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收藏 设为首页 欢迎光临 [云翼收藏网]
云翼收藏网
网站首页开户交易所行情邮票钱币收藏品收藏市场交易软件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品 >> 书画 >> 中国书画 >> 2013年秋拍:不一样的温度
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品 >> 书画 >> 中国书画 >> 2013年秋拍:不一样的温度

2013年秋拍:不一样的温度

作者:佚名      中国书画编辑:admin     

  文_本刊记者  辛追

  2013年10月4日下午,香港Island Shangri-la酒店电梯间,当地一家媒体记者偶遇几位即将参加嘉德香港秋拍的客人,并听到一位男士说,“这次既然已经来到香港,一定要拍几件东西回去,而且一定要拍贵的,否则来香港干嘛!”

  与此同时,另一位赶赴“香港苏富比四十年晚间拍卖”专场“观战”的内地藏家在给他内地的“小伙伴们”发着短信,他说自己隐隐感到,这一次的香港之行或许能让他下这样的断言——中国艺术品市场回暖了。“最好的拍品,最好的买家,最激烈的现场。”事后,在谈到“观战”感受时,这位藏家用这段话作为结语。

  “辗转几家拍卖行的秋拍香港站,无论是预展还是拍卖现场,都能感受到热度。在这种温度下,一些特有的‘味道’弥漫开来。比如资金的气味、买卖双方的气场,甚至连快速行走的服务生身上,都有一种令人兴奋的‘味道’。”一位内地拍卖师标榜着自己的“嗅觉”。

  他同时期待,这种有温度的“味道”如果也能出现在今年内地的秋拍中,大家将获得一个不错的收成。如果从行业发展走势的角度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在经历了两年的调整期后,在今年秋拍后留下一个明显的“V”型底,绝非难事。

  气味、温度,甚至是霓虹灯闪耀产生的亮点,都让那些在10月初去过香港拍场的人们感到兴奋,那么,即将到来的2013年内地秋拍,又将以怎样的温度示人呢?

  “开门红”

  如同所有生意场上的人一样,拍卖界的大佬们极看重“好彩头”。虽然拍卖行业受到宏观经济影响,自2012年全面进入调整期,但这些大佬无时无刻不在寻找并制造着行业“筑底反弹”的机会。

  “艺术品市场与经济大势有共性,但也存在较强的个性,说白了,只要有足够分量的东西,钱不是大问题,这一市场随时可以回暖,甚至更暖。”一位业界人士曾经这样说。

  这一次,为了让秋拍取得出人意料的好成绩,大佬们在香港站这个环节使出了浑身解数。

  嘉德香港首次推出了油画雕塑板块,更以“宫廷艺术”为主线,推出包括中国书画、油画、瓷器、家具、工艺品等几大门类拍品的“大观——香港之夜”专场。    

  保利香港则推出了包括中国现当代艺术、中国当代水墨、中国古代书画、中国近现代书画以及珠宝与钟表五大领域重要拍品的中国艺术重要专场。

  当然,坐镇主场的香港苏富比也不甘示弱,借助苏富比亚洲四十周年庆的有利时点,携逾60件二十世纪中国艺术、亚洲当代艺术及现、当代东南亚艺术之顶级珍品亮丽登场,这些艺术品在全球艺术品收藏领域拥有“高品质”标签。从结果上看,这些艺术品均不负众望。

  2013年10月5日晚,“香港苏富比四十年晚间拍卖”专场,来自尤伦斯夫妇收藏的著名当代艺术家曾梵志于2001年创作之《最后的晚餐》以7000万港元起拍,经过多轮竞价,最终以1.6亿港元落锤,总成交价1.8044亿港元。这一结果不仅刷新了艺术家个人成交记录,同时也将中国乃至亚洲当代艺术品成交价带入了“亿元时代”。

  这幅仿照达·芬奇巨作《最后的晚餐》的画作,并不是本轮香港秋拍唯一引人注目的拍品。在嘉德香港、保利香港与香港苏富比共同开启的2013年秋拍第一轮“竞技赛”中,天价拍品身影摇曳。在苏富比,一枚118.28克拉椭圆形D色无瑕钻石,被称作拍卖史上最大的钻石,以2.3868亿港元(折合3060万美元)成交,创白钻世界拍卖纪录;明永乐鎏金铜“释迦牟尼佛”坐像以2.3644亿港元(折合3030万美元)被广东中山五觉斋郑华星竞得,刷新中国雕塑世界拍卖纪录。

  在嘉德香港,宋理宗《楷书浅沙流水联句》册页,经过数轮竞投,以4255万港元拔得全场头筹;中国书画部分,傅抱石《琵琶行》2415万港元折桂;在“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部分,赵无极作品《18.10.98》以2415万港元夺魁,也创造了赵无极90年代作品的一个高价纪录,曾梵志作品《无题08.12.19》以862.5万港元成交。

