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艺术品办“身份证”,能否抑制造假?
日前,北京市文化局发布了《北京市艺术品鉴定工作试点方案》,提出要开发艺术品信息认证系统,建立艺术品档案库和艺术品身份认证系统,对每件进入数据库的艺术品赋予唯一的“身份编码”,并批复北京雅昌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中国书画杂志社等5家单位为北京艺术品鉴定首批试点单位。
那么,鉴证备案这一“打假”新招对艺术品去伪存真能起到多大作用?是否可以让中国艺术品传承有序、有据可查、有证可考?
造假严重,动摇市场根基
甄别真伪是投资艺术品的第一道门槛,同时又是一个近乎无法完成的任务,即使是再有经验的收藏家,也难免有“失手”的时候。如何鉴定一件艺术品的创作人和创作年代,是业界永远在讨论、但又难以有定论的话题。
而目前,市场上造假严重,大大降低了行业的诚信度。据统计,伪造频率最高的,是近现代书画名家——齐白石、张大千、徐悲鸿、傅抱石、吴昌硕、黄宾虹、李可染等人的作品。画家一生中不过创作3万至5万件,在2012年市场有的画家的作品流通次数就达30万次。
“传统鉴定系统,采用的是时代风格、艺术风格、艺术工艺相结合的鉴定方法,它在有些场合非常管用;但‘科技造假’使得原作和复制品的差异趋近于零,高仿作品的风格、工艺,肉眼根本看不出问题。另外一个因素是,艺术家的功力是动态过程,艺术风格有变化时段,艺术水平受身体状况、环境影响而呈现参差不齐的面貌,也是正常现象。”中国艺术科学研究所主任尹毅认为,当下高科技手段介入艺术品造假,已经让传统的经验鉴定模式变得不再可靠。
中国艺术品由于缺少清晰的流传记录,缺少可供查证的证据系统,艺术市场的不可追溯性和产业链中的漏洞都能让造假者有机可入。另一方面,鉴定机构又会造成了新的乱局:不仅作品的真假混乱,各种鉴定也是真假混乱。标准、规范缺失导致的行业壁垒,“造假、售假、拍假”的行业现实,动摇了艺术市场持久繁荣的根基。
鉴证备案,为历史留下记忆
被指定为试点后,雅昌艺术网[微博]正式推出了“中国艺术品鉴证备案服务”,并已经与杨之光、何家英、彭先诚、尼玛泽仁等23位画家签约。
据悉,“中国艺术品鉴证备案服务”包括艺术品征集、艺术家本人鉴定、艺术品技术备案、艺术品认证4个部分,即由在世艺术家本人对作品亲自鉴定,再采用对送检艺术品进行物理检测、DNA数据提取进行备案,最后通过检测点复检并数据比对,以此辨明该艺术品是否为送检作品。
“所谓艺术品鉴证备案就是经艺术品作者本人确认,再通过高科技手段对艺术品材料、材质、画面等进行鉴定、存档,给艺术品建立自己的‘身份证’。”尹毅认为,用高科技对艺术品进行鉴证备案是建立艺术品市场诚信体系的必然选择。
实际上,鉴证备案不过是一种当代的提法,引入了先进的技术。中国历代的收藏鉴赏家其实都在做着这项工作。对于经手过眼的有价值的艺术品,历代藏家们都留下了详细的记录,成为后人品鉴艺术品的有力依据。纵观中国的艺术品历史,《宣和画谱》、《石渠宝笈》、《秘殿珠林》等书画编著都成为后人收藏和鉴定艺术品的重要证据。
“我们也应该有这样的意识,为后人留下一点可寻的记忆,为中国书画保存一点供研赏的遗迹。”书画鉴赏专家刘建业[微博]说,不少民间珍宝由于没有系统著录,有的已被收藏者毁掉,有的流传到国外,还有不少在真假的无休止争议中被轻率地处理掉。因此,在他看来,无论是哪个单位,以哪种模式对艺术品做鉴证备案,都是功在千秋的好事。
存疑,推广意义有多大?
对于鉴证备案服务,也有声音质疑其收费的问题。据悉,目前该项服务有的机构按比例收费,有的按件数交费。“对于藏家来说,买作品时已经花钱了,现在还需要交钱去认证才能判定真伪,这不太合理。”有藏家担忧这种鉴定,或许会成为一些画家自我炒作的手段,也呼吁公立机构引入该鉴定体系。
此外,也有业内人士质疑画家本人鉴定的环节。“画家毕竟也是人,难免有记不清早期作品的时候,也可能会有一些人拒绝认定没画好的作品。”
在中央财经大学拍卖研究中心名誉主任王凤海[微博]看来,鉴证备案的做法值得肯定,但推广意义并不大。“做不做鉴定,在于艺术家自己的意愿。专家的鉴定著录有参考价值但不能作为判定依据。”他认为,当前中国艺术品市场最大的问题在于社会诚信体系不完善,太过浮躁。如果国家建立起对赝品的问责制度,例如,一张作品高价卖出后,被买家证明是伪作,卖方必须承担什么样的责任,这样的法规对于净化市场的作用,也许比给每张作品做真伪鉴定,来得更简单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