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收藏 设为首页 欢迎光临 [云翼收藏网]
云翼收藏网
网站首页开户交易所行情邮票钱币收藏品收藏市场交易软件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品 >> 书画 >> 中国书画 >> 广西桂林五通农民画出致富路
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品 >> 书画 >> 中国书画 >> 广西桂林五通农民画出致富路

广西桂林五通农民画出致富路

作者:佚名      中国书画编辑:admin     
在广西桂林市临桂县五通镇,“80后”的年轻人已成为创作农民画的中坚力量。图为五通农民画画家蒋国康在教学员作画。周荣华 摄   在广西桂林市临桂县五通镇,“80后”的年轻人已成为创作农民画的中坚力量。图为五通农民画画家蒋国康在教学员作画。周荣华 摄

  本报驻广西记者 莫 曲

  有个成语叫“画饼充饥”,然而广西桂林市临桂县五通镇农民却画出了一条致富幸福路。提起锄头可以挖地,拿起画笔可以作画,五通镇农民白天在田间地头干农活,晚上闲暇时则写书法、作画。用当地人调侃的话来讲就是:假若在市场里迎面碰到10个农民,至少有3个是画画的。

  放下“屠刀” 舞文弄墨

  说起五通农民画,不得不提到“传奇人物”——李庆刚。记者近日拜访李庆刚时,他正在家里画他最拿手的竹子图。一幅简单的《竹报平安》,他只需15分钟即可完成。

  因喜画梅竹,李庆刚把自己的家称作“梅竹轩”。今年已76岁高龄的李庆刚是五通镇上最早的书画艺人之一。“说起来有点不好意思,我年轻的时候是卖猪肉的屠夫,因为很喜欢画画,所以就自己学。”李庆刚告诉记者,上世纪80年代,尽管镇上已经有不少书画爱好者,但受当时计划经济的影响,大家都没有“卖画”的念头。

  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五通这个曾经闭塞的小镇,一次偶然的机会,李庆刚的一个兄弟把画卖给了一位到桂林旅游的外国游客,靠卖画挣了大钱。“原来画画也能挣钱。”受此启发,李庆刚也有了卖画的念头。本来就有书画基础的李庆刚,先是写些书法作品来卖,后来渐渐画起了梅花、牡丹、竹子……销量越来越好,路子越走越宽。于是,他和3个儿子商量后决定从屠宰的行当“撤退”,全家合力开了间书画社,一家老小都加入了绘画行列。“我7岁的小孙子现在都能写书法了。”李庆刚自豪地告诉记者。

  “我现在是放下‘屠刀’,舞文弄墨。”李庆刚告诉记者,他现在在镇上买下了一幢四层的小楼作为书画社专门的场所,每年招收100多名学生,年产书画作品10万余张。常年向他订货的客户不仅有国内的,也有日本、新加坡等地的海外客户。对于自己“从屠夫变画家”,李庆刚并没有觉得是“从低俗走向高雅”,他觉得更重要的是证明了“没有文化也可以画画”。他告诉记者,现在招收的学生大部分是农民的孩子,“其实每个人都可以画画”。

  靠亲戚朋友传帮带

  今年40岁的黄兴旺是五通镇罗江村委宅田村人,他白天耙田耕地、辛勤劳作,晚上则挥笔作画。“我们这里画画都是亲戚朋友教的,大家都会画。”黄兴旺告诉记者。

  在五通镇,像李庆刚、黄兴旺这样半路出家画画的人不在少数,但越来越多的则是像黄雪华一样的年轻人。寥寥数笔,一朵娇艳欲滴的牡丹便在黄雪华的笔下诞生了,记者在五通镇轩岐堂看到,4个像黄雪华一样的年轻人正在伏案作画。“因为能挣到钱,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开始学画,以‘80后’为主,他们已经成为创作五通农民画的中坚力量。”临桂县文化馆馆长韦春兰说。

  黄雪华从高中毕业开始学画。“很多同学毕业后去外地打工,但他们的收入还没有我多呢!”黄雪华说,自己刚刚学画只有一年多的时间,现在每个月有2000元左右的收入,在这里画画不仅可以学一门技术,也不用为了打工挣钱而奔波劳累。而黄雪华的师傅,也就是轩岐堂的创办人蒋国康告诉记者,他每年绘画的收入能达到20多万元。

  据了解,五通镇这个只有6万人口的乡镇,专门从事绘画产业的有1000多户,绘画队伍达5000多人。“全镇及周边乡镇的村寨都会画,逐步形成了以五通为龙头的农民绘画产业。”韦春兰告诉记者,如今,五通农民画在北京、西安、上海等地都有销售点,部分农民画还远销英国、俄罗斯、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2012年产值超过2亿元,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不少农民专业画师年收入达到20万元。

  农民画成品牌

  随着五通农民书画的兴盛,周边乡镇不少民众慕名前来学画。2007年5月,五通农民画友自发组织成立了五通农民书画艺人协会,该协会副会长李玉成表示,协会就是为广大农民画家提供交流学习平台,编织市场销售的互通网络。

  由于五通农民画基本上是通过父子、朋友、师徒互传传承,大部分从事农民绘画的从业人员都没有经过专业绘画训练,整体素质不高。在绘画技巧和构图上,模仿的多、创新的少,工艺流程也比较粗糙,大部分作品境界不高。“最关键的问题是目前五通农民画品种比较单一,地域性特征欠缺。”研究广西文化产业多年的专家覃定坚认为,当前,五通农民画内容题材主要以自然风光为主,缺乏地方特色,无法传播“广西”“桂林”“临桂”“五通”以及“广西名人”等相关符号。

  为解决实际问题,五通镇当地政府通过五通农民书画艺人协会,定期邀请社会各界书画高手前来开展技术培训。“文化馆还不定期组织培训班,与广西高校联合,请专业老师来上课,对五通镇农民书画艺人进行培训,使五通农民画更具有技术含量、地区优势和市场竞争力。”韦春兰说,如今,为了打造五通农民画品牌,五通镇计划通过商业运作,在321国道刘三姐茶园旁建设一座“中国农民画第一村”,这个项目现在已经开始动工了,集展览、创作、销售、培训、旅游于一体,建成后将有望推动五通农民画产业发展。

关于我们 | 交易所开户入口  |   客户端下载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16-2024 云翼收藏网(www.3219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