  在保利香港,“太璞如琢——崔如琢精品”专场共计28件作品,总成交逾1.3亿港元,成交率达83%,其中7件作品过千万成交。

  最终,苏富比2013年秋季拍卖总成交额为41.9亿港元,大幅超越估价28.8亿港元,这一成绩刷新了国际拍卖行在亚洲历来最高总成交纪录。

  嘉德香港2013秋季拍卖会则以5.1亿港元收槌。

  保利香港2013秋拍总成交9.89亿港元,较春拍也显著上涨。其中,“中国艺术重要专场”成绩不俗,最终成交额约2.4亿港元,成交率达90.2%。

  香港秋拍如斯成绩,着实掀起了一轮久违的“艺术热潮”,一些业内人士甚至惊呼——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就这样回暖了。

  纵观这些成交价过千万的拍品,有业界人士分析,其中既有国际知名收藏家带来的巨幅珍品,又有刚刚过世画家的经典遗作,更不乏宫廷精品,无论从题材、尺幅、传承等方面看,这些拍品都具备吸引眼光的出众卖点,拍卖公司的精心准备,加之新入场买家对精品的势在必得,使得今年秋拍香港站的成绩可圈可点。

  而这一结果似乎也在业界人士的意料之中。“从目前中国经济状况和艺术品市场人气、资金情况,我预计拍卖市场之后行情会更暖,很多艺术家的作品还存在较大增值空间,如果把时间放长来看,今天艺术品的价格仍是初级价位。”早在这一轮香港秋拍前,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董国强就这样表示。

  “冷门扛大枪”

  不过,冷静下来的人们开始审视这几件令人心动的天价拍品。

  在中拍协理论研究委员会委员、职业拍卖师季涛看来,无论是引领亚洲当代艺术品进入亿元时代的曾梵志《最后的晚餐》,还是总成交价2.3644亿港元的明永乐佛像,其成就天价都有较大程度的偶发性,买家不能轻易以此为依据,作为投资收藏的信号。“这样的价格也是大大超乎很多人想象的。”

  “近两年的中国艺术品市场整体成交情况出现回调,外因是伴随着经济大势调整的资金动向,内因是行业有调整的需求。今年春拍,情况有所好转,秋拍情况好于春拍。板块之间有价格轮动,此前涨得过快过猛的艺术品价格还在调整回调,还有一些艺术品出现补涨,但都是循序渐进式的,由于主流艺术品价格普遍回调和调整,因此市场缺乏产生众多天价的动力。” 季涛对《艺术品鉴》记者说。

  季涛认为,秋拍香港站的天价,均来自非主流阵营,成为天价有偶发因素。“先说当代艺术品。它与当代书画还有所不同,一向为小众群体欣赏,价格也一直处于低位。现在的情况是,这一阵营中的代表作,在缺乏价格阶梯的情况下直奔高位,换句话说,价格飙升还仅限于这幅作品,其他艺术家的作品均处于低谷,这其中蕴含着较大的偶发性,因此一幅作品拍出天价,并不代表这一类艺术品都能在短时间内出现价格猛涨,再加之其为非主流范畴,影响面并不大。”

  相比当代艺术品,佛像收藏更是名副其实的“小众”。“佛像收藏,其群体更为小众,早在2003、2004年佛像拍卖火过一把,也使得一些大拍卖公司从2005年开始设立佛像专场。但需要强调的一点是,佛像和瓷器一样,属于工艺品,材料固定,估价容易,而且严格来说,其不能算是艺术品,因此价格也一直处于较低水平。这一次佛像拍出高价,会给工艺品市场带来一个很好的动力,但这样的偏门天价能够给整个市场带来多大的推动力,很难估量。”

  而对于这尊身价过亿元的明永乐释迦牟尼佛坐像,一藏家也认为其“不到代”:“虽然拍卖行标明是宣德年间制,但其制作工艺更接近乾隆时期,业内持这种观点的人不在少数。一明一清,其价差巨大,甚至高达10倍。如果真是这样,这件藏品就很难跻身亿元藏品之列。”

  这位藏家也同样对《最后的晚餐》买卖双方的关系表示不解:“这件藏品的卖家是尤伦斯夫妇,买家是高古轩画廊,而尤伦斯夫妇拥有高古轩20%的股份。买家和卖家左手倒右手,这不应该质疑吗?”

