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忆国画大家齐良迟先生
在记忆中,很多东西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地从记忆中抹去,而每每静下来回忆起与大师齐良迟交往的日子,仿若昨日,情景历历在目。大师也是我的亲人,平日里我总是以大师称呼四伯,而他也一直把我当亲侄子看待。
我能认识并与四伯结缘,得益于我的师傅傅石霜。我自青年时跟随老师傅石霜学画,而恩师又是白石先生的学生,而恩师与四伯可以说既是同门师兄又是情同手足的兄弟。此值四伯仙逝十周年之际,多少往事不由自主的涌上心头,不得不秉笔执书,追忆与四伯在一起的一桩桩一件件往事。
记得有几次,我去恩师家里习画,看见老师呆坐在床头,手拿着一张白石老人和夫人老照片在凝思,出于好奇,我就问恩师为什么总拿着这张照片看。恩师就向我讲起了这张照片的来历和那段往事。在文革中,恩师家被抄,家中所有白石老人物品也被抄走。在1979年老师被恢复名誉之后,四伯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因其年长老师一岁,故称为“四伯”)送了一张白石老人和其夫人的一张照片,白石老人珍藏的一方端砚及四伯亲自篆刻的一对图章。四伯并对恩师说,你身为白石老人的学生,没有老师的东西怎么说得过去啊!为此老师在临终前还嘱咐孩子们要将这四件物品珍藏好。
随政策越来越宽松,两个人的交往也越来越频繁,1985年东方书画社成立,首任社长任率英去世后,一向不愿担任社会职务四伯在老师的力邀下,担任了社长,并积极组织参与全国各省进行书画交流。在老师去世后,四伯也辞去社长的职务。
在这期间,由于老师和四伯年事已高,我就经常穿梭于老师和四伯之间。当恩师每次从外地回来或每年稻米和石榴下来的时节,恩师就打发我和李永忠(恩师的姑爷)将一些特产、新米、石榴给四伯送去。而每次回来,四伯也会给恩师带些他爱吃的东西。由于经常来往于老师和四伯家,我有时也会请教四伯一些有关绘画方面的问题。
在所有的记忆中,四伯最让我感动的是在1992年恩师住院期间和去世后一段时间。老师1992年8月因糖尿病并发症住进了航天医院,四伯听说后,放下手中所有的事赶到医院,并对医生说:“用最好的药,钱不是问题。”为此,他还送了主治医生一张画(吉利图),护士一张画(菊花)。在这期间四伯多次到医院看望老师。
同年8月24日恩师去世,在葬礼之后,四伯对师母说:“人先走为大,我以后就叫您嫂子了。您没有退休费,我每月给您200元钱的生活费(当时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前两年都是在每月月初都亲自送到师母家,自此后在每月的月初,四伯都让我们去取,而每月超过3号他就打电话催我们去取。而在每年春节的大年初一和中秋节他都亲自送来,直到2000年师母去世。四伯与恩师情同手足的情感,足以使我们这些后辈们学习和效法。
人们在提到四伯的人品时也不得不提他的艺术,在艺术上四伯可以说是一个全才,诗、书、画、印全能。故此引得著名学者马璧先生这样评价四伯:“言情言志皆由己,出自名家自成家”。
很多人在谈到四伯的绘画艺术时,皆以当代著名的花卉画家称之,而终观其艺术创作历程,其并不只是专攻花卉,举凡风景、静物、肖像等等,无不喜爱,无所不能。他的花卉艺术能达到如此高超的境地,是与他在艺术上修养和天分是分不开的,在青年时代,当初学绘艺之时,他就注意到对绘画各门类和多种的广泛研究。一方面从汪慎生、汤定之学花鸟山水。另一方面又投奔徐悲鸿之门,钻研造型基本功,同时练习油画。后又到英国斯莱德美术学校学习雕塑,同时还涉猎色粉笔和木刻等多种绘画样式,他把水彩技巧有机地融入了中国画的水墨丹青。他的许多油画静物,如芍药、月季、绣球等,与后来创作的许多彩墨花卉,也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以没骨点垛作装饰性构图,用笔沉静,力量、速度大体平均,其韵律主要依靠物象不同的色彩、形状的组合而获得体现,而少有轻重疾徐、顿挫转折的节奏变化,这为传统画法中所未见。
四伯的花卉画题材广泛但极具个性,他喜欢画的花卉大约有四五十种,如绣球、兰草、水仙、杜鹃、虞美人、扶桑、向日葵、紫丁香等,几乎全是野花。而紫色是齐良迟的最爱。生长在东北沼泽边缘的鸢尾花是他深爱着的一种野花,颜色为深紫色。他研究出的紫色是一般人很难调配出来的,似乎成了他色彩的专利。为了突出带有飘逸感的花朵,他删繁就简,有意将中国水墨的意境融入西方绘画传统中,这也其绘画艺术享誉在画坛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伯自幼跟着白石老人学做诗。先后读了《唐诗三百首》、《千家诗》,以及陆游、纳兰性德等人的诗词,为了提高自己诗词的写作水平,30岁的齐良迟曾拜近代语言学大师黎锦熙先生学习平仄,先后学了有关诗韵、词韵及词谱等方面的知识。从此齐良迟先生的诗不仅内容丰富深刻,而且在形式上也十分工整,意境隽永,韵味绵长。
四伯的书法集柳公权、李北海、郑板桥、金农及其父亲之长,形成自己独特的书艺风格。而在篆刻方面,四伯在辅仁大学师从陆和九先生研读秦汉玺印,开始学习“双侧入刀”的治印方法,随后又跟随白石老人学习治印,又学习了“单侧入刀”的治印方法,因此他的治印,在以“单侧入刀”为主时,又吸收了“双侧入刀”法之长,使齐派篆刻艺术得到很好的传承和发扬。
四伯为了弘扬和传承齐白石艺术,他于1995年组建齐白石艺术研究会,其目的旨在弘扬和传承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在强调越是民族,越是世界的同时,也强调与时俱进,画家也要深入生活,融入生活。
如今,四伯已经离我而去,但是他的音容笑貌,四伯的艺术典范,他的人文情怀,他的创新精神留给了我们这些后人。抬眼望去,在百花齐放的艺术春天里,我们看到他为我们描绘的艺术之花灿烂开放,他为我们培土的艺术田园、他为我们种植的精神食粮仍然滋润着我们、哺育着我们,让我们受益终身。
张文成(作者系北京市文史馆馆员、齐派绘画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