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收藏 设为首页 欢迎光临 [云翼收藏网]
云翼收藏网
网站首页开户交易所行情邮票钱币收藏品收藏市场交易软件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品 >> 书画 >> 中国书画 >> 左安平:笔墨创新有限书画收藏须理性
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品 >> 书画 >> 中国书画 >> 左安平:笔墨创新有限书画收藏须理性

左安平:笔墨创新有限书画收藏须理性

作者:佚名      中国书画编辑:admin     
左安平(右)正接受本报记者的采访 左安平(右)正接受本报记者的采访

  当前时期,中国文化艺术日益繁盛。绘画方面,新思潮、新观念层出不穷,各种水墨表现方式多元并存、异彩纷呈。书画市场方面,一批又一批眼界开阔、出手不凡的新生代收藏者涌现出来,推动了收藏界“亿元时代”的到来。那么,促使这种局面出现的深层次原因有哪些?如此热闹、繁荣的书画市场背后隐藏了什么?“名人书画”与“书画名人”,我们应如何去辨别和择取?怎样才能有效提高书画鉴赏能力?为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记者于近日采访了北京荣宝拍卖[微博]业务经理、国家注册拍卖师左安平。

  □记者 朱晓琳

  记者:请您为我们讲解一下中国书画拍卖市场的发展历程,以及形成当今中国书画市场火爆局面的深层原因。

  左安平:整体来讲,当前国内的书画市场是健康向上的,但并不像看上去那么火爆。从某种程度上说,这只是一种回暖,或者说是报复性的反弹。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改革开放以前的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尚未出现正式的书画拍卖行为;甚至由于各种原因,很多珍贵艺术品流失到了国外。改革开放后,书画艺术品市场也随之开放。上世纪90年代前后,拍卖行业在大陆出现并快速发展起来。尤其是“非典”以后,艺术品市场的繁荣程度有了巨大的飞跃。随着拍卖公司的增多和拍卖市场的繁荣,国家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使之一步步走向正规化。

  近几年,国内出现了很多大大小小的拍卖公司,其他形式的书画交易市场发展势头也很迅猛。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书画市场扩散到各个阶层,产生了高端市场与低端市场的分流。很多人看到了书画市场的火爆,但其实一直很“火”的是高端市场,而低端市场的发展是有起伏的。具体来讲,有出版著录、流传有绪的书画作品的市场价位始终是平稳上升的,而其他作品的市场价位起伏较大。

  书画市场之所以繁荣,有多方面原因,最主要的是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经济能力的提高。第二个原因是中国人热爱本土文化,在物质文明发展以后,内心渴望更深入地探索民族文化的精髓。这两个原因互相迎合和碰撞,便促成了当前的书画市场盛况。另外,各类媒体也起到了很重要的宣传、普及作用。从宏观经济角度来说,中国的书画市场刚刚起步,与西方艺术品市场相比,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国家相关部门正在对其做进一步规范,市场自身也在积极调整。非理性的部分被消化掉之后,中国的书画市场会迎来它真正的春天。

  记者:国内书画市场如此繁荣,背后有什么是我们所没看到的?

  左安平:目前的书画市场还不是很理性,出现了古代书画作品的价格被低估、当代书画拍品画面躁气等现象。因此可以说,目前的书画市场缺失了文化渗透。各媒体中的很多鉴定家、美评家都在对当代书画家和书画作品唱赞歌,而很少有真正的美术批评。另外,市场上对当代书画作品的追逐比较明显。他们会花几百万买当代画家的作品,而不去买董其昌、齐白石的。原因在于收藏者的学识、学养还不够深厚,书画鉴定能力不高,因此他们比较认可从当代书画家手中直接拿到的作品。当然,民众对书画收藏的积极性是值得赞扬的。但是透过这个现象,我们看到了看似平稳、火爆的市场背后的非理性。相信收藏者意识到这个问题之后,会对自身的认知和文化积淀有一个提高和加深的迫切要求,相关部门也会采取相应措施来引导书画市场,书画家自身的修养也要有一个整体的提高。所有这些都需要一个过程。

  记者:刚才提到,当前的书画市场整体是健康向上的,但却不是理性的。我们也看到,有些艺术品动辄拍出上亿元的价格。这该如何理解?

  左安平:其实过亿的书画艺术品是很少的。媒体会推动市场发展,也会产生误导。这个问题牵扯到市场与文化的关系。我们究竟应该推动大市场还是小市场?是普及文化还是将文化置之高阁?我想,作为拍卖人,我们应持普及文化的态度,要为大众服务,而不是为小众服务。能洗涤人们的心灵,使大众真正认识到中国文化的深刻内涵,带动社会整体素质和文明提高的书画市场才是理想的。当前的书画市场,以投资为目的的“收藏”占很大一部分,真正为收藏而收藏者甚少。其原因是:第一,经济状况不允许;第二,没有达到一定的艺术境界。所以,通过书画市场来影响社会整体,是我们真正需要探讨的。

  记者:书画方面的大众收藏和小众收藏各有什么样的特点?

