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力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八十年代国内私人收藏进入了第一个快速发展的历史阶段,八十年代思想解放的整体文化氛围和改革开放的政策执行是最重要的背景,其中国内艺术品市场管制政策的解禁和解禁之后国营、集体和个人多种经营主体并存竞争的格局初成,既为国内私人艺术收藏提供了多样化的收藏资源,也为国内私人艺术收藏带来了差异化的服务。进入九十年代,围绕着国内以建设市场制度为中心目标的社会进程,国内私人艺术收藏在保持快速发展的同时又形成了多样化的局面,而艺术品拍卖、画廊和艺术品博览会等西方艺术品交易模式的引入,也为国内私人艺术收藏搭建起更广阔的资源渠道和更专业化的服务平台。二十一世纪初以来的国内私人艺术收藏形成了规模化发展的态势,推动其发展的动力是社会政治经济的平稳发展,以及社会财富和个人财富的持续增长、国内艺术品市场高速发展所带来的价格效应。规模性发展的具体表现,一是国内收藏群体人数的增长,据不完全统计,国内艺术品收藏爱好者人数已经达到一百万人以上,各地艺术品收藏家协会的会员人数也超过五万人;二是国内私人艺术收藏分布日趋广泛,近年国内私人艺术收藏已经从南部沿海开放城市向内地城市、西部城市发展,形成了更广泛的布局结构;三是国内私人收藏所关注领域逐渐全面,也就是说国内私人艺术收藏从过去偏重于书画、瓷器,逐渐向多领域拓展,尤其是对当代艺术的关注,逐步形成某种趋势;四是国内私人艺术收藏的国际化,随著国内艺术收藏力的持续增长,不仅出现了“海外回流”的现象(即流散海外的中国文物、艺术品向国内的配置和流入)而扭转了中国文化艺术品单向输出的积弊,与此同时国内私人艺术收藏的国际拓展步伐,也通过对“中国价格”的彰显,提升了中国在国际艺术市场中的地位和话语权。
来源雅昌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