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故宫[微博]博物院古建部副主任王时伟带领由宫廷部、科技部和古建部三个部门组成专家组,和包括建筑师、工程师、科学家、艺术家、史学家、考古学家在内的国际专家团队投入到故宫倦勤斋的修复工作中,修复工作预计耗时6年,于北京奥运会前夕完工。纽约绘画修复专家T.K。麦克林托克(T.K. McClintock)在开工后不久也加入了该修复组,他非常珍惜首次在中国参与修复的工作,在他看来这是一个绝佳的学习与实践机会。
倦勤斋是乾隆皇帝退位后修身养性的寝宫,地处故宫东北角一个鲜为人知的角落,被称为紫禁城最豪华的宫殿。在这座寝宫里摆设着来自世界各地优秀的艺术品、工艺品。其中最重要的当属一幅占满了整整四间房墙壁的通景画。这幅世上仅存的通景画大约170平方米,画中景致与室内的竹簧内装(以竹子为材的雕刻艺术)融为一体。据传这幅画是欧洲传教士画家郎世宁借鉴了欧洲教堂中天顶画和全景画的形式,并移植于清代宫廷内的。
上世纪90年代初,画家聂崇正发表了一篇介绍倦勤斋通景画的英文文章,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巨大反响,英国王子查尔斯及多个国际基金会纷纷表示希望能够出资修复倦勤斋,都被故宫拒绝。2001年,美国前总统老布什携夫人到北京访问,并专程到故宫参观倦勤斋通景画。据说,参观结束后布什夫人当场拿出一张支票,表示一定要修好这幅画。随后世界建筑文物保护基金会(WMF)和故宫博物院合作的修复协议也是由布什夫人促成签订的。基金会为倦勤斋修复项目投资210万美元,其中通景画的修复费用大约占了其中的一半。不难看出,修复的重点是画、难点也是画。按照协议,2008年故宫倦勤斋将对公众开放,呈现此斋原貌。
倦勤斋建筑级别相当高,修葺难度也非常大,也正是这个原因200多年来倦勤斋从未被修葺过,对它的保护也不够,室内漏雨、通风条件差、尘土清理不力等诸多问题常年存在,通景画画面多出断裂,纤维的老化、霉变、水渍、虫蛀、鼠害均有发生,对修复工作而言是极大的挑战。
通景画修复工作共分为揭取、除尘、消毒、颜色加固、揭背、补绢、托心、全色、平展拼缝、上墙、防虫防腐处理等10多个步骤,而第一步揭取工作是其中难度最大的。通景画长期暴露,表面附着了很厚的灰尘。揭取之前,工作组先用小型吸尘器和拂尘等工具进行表面除尘,清洁之后再对取样部位进行拍摄、记录大小、尺寸、位置以留做资料。
原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主任曹静楼表示在揭取之前,靠眼看手摸就能找到绢与绢之间的拼缝,组成通景画的画幅有近30块。通景画属工笔重彩,采用湿揭容易导致掉色,干揭则由于粘贴牢固,容易破坏画绢,工作组讨论最后决定用喷雾器潮湿周边空气,使画面发潮、粘剂软化,然后立刻揭取。这是一种介于湿揭与干揭之间的方法。在揭取的过程中使用的是竹片起子,将画面及连在其后的地仗层(介于墙面和画面之间的基础层)慢慢撬起,碰到实在撬不动的地方再用蒸馏水喷湿。接缝处的地仗层会被裁断,以便取下一整块画绢,但整个过程需要万分的谨慎和极高的技巧。
揭取下来的画绢需要进行现场除尘清洁工作。首先,要用羊毛板刷轻轻刷去画背面的积尘,并小心去除污染物,余尘将用吸尘器吸除;其后,将画绢轻轻翻身,仍按上述方法反复去除画面上的灰尘和污染物;最后,用棉纸覆盖画面,加盖塑料布牢固保护层,运送至工作间。整个揭取工作耗时1年。壁画揭下来之后,露出了覆盖在墙壁和顶棚上的深棕色木条,横竖交错形成无数个方格子,好像围棋的棋盘。这些木条叫做壁屉或顶屉,画贴在这些木结构上,一方面便于粘贴,另一方面在墙与画之中产生空间、可以防潮。
