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绘画作品中,天使和圣母可能是最为常见的形象。而在上周六的鉴宝活动中,藏家拿出的陆鸿年的《天使》画作,却独具中国色彩。
河南商报记者 唐朝金/文 赵卓/图
中西合璧的《天使》画作
以圣母、天使为题材的画作是基督艺术的代表,是西方绘画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特别在早期基督壁画、中世纪基督艺术中最为常见。然而,在鉴宝活动中亮相的近代画家陆鸿年的《天使》却是中西合璧的典范。
同传统意义上的西方圣母、天使画作不同,陆鸿年的《天使》则充分体现了中国元素,特别在衣着上,用中国的传统服饰取代了西方的装束。此外背景中的建筑也为中国古典建筑,体现了中西结合的特点。
据藏家介绍,这幅《天使》和《放生图》一样,均是其今年在嘉德拍卖会上拍得,成交价为8万多元。
此外,据河南商报鉴宝专家胡聚堂介绍,陆鸿年的作品不多,但是其体现基督艺术的画作却均为精品。陆鸿年作品中西合璧的风格与其先学山水画,再修油画的经历有着很大的关系。
“这幅《天使》是陆鸿年的经典作品,特别是其曾于1950年参展意大利的经历尤为难得。此外以陆鸿年画作为代表的中国基督艺术画,虽然在国内默默无闻,却通过全球巡展,在海外产生极大的反响,并且影响直至今日。”胡聚堂说。
专家点评
胡聚堂(河南省书画收藏协会主席、河南省书画鉴定委员会主任、国家艺术品司法鉴定人、河南商报鉴宝专家)
此幅《天使》为工笔人物画,造型准确,设色艳而不俗,且气韵生动,立意较高,表现了画家对和平使者降福人间的渴望。
同时,画中人物的衣着、装扮以及背景建筑充分体现了中国元素,撒花奏乐的天使温暖慈祥,又不落俗套。
整体上看,整幅画作的构图动静适度,恬淡和美,是一幅不可多得的好画,具有较高的投资收藏价值。
清代《放生图》
在文学作品中,作者不愿意署上真名往往会用“佚名”代替,实际上,“佚名”的用法在古代书画作品中早已有之。而这样的佚名作品,则出现在了上周六的鉴宝活动中。
据史料记载,在历朝历代,皇帝周围均有一大批御用画家,只不过这些画家的作品均不署真名,这种情况尤以清朝最为常见。而在如今面世的这类作品中,则均用“佚名”代替。
在鉴宝活动中出现的这幅佚名画作《放生图》正是清朝中期作品,画作规格为121cm×74cm,材质为绢本。
谈到这幅画的来历,藏家赵先生颇为兴奋,“这幅画是今年9月份在嘉德拍卖行拍得,参加拍卖的有几十位藏家,属于业内俗称的‘小拍’。当时看到这幅画作的时候,我就觉得虽然是佚名画作,但从笔法和画面来看是出自大家之手,所以在2万元起拍的情况下,经过好几轮竞拍,最终以24万多元的价格拍得。”
据胡聚堂介绍,在拍卖界关于“小拍”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大拍就像个有名的大酒店,中拍就像个普通的饭庄,而小拍就像是个小吃店。
“但是你可别小看这个‘小吃店’,虽然同大酒店和饭庄相比,档次略显不高,但是这里面往往大有文章。有些从小拍上淘到的古玩,放到大拍上,立刻身价倍增,成为人人追捧的艺术珍品,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胡聚堂说。
而《放生图》就是属于这样的作品。据典当行方面给出的估价,目前这幅画作的估价已经超过200万元。
专家点评
胡聚堂
此幅作品材质为绢本,部分颜料凸出,呈矿物质特征。画中人物衣纹作游丝描、铁线描,或连勾带染,挺劲放纵。
画的左下角一人手微微抬起,仰头大笑,另一人手握小鸟作放生状,体现放生的乐趣,右边几个人附在栏杆上,仰头观看,姿态不一。
此画作中,画家以高超的笔法将人物放生时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人物刻画得极其生动传神。庭院中湖石玲珑剔透,古树枝桠纵横,意境清远幽深。作者以连勾带染的手法写人物,线条顿挫有致,笔力雄健,写中带工,浓墨淡彩相映生辉。
总体上看,此幅放生图,构图饱满,设色丰富,人物造型准确生动,且姿态各异,顾盼互动,极具生活气息,是一幅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佳构。虽是幅佚名作品,但保存较好,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