丝一上浆一上托纸~排实上墙等程序都要求操作得法、一丝不苟、井然有序。倘若个别环节操作不当,则会影响装裱书画作品的整体效果。再如装裱工艺中纸缝的衔接处要妥善处理,做到有张有弛,要达到自然疏落而不能重叠的效果,才能让画面产生伸张自然的美感。唐代张彦远曾说:“纸缝先避人面及要节处,若缝缝相当,则强急,卷舒有损。要令参差其缝,则力气均。”[9]如果装裱者在纸张的接缝处操作不慎造成重叠,就会伤害画面自然流畅的美感。正如明代周嘉胄《装潢志》所说:“补缀须得书画本身纸绢质料同一者。色不相当,尚可染配。绢之粗细,纸之厚薄,稍不相侔,视则两异。故虽有补天之神,必先炼五色之石。绢须丝缕相对,纸必补处莫分。”[10]书画修复技艺中要求最高的全色技艺,几乎代表了装裱与修复的最高水准,是体现修复工艺技巧的精华之处。古旧书画经过揭、补、洗等工序后,需将画心的残损部分,按作品的原貌和色调进行接笔、补色,这是一道极其重要的工序。所配材料的准确与否、接补技术的高低、接笔补色的恰当与否,都直接关系到修复的质量。否则可能会出现“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情况。故尔,接笔前,修复者要仔细揣摩书画家的笔法及用笔特色,了解其笔墨特征,掌握笔法技巧,选用适合的笔墨材料,这些工作都要求修复者具备丰富的书画素养,还要有相当水平的绘画技法功底,其难度可想而知。因为今人临摹无法完全复原古书画,并且一旦全色就有造假之嫌,所以对珍贵古书画而言,现在已很少进行全色和接笔。国内博物馆的书画修复,大多只全不补,以“修旧如旧”的原则作为标准,以尽可能尊重书画本来的历史面貌。至于补色过程中的点补、铺填、烘染等操作方法,也都有其特定的工序和原则要求,必须按正确程序来进行。而且一般要经过连续多次操作才能逐渐达到要求。
书画装裱与修复的工艺美还体现为裱件做工的精良和完美。完美的装裱作品要达到平、薄、齐、净、柔、匀、正,密、光的艺术效果,并要尽量避免装裱修复过程中出现破、变、晕、皱、翘、崩、裂、走等现象。因此,一个优秀的装裱师,必须做到精益求精。装裱工艺的精良首先表现为要有平的效果。平即是要求装裱师在装裱的过程中,始终做到保持画心的平整,避免出现任何褶皱;而薄、柔是要求装裱作品厚薄适宜,有柔软质感,从视觉到手感上都要达到最佳效果;齐、匀、正则是要求裱件接口均匀、两端整齐划一, 给人视觉美感;新、净是要求裱件作品不能污染,亦不能出现跑墨、跑色现象。这些工艺美的效果都对操作者的技术、经验和艺术修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且在实际装裱修复操作过程中,如何以审美化的技艺来弥补装裱材料本身的不足也对装裱工艺提出了挑战。这都体现了书画装裱与修复的工艺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