  左安平:大众收藏是普及性的收藏。近些年,一些拍卖公司举办了多场“大众收藏”专题拍卖会,其拍品价位大多在一万元左右。这些拍品一般并不涉及真伪问题,而是为了普及收藏,推进全民收藏时代的到来。另有一些拍卖公司对拍品价位有严格的限定,比如低于十万或者二十万不能上拍。这是一种小众收藏。它们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对艺术品市场还不太了解的刚入市的新手的参与。不论大众收藏还是小众收藏,拍品的价位与品质应该是成正比的。

  记者:关于如何介入书画收藏这个领域,您有什么建议?

  左安平:艺术品市场需要一个推广过程,收藏者需要经历一个认知过程。书画创作和收藏最大的意义在于精神素质和文化素养的提高。将思想、情感高度提炼并融合进画面,是作品的最高境界。通过书画收藏能领悟人生,这是收藏的最高境界。文化积淀是否深厚关系到收藏者的鉴藏水平。

  关于如何介入书画收藏,我的建议是多听、多看、多问、慢下手。首先,要学习书画基础知识和鉴藏知识,深入研究收藏对象。多听,是听取资深人士的建议;多看,即多读书、多看实物,而且书籍与实物要互相结合;多问,是向专业人士学习相关学问;慢下手,即在前面几点的基础上,对自己的眼光、学识有把握之后再介入,勿心急。其次,多接触、感受实物。书本上的文字归根结底是匮乏的。比如我们在鉴定瓷器时,要看薄胎、厚胎以及胎质,要敲击听音,要看裂纹……很多东西不是文字能准确表达的,书画鉴赏也一样,所以要去接触、去感受。另外,在接触书画艺术品之初,最好请专业人士为自己讲解一些基本常识,比如某件作品好在哪,败笔在哪,是应酬之作还是精到之作……再次,不要以逐利为目的。真正的收藏,首先要自己喜欢。如果纯粹为了投资,那是市场喜欢。收藏应该是一种心情,是一种文化。能通过收藏收获到喜悦的心情、学到相关的知识,是最理想的。其实,能够持久地具有市场价值的东西,一定是富有独特而深厚的文化内涵的。否则,即使通过人为运作而达到很高的市场价位,最后还是会昙花一现。

  记者:请为我们讲解一下书画艺术品本身的价值与市场价格。

  左安平:艺术品鉴定,首先是鉴——鉴赏,然后才是定——定夺。我们所说的“价值”——不论是历史价值、艺术价值,还是文物价值,首先涉及的是真假的问题。如果是赝品,那么它的价值就会逊色很多了。

  每个人的学识水平和鉴赏水平决定了他所出价格的高低:同一件艺术品,你可能出五百万,而我只出五万。每个人对每件艺术品的认知不同,心理价位也就各不相同,所以拍卖会上会有很多“捡漏”者。但“捡漏”的背后其实要付出很多。

  记者:画廊价与拍卖价分别是由谁制定的?

  左安平:中国的书画市场刚起步不久,诚信、信誉等方面的问题尚未引起书画家和经营者群体的足够重视,导致经纪人制度在我国尚未推行,因此中国的书画艺术品市场价位有一种不确定性。同一书画家的作品价格各不相同,同一书画家的同一件作品在不同条件下也会有不同的价格。

  画廊中的书画作品定价与书画作品来源有关。其来源渠道大体有两种:直接从画家手中买进的,或是从其他渠道流入的。后者包括拍卖所得、笔会与展览上所得、朋友间私下交易、社会上的其他交易等。通过第二种渠道获得的比通过第一种渠道获得的作品价格低。画家后期将早期投入市场的作品严格控制起来后,有目标地分散到专业机构销售,价格就会高很多。拍卖会上的书画作品底价一般是由该拍品的所有人制定的,拍卖公司会给出建议底价。而西方有比较完善的书画经纪人机制,经纪人会自始至终很认真地对书画家的作品进行评估。

  记者:您对“当代水墨”“实验水墨”等各种形式的新水墨表现方式有何看法?

  左安平:我个人认为,水墨和技法的运用可以创新,但有些过于“大胆”的表现方式和内容是受传统教育影响较深的我所不能认同的。例如有些秉承“创新”理念的画家只在画面色彩上做文章而欠缺笔墨功力,书法水平也较差;甚至为博人眼球,将一些本来难登大雅之堂的内容表现在画面上并大加宣扬。这类作品究竟怎样,要交给时间去验证。西方艺术虽然比较开放,但也是有一定限度的。我认为,既然要创作中国的书法和绘画,就要诗、书、画相得益彰——现在被大家所认可的书画大师就是既能书也擅画的。

  记者:全国美展获奖作品中,工笔画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很多画家的作品愈来愈多地吸收西方元素,追求“国际化”。您怎样看待这些现象?