  新伙伴渐多

  有业界人士认为,从2013年秋拍香港站的不俗成绩中可以看出,市场对于精品价值的认定趋于一致,而中等价位拍品也仍然受到这个圈子中一些新面孔的青睐。

  此前曾有一组数据显示,在未见过亿拍品的情况下,2013年春拍成交额超过百万元的拍品有1800余件,同比增长7.5%,环比更是增了超三成。与此同时,市场中的新面孔近两年不断涌现,他们已经成为中档价位拍品的“粉丝”。有人甚至说,正是这些新面孔和中等价位拍品,稳住了目前的中国艺术品市场。

  对于这种搭配,董国强表示,“首先,新手毕竟是新手,他们不敢轻易碰一些高价位拍品;其次,他们从媒体报道和老买家经验分享等渠道了解到:买过于便宜的艺术品意义也不大。所以中等价位作品的成交情况都比较好,在各个门类的情况都差不多。”

  随着内地秋拍临近,拍卖公司宣传攻势也进入胶着状态,对于这些新加入的“小伙伴”,在艺术品鉴赏圈子里摸爬滚打20多年的北京皇城艺术品交易中心总经理吕立新很为他们的“冲动”担忧。

  “新人们整体文化素质较高,积累了一定财富,有投资冲动。还是要告诫有投资艺术品计划的人们,高回报一定对应着高风险,现在做假画的水准比过去任何一个时候都高,我看十张李苦禅的作品,可能一张真的也没有,但假画的整体质量很高,王雪涛也是这种情况。很多新的假画把老鉴定家都骗了。有的画家世家,儿子看父亲的作品,认可的全是假的,他自己还不知道。” 吕立新说。

  业界人士透露,目前我国有成立中国艺术品行业协会的计划,这一协会了解艺术品市场,作用类似消费者协会。但在上述协会尚未成立之时,新人还是要加强学习。

  吕立新建议新人,除了分辨真假,在真品里还要挑精品买。宁可买名头小一些的艺术家的精品,也不要买名头大的艺术家的一般真品。精品增值是最快的,因此一定要买好东西。有时同一位艺术家的作品价格也相去甚远,并不是所有画家的作品都是值钱的,一定是代表了艺术家水准的,才能保值。

  “在艺术品面前,人人都是穷人。对每一个投资家而言,资金永远是短缺的,搞艺术品投资谁都不愿让一幅画长时间地压住资金,所以如何用最低的价格买到好作品,用最短的周期使作品快速增值是艺术品投资成败的关键。”吕立新表示。

  董国强则表示,如果买家在五年前,也就是2008年通过拍卖买到的东西,今年再上拍,成交价或为原成交价的3倍到5倍,个别稀世艺术品价格甚至可以翻10倍。由此也有人说,买楼不如买艺术品,但也要考虑到,高回报的前提一定是高风险,如果你当初买到的东西是不对的,有可能血本无归。另外,艺术品市场的发展与宏观经济走势也密切相关,如果你对未来经济有信心,也应该对艺术品市场有信心。

  成长依旧烦恼

  从高潮到低谷,从调整期到逐步回暖,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在5年左右时间里差不多走完了一场轮回,当市场普遍认为此时买入可以抄到底价时,也有人对于市场高潮再度到来的时间持担忧态度。

  “香港秋拍的确让大家重温了天价的兴奋,但当代艺术能否继续引领艺术品市场回暖?其底气如何?现在看还是未知数。”有业内人士表示。

  吕立新则认为,艺术品市场瞬息万变,在整个投资收藏过程中,什么时候买入,什么时候卖出,都蕴含着许多学问,有时候往往同一件艺术品相差时间不长价格却差距很大。比如书画作品,如果一幅作品差个十几二十万,十幅作品累计起来相差的钱数可就相当可观了。“中国书画市场一直呈现波浪式发展的态势,每当市场持续过热时,便会出现短暂的下滑或调整,凡是遇到市场处于调整阶段,其实也就是到了买画的时机。”吕立新表示。

  等待时机是一方面,扶持新买家成长恐怕是艺术品市场更为紧迫的任务。而一谈到艺术品拍卖市场,很多人愿意用“小众群体”来形容:对比之其他交易平台,这个市场专业性强,门槛高,并非有资金就能玩转的。

  “其实纵观目前整个艺术品市场,伪作赝品的比例还是相当高的,可以说是鱼龙混杂,真假难辨。初涉艺术品的人,一定不要把这个市场看作是一块净土,是个天堂,以为只要有钱就能挣更多的钱。记住资本市场有个普遍的规律:凡是高利润高回报的,一定是高风险的。”吕立新表示。

  不拒绝资金,甚至“不排斥”假货,使得这一市场在上一轮行情中出现了诸如拍品质量存疑、结算率过低、关税争议等一系列问题,目下,这些问题也似乎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而秋拍香港站的火爆更让一些人担忧,倘或内地秋拍也能够有这样的温度,市场全面进入回暖期,这些旧疾是否会就此被掩盖掉?

