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泉·光荣(广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
前些时间,应朋友之约与家人乘高铁到达河南郑州,专门去了一趟洛阳千年古刹白马寺。
在朋友精心安排下,我们一行见到了寺院主持印乐大和尚,和蔼慈祥的他忙中抽闲接待了我们。言及古人追求艺术探索如修行,今天却难以找到修得正果的典型,印乐法师答:“现在的人人心浮躁,各为钱、权、利、欲所累,哪可能像古时的名人般至诚专一修行善果。人人都说没钱,但家家都买汽车,到底哪是真话?”印乐法师一语双关,让我们凝神静听且悟。说起修行,他认为若想有大的成效,可在佛门呆上四五年,学习寺院各种文化,学好再外观就绝对不一样。那时由内向外观望,对象还是那个对象,但看他的人的境界会提升很多。可若是平常人不沉下心来,而带着一颗躁动的心想从外观内,基本会弄不清此中真昧,也难有效果矣。可谓一语道破天机。
中国画艺术归根到底是内省的艺术,历代中国画名家无不通过艺术体验去感受生命、思考人生、纠正自我、影响观众。中西艺术家对艺术创造乃心灵的活动之观点的认同有异曲同工之妙。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有“神用象通,情变所孕,物以貌求,心以理应”之语。其将“神”与“心”视为艺术创作重中之重。克罗齐亦在《美学原理》中所说:“艺术家们一方面有最高度的敏感和热情,一方面又有最高度的冷静,或奥林比亚神的静穆。这两种性格本可并行不悖,因为它们所指的对象不同;敏感或热情是指艺术家融会到他心灵机构里去的丰富的素材,冷静或静穆是指艺术家控制和征服感觉与热情的骚动所用的形式。”可见,艺术创造既不能缺少内心的观照与激情,也不能缺少理智的冷静与把握。
印乐法师所言佛门修行,也可以说乃参禅之举。六祖慧能把五祖神秀的“无我”层次提升到“空”的高层次,追求心注一境或观心清净,既达至超越,又贴近生命本体的感悟体验。这种禅的最高境界—时间瞬间即永恒、空间万物亦一体,深刻地影响了历代艺术名家。王维、苏东坡、贯休、董其昌、渐江、八大山人、石涛等画人皆从禅中各有参悟,无不从心所欲,通过直觉、顿悟而超越一切,进入艺术的自由境界,创造出让后人难以忘怀的艺术样式。这一切证明,拥有纯洁无瑕的心灵去观照大千世界,才是提升自己各方面能达至一定高度的良好保障,也是当代画人不可忽视的操守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