在工作间画绢还需要再次除尘,先用一种传统的面团轻轻擦去表面的灰尘,再用明胶和海苔制成的粘合剂固定,以保护颜色。支撑了壁画200多年的地仗层要被小心取下换上新纸板,这一层一直是壁画不可缺少的部分,对壁画的留存至关重要。取下原有地仗纸之前要非常小心,潮气已经使画绢变得异常脆弱。
壁画的地仗层通常是用桑树皮制成的纸,也叫桑皮纸。桑皮纸的纤维比较长,所以更结实耐用。修复工作开展的一大困难便是寻找材料,寻找合适的桑皮纸正是修复壁画的关键所在。
时过境迁,很多材料,乃至制作工艺都已经失传了。这个问题不仅仅体现在修复通景画,在修复倦勤斋的绣品、织锦、竹簧镶嵌画等都遇到了同样的问题。
在前期调研过程中,故宫博物院科技部选取了4种倦勤斋内的古纸样和现在的新纸样进行了纸张成分检测和抗张强度的测试,并以扫描电子显微镜记录下各种纸张在放大500倍下的微观形态。检测发现,倦勤斋内通景画后壁纸,成分为100%竹浆,即纸浆为纯竹纤维,这类纸就是竹料纸。而通景画画背的托纸,纸张成分包含80%的剑麻纤维和20%的大麻纤维,应当属于麻纸范畴,我国曾在清代中期以前使用各类麻的废料制造这种纸张,清中期以后便不再生产了。地仗纸上有明显的帘纹,表面分布有较粗的纤维,检测发现内部成分含有100%的桑皮纤维。经过检验,科技部还了解到通景画所用画绢是普通家蚕丝,织造方法为一经一纬;地仗层内衬布为棉质,织造方法也是一经一纬;绘画所用颜料为传统矿物类中国画颜料,没有用西洋画颜料,也没有用植物类颜料。
从2002年4月,科技部先后赴浙江、江苏、安徽等地的绫绢厂、中国画颜料厂及宣纸厂进行实地考察。画绢、衬布、团龙银花壁纸、麻纸、颜料、桐油、鱼胶等原材料或制作工艺渐渐有了着落。唯有桑皮纸迟迟不见踪影。2004年修复组去了安徽,找到了驼铃宣纸厂厂长余一付,他是村子里唯一一个使用传统方式造纸的人,他掌握的造纸工艺是200多年前传下来的,在前人留下的工坊里余一付和家人一直在制作古书修复所需要的纸张,和科技部商量之后,他决定尝试再造失传的桑皮纸。
最好的桑树皮只能在每年的春天到村子外的高山上获取,那之后余一付就和家人开始了忙碌而严谨的造纸过程。他的第一次试验结果没有通过,要提高质量就必须不断重复这个艰辛而耗时的过程,煮、浆、漂,直到第9次才基本上达到故宫博物院的满意。这个过程大约又是1年,他们的成品甚至比原物更好。对于一个小小的农村工厂来说,这个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他们的纸将在未来的很多年里用于修复故宫的壁画。
在寻找桑皮纸的同时,其他修复工作有序进行,2008年,整个修复工作接近了尾声。壁画的修复面临最终挑战,“将壁画复位是倦勤斋修复工作中难度最大的,我们能否将这样巨大的壁画在适当的时机精准的放回原处是不确定的”,工作组决定先将天花画板按正确顺序摆在地上,准确对位至关重要,如何将壁画精准放上顶棚的具体程序进行了多次讨论,就连把巨幅画作安全的抬高到天花板也是一大挑战,因为没有足够空间让整幅画作展开抬起,修复组决定先将壁画卷起,然后小心按照标记打开,共有12幅画要上天花板,第一幅的工作最让人揪心,因为使胶完全粘合成功固定住壁画的几率非常小,整个工作组的所有成员都见证了这一时刻,大家共同托起画绢缓缓抬高,所有人的动作必须是一致的。第一块的顺利完成,无疑给后边的工作铺平了道路,最后一块通景画复位成功时,修复组的所有成员紧紧地抱在一起,倦勤斋修复是故宫博物院对古物完善保护和利用的经典案例,同时也是中国文物专家与西方同行紧密合作的新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