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为
项鸿是一位具有良好素养而又勤奋的军旅画家,一直以他对艺术的执着追求,走着一条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道路。他的山水画俊逸灵秀、明丽清和,注重意境的表现;笔下的山壑草木、烟云流水、农舍渔舟并不是对自然景物的摹拟写真,而是倾注了对祖国山河的无限深情和对天地造化的内心领悟。
项鸿生长于山青水秀、人文荟萃的浙江东阳。那里自古就有着十分浓郁的乡土文化氛围:白墙黑瓦的古代书院遗址,勤耕好学的农家风范,遍及乡里的能工巧匠,尤其是东阳木雕闻名海内外。从小印入心田的江南风光,文化环境的无形陶染,为他的个性增添了许多聪慧和灵秀的潜质,也使他自幼就与画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在《古樟堂随笔》中曾对这种割舍不断的乡恋有深切的坦露:“余作山水是因心里欲言而性情所至,故操笔泼墨,如痴如醉,倾心倾情。童年的回忆以及郁结在胸中的浓厚乡情时常魂牵梦萦,那参天的古樟树,清澈的乌竹溪,静泊的小木船,隐显于绿荫翠色之中的白墙黑瓦,还有那小巷深处的破旧老屋……种种情思使我冥冥遐想,妙悟神合,于是一种无形的魔力拉动着我的画笔……”近年来,我采风几次途经东阳,不仅对那里的风俗民情、乡土文化留下深刻印象,而且对项鸿纯厚朴实的为人,平实中显出的睿智,谦和中露出的自信以及他壮写江南风土人情的山水画有了更深的理解。“画如其人,人如其画”,诚如是也。
项鸿崇尚自然美,而且敏悟勤思。他认为山水也有性灵,与人相通,“含道映物”是怀道在内心,外应万物。一切事物都可以了然于心,以胸怀澄澈,虚静空明的心境来体味自然形象,把自己融入自然之镜,方能“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此为“天人合一”之最高境界。于是笔下的山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处处是精神,是心灵。他身居京华之地,内心却仍然依恋于那片遥远的山川故土,笔下的一木一石皆意在捕捉山乡优美和谐的生活情趣,恬静清逸的诗美境界。体现了他对现实生活中平凡之美、质朴之美的眷恋以及爱故土、爱乡民的缕缕情思,读来甚感亲切、真挚。当然,作为军旅画家,项鸿亦从来没有忘记自己的神圣职责。他对当代中国军人奇伟豪迈的气韵、博大深沉的情怀有着自己的理解,创作的反映军旅生活内容的山水画,如《山道弯弯》、《昆仑兵车行》等,表露出的是一种雄浑博大、苍茫厚重的军人品质。清逸灵秀和雄浑厚重两种不同风格,其实正是一位当代军人丰富的军旅生涯和情感世界的真实写照。
军人是以四海为家的。项鸿在几十年的军旅生涯中几次调任,历经大江南北。值得一提的是,他曾经生活在“山水甲天下”的桂林,美丽的漓江山水不仅丰富了他山水画创作的内容,也为其作品增添了几分灵性和才气。观其画作,画中清静潤秀的格调不乏来自对桂林山水的体验,画作题材也颇含山乡风情的特色。
项鸿认真研习传统技法,注重取法先辈大师们的笔墨意趣,吸收南派北宗的艺术营养。但他的可贵之处在于师古而不泥古,始终以传统笔墨表达现代人的思想情感。其山水画既有传统的风格又富有浓郁的现代生活气息。他以随意而有法度的用笔,皴擦点染,构线与泼墨相结合,逐渐丰富自己的笔墨语言。他不仅面对自然山水写生,更注重以主观情感抉选截取,使之成为可居可游的诗情之境,成为赋予对象情感、精神和生命力量的更具有艺术美的心中的第二自然。
概而言之,我以为项鸿在艺术的道路上辛勤探索,凭借他的才气和毅力,通过努力开拓,定能在艺术上不断勇攀高峰,创作出更多精美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