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枚扇骨用阳文刻就石鼓文十鼓,493字(包括重、残),字小如粟,笔划细似蚊腿,规整,清晰,稳健凝重,古意盎然,不愧为扇骨中精品。谁有这超凡功力?他就是苏州近代竹刻、篆刻艺术家周玉菁先生。
石鼓文为先秦以鼓形石为材刻的四言诗。内容述秦国君田狩渔猎之事,又称“猎碣”,共十鼓,十首组诗,原共有700多字,后残缺。历代文人雅士以摹刻、缩临石鼓文为幸事,较有名的有明代顾从义及近代王福庵。周玉菁不惮其难,不畏繁复,三十五岁时,花近一年时间,将石鼓文刻在扇骨上(见图)。
扇骨一、右上刻“天一阁岐阳十鼓”;二、左下刻“已末八月玉菁作”,这些都用阴刻,小方章“周”用阳刻,刻工极为精妙。
石鼓文有许多圆弧弯转,字大运刀还不成问题,缩小至微,不免局促,稍有不慎就会把线条刻断。周玉菁却一丝不苟,一一刻出,运刀娴熟令人钦佩。
周玉菁(1920-2005年),初名德生,号立斋,苏州人。
凡有成就的艺术家,几乎都是家学渊源,幼承庭训,周玉菁也不例外。他父亲赤鹿是民国时期有名的人物画家。童年时父亲就让他握毛笔随意涂写,熟悉笔性。稍长,就布置他临帖。后来他在扇骨上写得一手书卷气浓郁的好字,就是少年开始打下的基础。
周玉菁从小懂事,孝顺。他十四岁小学毕业时提出不再升学,作为长子要为父亲分担养家重担。其时正值苏沪重新掀起玩折扇之风,苏州云集了众多竹刻高手,他就拜名家黄山泉为师,学习竹刻。
黄山泉见他聪慧、沉静,除悉心传授选材断料、蒸煮灭虫、经营布局、运刀技艺,还嘱他阅读唐诗宋词、古文观止等传统文化典籍,提高文化艺术修养。
周玉菁沐浴在师恩的雨露下,进步神速。可惜两年后老师突发疾病,撒手人寰,从此他就独自摸索前行。黄山泉主要为扬正记扇庄刻扇骨。老师不在了,就由学生接续,师恩余荫让他受惠了十几年。
除了刻竹,周玉菁与苏州众多书画家过从甚密。吴子深、似兰等创立娑罗花馆,他成了年纪最小的会员,他先后结识了陈摩、吴待秋、颜纯生、王季迁、顾墨畦、蒋吟秋、柳君然、张仲仁、吴瞿安、蔡铣、萧退庵、张星阶等人。这些人都是吴门画派的翘楚。与他们交往,周玉菁获益匪浅。
1949年,工农大众当家作主,为文人雅士赏玩的折扇受到打压,扇庄生意一落千丈。靠刻扇骨养家已难以为继。困顿之中,周玉菁于1952年投靠在昆山陈墓(今锦溪)的妹夫,在镇上照相馆门口设摊为人刻章,赚些小钱糊口。从为有钱有闲阶级提供“雅玩”,到为农民兄弟服务,落差虽大,有些无奈,却是时代必然。
为不使技艺荒疏,他抽空刻些扇骨、搁臂自娱。1955年花一年时间刻“天一阁藏岐阳石鼓文”扇骨。这一精品力作,是可与大师张楫如的作品媲美,而他却自谦:“张楫如能刻十行以外,我……仅八行而已,效颦前辈,望尘莫及。”
1963年,思想家顾炎武诞生350年前夕,他按禹之鼎(著名肖像画家)所绘,在臂搁上刻亭林肖像,纪念这位先哲。由此可以看出,尽管他蛰居僻乡,仍心系天下,以刻竹寄情言志。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花香、山水等被归入“封资修”之列,他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曾好几年没有刻竹。后受一些画家在山水中加红太阳保险的启发,1972年,他将臂搁上已画好的花香墨稿擦去,恭恭敬敬用隶书写上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全文,800多字,阳刻衬以沙底,历时八个月完成了这件作品。细观这件作品,书写规整、端庄,运刀精准,字字清晰,达到了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统一,不失为特殊年代中的一件佳作。
粉碎“四人帮”后,他又焕发了青春,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奔走。先是应吴县轻工公司之邀,为工艺美术厂讲授竹刻艺术,一年多以后又被陈墓大东砖瓦厂古砖瓦研究室聘为设计师,鉴别分类古砖瓦,并带领几名学徒复原了不少汉砖、瓦当。
周玉菁的另一项成就是篆刻。
黄山泉传授竹刻技艺的间隙,亦篆石镌刻,这影响了周玉菁。刻竹之余,他也宗秦师汉,冲切驰骋。在娑罗花馆,他虚心向萧退庵求教,萧退庵精通《六书》《说文》,熟记古字。周向萧求证冷僻字篆法,萧立马将各种写法默出,毫无讹误。周玉菁想起明代印人何震曾说:“六书不能精义入神,而能驱刀如笔,吾不信也。”由此激发学古文字的决心,他广集甲骨、鼎彝铭文、石鼓文、两汉碑额、魏晋崖刻等拓片,即使是后人如《丁辅之甲骨文集联》《吴昌硕石鼓石集联》也在搜罗之列。他刻苦钻研,摹写,融会贯通。他又找来邓石如、吴让之、赵次闲、徐三庚、王冰铁等人的印谱,仔细研习,最终形成了自己风格,代表作有刻于1958年的昆曲散套《咏花》组印和后来的毛泽东词《采桑子·重阳》组印及叶剑英词《忆秦娥·祝科学大会》组印。这几十方印,既有甲骨、金文,又有大小篆,还师战国古玺、元朱文,更摹两汉私印、六朝朱文。仅以昆曲散套《咏花》来说,十五方白文,十六方朱文,结体风格,笔划粗细没有一方雷同,章法、篆法没一方重复。朱文“端合号花王”、“仿佛仙乡”甚至借用了汉砖瓦当的形式。细看三套组印,似乎可以找到浙派诸大家的影子,然而每方印呈现的确确实实是他自己的印风。他做到了熔古铸今,继往开来。
三套组印醇雅古拙,绝无俗韵,周玉菁篆刻功力非同一般。
另外他刻竹落款印章令人叫绝,如阳文印“半月砚斋主人吴冰畦”九字分三行排列,错落有致地刻在仅4.5mm2的框内,字比芝麻还小。印虽小却讲究章法,字虽微却运刀自如,爽利滋润,真是神乎其技,只有大师张楫如能达到这水平。
周玉菁在艺术上的成就,引起人们关注,影响不再局限于小镇。他曾被昆山市政协连续四届聘为委员,还是江苏书法家协会会员,亭林印社社长。
周玉菁的石鼓文扇骨是竹刻艺坛的一曲绝响,以后不会再有人去刻难度这么大的作品了。想到这点,越发觉得这扇骨的珍贵。
□杨君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