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燕冰
自古以来,书画鉴定专家兼善书画者代有其人,远至南齐的谢赫、宋代的苏轼、明代的董其昌,近至启功、谢稚柳,均是一代名手,其学说在历史长河中影响甚巨,不但创造或引领了一个时代的审美风尚,更成为中国书画史上不可绕行的里程碑。这些耆老名宿名留青史,他们创造的精神财富亦流传后世,惠泽绵长。朱万章有多年的书画鉴定经验,画作的真、伪、优、劣在他面前一览无遗,由此而发的多种学术著作早在十年前已结集出版,如今更是名满岭南,只言片语人皆宝之。所以,朱万章的身份毋庸置疑首先是一位学者、文人,而他的书画则属于文人书画。
文人书画历来注重意境,朱万章的画作尤需从此高度观看,否则难以领会其中之真趣。多年积累的书画鉴定经验使朱万章的画作未出手已奠定了高屋建瓴的基础,在他的画作面前,绘画创作中的构图、章法、题材等诸多应用技巧,均已化作浮于表面的形式,如同“伯乐相马,不辨雌雄”的故事一样,画作中存在着一种需要透过表面的语言程式去触摸的关乎灵魂本真的内容,因为他的画作中表述的是纯粹的精神家园,正如石涛所说,皆为心画。
中国书画艺术的传统语境中有一个重要的观点:读画如读人,画品即人品。要做到人画合一,是很难的。有多少人经过数十年的研习,走了无数的弯路,始能寻得蹊径,或是终生未能窥见真谛。但是在朱万章这里,他轻而易举地做到了。正是由于他为人一贯真诚坦然,才能轻易做到画如其人,表里如一。一种符合自己的,拥有个人语言风格的表达符号,常常需要长时间的提炼,但朱万章没有从基础处拾级而上,反而一出手已令人高山仰止。其中的道理,就如同佛教的律宗和禅宗,为求佛法真昧,律宗要求研习戒律,禅宗提倡顿悟成佛。而朱万章能得此书画因缘,初涉绘画就能直奔艺术本真,本人以为,皆是他努力修行得来的善果。他勤劳、坚忍、敏思、笃行,十年如一日地钻研书画研究事业,如今已经迈入第21个年头了,也因此养成了高水准的鉴赏眼光。
朱万章的画作特征可以用四个字形容:纯、真、老、辣。乍看之下,这几个字是相互矛盾的,纯真一般形容未经世事的状态,老辣则是饱经沧桑的结果。而在饱经沧桑之后仍然能进入一种纯真的精神境界,则极为难得。
老、辣两特征集中体现在用笔上,常言道:书画同源。从王维、苏轼等文人绘画开始,就提倡以书法入画,直到当代书画家仍以画面能见笔为上乘。朱万章的画作处处见笔,用笔顿挫、曲张有致、徐疾变换,显得苍老盘曲,用笔非常老道,似乎每一笔都由他多年来蕴藏于胸中的古画名迹中涤荡而出。这里不得不提到,朱万章对画作有着惊人的记忆力,如同一个高速运转的大型数据处理器,每件经他过目的画作都井然有序地罗列在册,时代、人物、详情,历历在目,如数家珍。这些多次出现的线条也体现了他本人的审美风格,他所欣赏的,正是这种百折不挠的生命力。
纯、真除了形容笔墨形态,同时形容了某种精神上的内容。朱万章指导学生鉴定书画时常说“大俗大雅”,这一审美观点在他的作品亦有所体现,在题材选取方面,“葫芦”有“福禄”之意,是相当大众的,但朱万章曾多次表达过他对民间俗文化的喜爱;他的用色常显明艳,喜用藤黄、朱膘、胭脂、花青、紫色,然而笔墨轻松,随意点染,因而呈现出一种未经修饰,天然不造作的纯真姿态。
在众多画作中,尤能体现这几个特征的经典作品是《一葫一世界》,本来,在一个画面上能看到纯、真、老、辣四字并存已是极不容易,偏偏这幅作品的各个特征在各自的范畴中犹自扩张到了极致的境地,简直让读画者喜极而泣。老辣的藤条挥霍着线条的魅力,自由、曲张,散发着生命的韧性和力度;散落的紫藤花以“画意不画形”之致彰显了一种天然、拓落的生活态度;而真正能体现出作者本意的,却是那一尊端坐的葫芦,端庄齐整,方圆有度,怀抱着一颗赤子之心,静谧而安稳,任由时间流淌,世事穿梭。
其它如《消夏图》、《秋意图》、《紫藤葫芦图》等几件作品,其线条、墨韵都有可圈可点之处,斑驳的墨迹、曲张的线条,处处蕴含着难以预料的变化,忽远忽近,骤淡又浓,给人以无尽的惊喜和韵味。
在现今圆熟、职业化的艺术风气中,朱万章“宁拙勿巧”的笔墨显得别有一番文人铁骨铮铮的格调,而明艳的色调又传达出内心积极进取的正能量,轻松随意的笔调表达了为人处世的宽容和随遇而安,端庄默然的葫芦则象征着他安身立命的原则。所以,一葫一世界,自从与书画结缘,他便拥有了他的葫芦,拥有了他的世界,而他的世界将为世人所熟知、景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