  针对“保真”话题,一位从业多年的艺术品市场人士强调:“拍卖公司既然收了佣金,就有义务为客户提供有品质保障的东西,换句话说,就是卖真东西。这在西方是早就成熟的情况,我国艺术品拍卖市场仅仅发展了二十余年,用于证明艺术品传承有序的机构也发展得并不充分,问题还要一步步解决。建议从明示制度做起,比如这件东西是传承有序、出自艺术家后代的,或者是有史料文献证明的,要告诉客户。反之,没有明确传承记载或不出自名门的东西,也需要明示。目前拍卖预览上,一些拍卖公司最多提供拍品曾经在哪些拍卖会上出现过,尤其是上过苏富比、佳士得的拍品,拍卖公司更愿意极力包装,有给拍品‘镀金边’之嫌。”

  而另一个让行业观察者担心的话题是,2012年,苏富比、佳士得先后在中国内地设立拍卖公司,二者在国际拍卖业的地位和影响力不用赘述,对中国内地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参与热情更可想而知。但是,根据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发布的2012年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年报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具备文物艺术品拍卖经营资质的企业新增46家,达到355家,且新增企业主要集中在京、沪两地。但只有136家实现盈利,行业盈利面不到四成。也就是说,在力促行情回暖和与国际同行积极竞争的同时,本土拍卖企业却面临着全面洗牌的考验。

  对此,有业界人士分析,虽然保利、嘉德两家内地拍卖企业在秋拍香港站取得了很不错的成绩,但也还需清醒地看到,与苏富比、佳士得这些“百年老店”相较,内地拍卖企业还有很多功课要做。“如今的拍卖,愈来愈重视质量、档次和国际化视野,拼的是精品和服务;最后一点,近些年,虽然一些中国当代艺术家通过不懈努力,作品水平得到提升,开始融入国际市场,并逐步得到认可,屡屡拍出高价,但衡量作品优劣的关键并不在于价格,而在于其内在的艺术价值。张大千、齐白石等中国艺术大师之所以能与梵高、毕加索抗衡,就在于他们的作品蕴涵着巨大的艺术魅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在中国,当代艺术家中出了一个曾梵志还远远不够。”

  相关链接: 

  

  珍贵典籍的重大发现——北宋刻本《礼部韵略》亮相匡时秋拍

  一部国宝级的古籍——北宋刻本《礼部韵略》,即将亮相北京匡时2013年秋拍。北宋刻本无论公私所藏,皆是寥若晨星,这部海内外现存最早的《礼部韵略》刻本,实为珍贵典籍的重大发现。作为两宋科举考试的权威官韵,《礼部韵略》具有崇高的地位,影响深远。这部《礼部韵略》刊刻时间在北宋仁宗景祐四年(1037)至英宗治平四年(1067)之间,不仅比日本真福寺藏本刊刻时间早,而且去声、入声两卷保存完好,可补真福寺之失,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文献价值、文化价值。

  这部《礼部韵略》刻本,可谓二百年来古籍界的重大发现。考古界泰斗宿白先生曾统计,海内外现存的北宋刻本寥寥可数,大部分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台湾中央图书馆、台北故宫、北京大学图书馆、日本宫内厅书陵部、静嘉堂文库等处。旧时就以“一页宋版,一两黄金”来形容宋刻本的千金难求。

  这部《礼部韵略》,是市场中难得一见的北宋孤本,珍若拱璧。全书为一函五册,皮纸印造,字体古朴,刀法古拙,版口狭窄;经考证,与上世纪70年代山西应县木塔发现的辽代刻本《蒙求》一书的版口极为近似。另外,通过对这部书中避讳字的研究,可以断定该本刊刻在北宋仁宗景祐四年(1037)至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之间。因此确定此本是海内外现存最早的《礼部韵略》刻本,版本价值已是不言而喻。

  北宋景祐四年(1037)丁度等奉敕编纂的《礼部韵略》一直是诗赋考试的最权威官韵。作为两宋科举考试的金科玉律,刊行量大,流布面广,深得广大士子的尊崇,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其影响力远远超出了科举的范围,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礼部韵略》作为韵书的权威,被后世奉为圭臬,深刻影响了韵书《古今韵会举要》、《洪武正韵》以及字书《康熙字典》的编纂,其实用性的编纂特点,丰富了汉语辞书编纂的模式,文化影响广泛而深远。

关于我们 | 交易所开户入口  |   客户端下载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16-2024 云翼收藏网(www.3219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