  左安平:世界各国的文化是互相碰撞、互相交融的,但民族性应该是根本的。书画艺术品若失去了民族性,就没有了根源,生命力也就不会持续太久。因此,书画家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和吸收是很重要的。从宏观角度来说,倾向于“国际化”的审美观反映出综合国力发展情况,体现出国际话语权问题。我们国家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正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把中国文化灌输到每个华人心中,并努力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我认为,不论是书画创作还是书画鉴赏,都要有自己的主意。书画家如若看不清自己的位置,或者不了解自己艺术的根本所在,一味随波逐流,终会迷失方向。

  记者:书画家的修养关系到其作品的内涵、价值和流传。您认为书画家应如何提高自身修养?

  左安平:书画市场上追捧的大多是书画名人,而不是名人书画。书画名人是靠作品说话的。有些其他领域的名人也写字、作画,以提高自身修养。这种态度是值得尊重和赞赏的,但他们并未接受过系统的学习。

  吴冠中、黄胄等书画名人的作品之所以为市场所追捧,有几个原因。第一,他们始终追求中国传统文化理念。他们在技法上有所创新。这些创新与他们对传统的认识和理解是紧密联系、一脉相承的。他们的作品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状况、环境状况、生活状态等,包含着作者的深刻情感和内心体悟。第二,他们懂得深入生活、深入社会、探求真实的重要性。他们能在当时很艰苦的条件下坐得住、耐得住寂寞和清贫,坚守住自己的信念,从而创作出一批批好作品。比如黄胄先生到新疆,深入到牧民中间,体验生活、积累素材,创作出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刘海粟先生更是数次登上黄山,用手中画笔把黄山的气势、气魄很好地反映到作品之上。

  记者:关于学院派、民间派等不同收藏家的书画市场认知,您有什么看法?

  左安平:收藏的品种是由收藏家的学识和喜好决定的。我认为,要形成相对完整的收藏体系,所收藏的作品最好是成系列的。因为人的精力有限,一个人不可能藏尽天下所有类型的作品。若想收藏某位画家的作品,就要深入研究这位画家,培养出一定的鉴赏、鉴定能力。我建议收藏者在收藏范围上不要一味贪大,细而精的收藏模式是比较理想的。

  记者:当今画坛,画派打造势头正旺、声势浩大。您对此持什么观点?

  左安平:画派应该是自然而然形成的,而不应是人为框定的。在中国,各地区地理环境不同、人文不同、人们的思想和性格也不同,导致各地域的作品整体呈现出各不相同的面貌和风格,如海派的相对唯美、长安画派的粗犷等。至于各画派是不是有自己的代表,我认为没有必要在这种事情上纠结。不论属于哪个画派,归根结底都是中国书画,是通过中国笔墨表现的、有中华民族特征的。民族特性才是中国书画最根本的特征;缺失了民族性,什么画派都谈不上。

  记者:在您看来,投资书画“潜力股”(中青年书画家)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左安平:有“潜力”的东西是需要我们挖掘和探讨的。我一般不轻易把未知的东西推介到市场上,但会建议关注它们。打个也许不太恰当的比方:一个在别人看来很有潜力的艺术家,有可能中途“弃笔从戎”,也有可能“弃笔从商”。有时,你关注某些“潜力股”会发现,一路走来,他们作品的价格的确涨了,但没有预期那么高。也许是因为他们没有很好地跟进市场,也许是别的缘故。这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还是交由市场来验证吧。

  记者:可否在书画鉴赏方面给我们提一些建议?

  左安平:书画鉴赏的知识和能力不是短时间内能掌握和培养成的,而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有可能走弯路。遇到问题时,就想法解决问题,并把与之相关的问题都一一破解,千万不要一遇到问题就气馁。比如某人收藏齐白石的作品,有时可能“打眼”了,但这件收藏错了的作品反激发他去对齐白石艺术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探讨,这是比较积极的收藏态度。收藏心态是很重要的,“实战”也很重要。有些鉴藏“专家”学识很渊博,但最后鉴定的结果可能会出现偏差,除有意出具伪证这一动机之外,更重要的原因可能是缺乏实战经验。况且,有些作假、贩假的人是专门“追”着专家的——专家注重哪几个方面,他们就专在哪几个方面下大功夫,做得天衣无缝,致使专家也会“打眼”。因此,理论与实战要结合。不同艺术家的书画作品,笔墨运用的差别一般比较大,所以要看其中蕴含的笔墨精神——造假作品会有呆笔之处,气韵也不贯通,更没有淋漓尽致的精气神。相对来讲,款印、裱工的造假就比较容易了……真正的书画鉴赏者,对这些情况都要有一定的了解。说到底,读多了、看多了、听多了,就成了鉴赏“专家”。

关于我们 | 交易所开户入口  |   客户端下载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16-2024 云翼收藏网(www.3219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