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瞰天下 气势撼人
——黄琪翔旧藏齐白石《松鹰图》考
孙炜
最近新发现一幅齐白石佳构《松鹰图》,系著名爱国将领黄琪翔先生的旧藏,惜原题款已经被裁去,故而考证之。
一、背景
黄琪翔得识齐白石的时间最早当在1949年以后。在此之前,戎马倥偬的将军与大师齐白石没有谋面的机会。
1948年9月,身为国民政府驻德国军事代表团团长的黄琪翔将军,应蒋介石之招,自德国柏林返国述职。1949年初,黄琪翔夫妇为躲避被蒋介石挟持去台湾,而避居香港。随后,中共中央向黄琪翔将军发出了邀请,请其北上,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共商新中国的建国大业。
当年10月1日,身为第一届全国政协的特邀代表,黄琪翔将军登上了天安门城楼,参加了拉开新中国帷幕的开国大典。当晚,黄琪翔给远在香港的妻子郭秀仪发电报:“秀仪,变卖所有财产,不留一根草!速来京。琪翔”。于是,郭秀仪携带家眷于1950年前往北京定居。来到北京后,黄琪翔夫妇家第一个落脚点就是北京十大胡同之一的乃兹府胡同,后来也叫乃兹府大街,黄琪翔家住16号院,与老友老舍家是邻居,而罗隆基的家,当时也住在乃兹府大街,门牌号为12号,与黄琪翔家几乎是门对门。
黄琪翔郭秀仪夫妇收藏齐白石的作品,肇始于他们亲密朋友圈的影响。这些朋友包括章伯钧、罗隆基、老舍、杨虎等人。这些人不仅与齐白石关系密切,是艺术的襄助者,也都是齐白石艺术的收藏名家。
1950年中南军政委员会成立,黄琪翔被任命为军政委员会的委员兼司法部长,驻地在湖北武汉的汉口。独自在家的郭秀仪很快与邻居老舍夫人胡絜青成为闺室密友。在1951年初的1、2月间,在老舍夫人胡絜青的引荐下,黄琪翔夫人郭秀仪与胡絜青、高尚谦和陶圣安共四位女士一起拜师齐白石,并举行了传统的拜师仪式(1)。陶圣安女士是杨虎将军当时的夫人,高尚谦与罗隆基关系密切,当时俩人正处恋爱阶段。
风姿绰约的郭秀仪成为齐白石的女弟子之后,深受齐白石的信任与喜爱,随后成为了齐白石晚年最得意的女弟子,称她是女弟子中最具发展前途者“只此人也!”(2)。
作为女弟子的郭秀仪家境富裕,出手阔绰,购藏了齐白石的大量作品,更由于她交游甚广,人脉众多,还为老师齐白石作品的销售立下汗马之功。在老师齐白石的生活方面,郭秀仪提供了无微不至的帮助,甚至她在周恩来总理的直接指示下,亲自安排老师的搬家等生活琐事。师徒间建立起的这种深厚友情,一直延续至1957年齐白石去世。
二,收藏
黄琪翔郭秀仪夫妇收藏的齐白石作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数量之多,无出其右。到目前为止,我所了解的情况是,黄琪翔郭秀仪夫妇收藏齐白石的作品总数在三百幅左右。从收藏的数量上看,无人能出其右。这些作品大部分是黄琪翔郭秀仪夫妇的购藏,另外,还有齐白石老人的赠与作品,大约占收藏总数的十分之一,在其作品上均已经写明。
二,精品叠出,叹为观止。例如,齐白石的《山水十二条屏》,创作于1925年,是民间收藏的惟一的一组,代表了齐白石艺术山水画的最高成就;还有《荷花蜻蜓》,尺幅巨大;再有《白石工虫册页》等,均是难得一见的大名品。
三,具有特殊意义的作品。如齐白石生前所绘的最后一张作品《牡丹图》,即是为郭秀仪所作。黄琪翔诗《忆齐白石老人》,记载详备。
作为女弟子的郭秀仪,在跟随齐白石学画的早年间,即1951年至1954年间,每周前往齐白石家学画,并提交“作业”。齐白石即在其作品上题词,对郭秀仪的作品进行评点。这样的作品大约在一百幅左右,现在已经被国内的收藏市场称之为“齐白石与郭秀仪的师生合作作品”。
黄琪翔郭秀仪夫妇收藏的齐白石作品,随喜于社会,大致有几种情况。
1,黄琪翔郭秀仪夫妇去世后,为建立“翔仪国际基金会”,其后人送拍卖的藏品约有百件,分多次在北京拍卖,其中最有影响的专场就有三次,即第一次为2008年5月9日北京荣宝春季艺术品拍卖会,其中8件齐白石精品;第二次拍卖会,是2010年5月16日北京嘉德2010春季拍卖会中的“艺苑七景”夜场,共上拍作品19幅,其中齐白石作品4幅;第三次拍卖就是2010年12月,北京保利举办的“郭秀仪诞辰一百年珍藏书画”专场拍卖,收藏的中国近现代书画作品52件。
2,在郭秀仪的生前,约在1988年,抗战时期的老战友白崇禧的儿子白先刚自台湾来北京拜望郭秀仪,同时带来了台湾画商王台庆。在王台庆的经手下,转让了几幅重要的齐白石作品,其中包括齐白石《山水十二条屏》、《和平鸽》和《寿桃》等。
3,黄琪翔郭秀仪夫妇为人豪爽,有时见朋友喜爱齐白石的作品,便随手相赠。
最严重的散失发生在“文革”爆发的初年,即1966年8月,黄琪翔郭秀仪位于北京大羊宜宾的家几番被红卫兵所抄,郭秀仪被打至手指骨折,除了一些古董家具等尚存外,其他收藏几近荡然。原本收藏的未裱书画,珍藏在一个大木箱内,全部丧失殆尽。
三,流传
黄琪翔旧藏的这幅齐白石《松鹰图》,是难得一见的齐氏精品。
此图为立轴,设色水墨,尺寸为178×72厘米。画面构图乃一只气势轩昂的雄鹰,屹立在苍劲的松干之上,傲视前方,大有君临天下的气概。松枝自上而下的,交错有致。松针挺直俊秀,远近分明。画上的题跋为“白石老人自存自稿。”钤印为其自用印:木居士、鲁班门下、牵牛不饮洗耳水。
齐白石作画,常常将得意之作压箱底,谓之留存底稿,不轻易出售。这就是他在此画上自题“自存自稿”之意。从题上观之,足见齐白石对此图的自赏之情,溢于言表。我们据此《松鹰图》的绘画风格,参以黄琪翔郭秀仪夫妇收藏史料的研究,大致可以判定此画创作的年代当在1951年以前。
其实,黄琪翔旧藏的这幅齐白石《松鹰图》本是六尺整张之作,有双跋,另“琪翔将军清属,三百石印富翁齐璜尚客故都。”位于此画的右上方,惜为现藏家马玉琪先生于上世纪九十年代裁去。
马玉琪先生为著名的京剧小生表演艺术家、收藏家。原名柳宝,生于1939年。1951年考入中国戏曲学校,工文武小生。1959年毕业后为鞍山市京剧团主要演员,经常上演剧目有:《群英会》、《罗成叫关》、《西厢记》、《辕门射戟》、《白蛇传》等传统戏,深受京剧爱好者欢迎。
马先生自幼受家庭和学长的影响,喜欢书画的收藏。他的姨夫张淑诚是民国时期天津的大收藏家;在戏校读书时,梅兰芳、程砚秋、姜妙香以及其他老师,每到夏天就手不离扇,而且每隔几天就换一把,不但老师们相互交换把玩,评论书法绘画雕工的优劣,而且还拿给学生欣赏,教导学生欣赏书画。马先生14岁时就以人民币5角钱买了平生第一件收藏品——王雪涛的扇子。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马先生到香港生活八年,后又转至台湾生活八年,于1994年重返北京。
约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马玉琪先生从香港藏友的手中购藏了这幅题有黄琪翔上款的齐白石巨制《松鹰图》,心爱有加,后又带往台湾。1992年大陆著名京剧艺术家童芷苓先生访问马玉琪的台湾寓所,曾经在《松鹰图》前合影时,此时的《松鹰图》黄琪翔的上款尚在。
据马玉琪先生的好友告知:在台湾时,马先生与台湾的藏友关系甚好,经常在一起切磋收藏心得,其中一位名医曾对齐白石题跋黄琪翔上款的位置极为遗憾,认为此题款挡住了雄鹰的视线,约束了画面的张力,应当裁去;再加上1994年马先生返回北京时,黄琪翔夫人郭秀仪尚健在世,怕此上款引起不必要之误会,故而裁去了黄琪翔上款。
李苦禅先生之子、李燕先生在这幅重新装池的《松鹰图》上题签:“寄萍翁绘松鹰图。先翁李公苦禅之恩师、齐白石大宗师,每有得意之作,往往题自存自稿。此幅六尺松鹰中堂,即如是之作也。今其从海外辗转飞来得以见之,真大幸也。花甲学子李燕拜观并题于京华禅易轩。”
黄琪翔旧藏的齐白石佳构《松鹰图》,经历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往来于两岸三地,如今重归北京,再现于世,堪称为收藏史上的一段佳话。
注解(1):详情可见《清风见兰——郭秀仪的艺术生涯》p25,孙炜著,中国文史出版社,2010年9月北京第一版。
注解(2):见1951年齐白石在郭秀仪画的《海棠秋色》上题词,“海棠结子又秋风。秀仪女弟子大易进步,同门人只此人也!辛卯九十一岁白石老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