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雅艺术如何关注广州城镇发展?艺术策展人刘释之和艺术家张演钦近日率领策展团队走进广州三元里村,为《田园诗梦——张演钦书画作品展》(以下简称《田园诗梦》)寻找新的“展厅”。该“行为艺术”曝光后,成为城中艺术热话,有人表示支持,也有人表示不理解甚至质疑。到底是艺术与社会学的新结合点,还是仅为一场炒作?带着种种疑惑,羊城晚报记者专访了张演钦和刘释之。
“不能遗忘最卑微的角落”
羊城晚报:我留意到您拿进三元里村的展览作品,2013年底在珠江新城珠江城大厦西大堂中庭及58楼展出过,“高大上”的雅作为什么会选择“下凡”到城中村?
张演钦:其实这是一个系列展览。珠江新城那次展览引起较大反响,后来琶洲保利、中山等展厅都要求我们去办展,但我一直希望这批描画传统诗意生活的中国画能有更完整的呈现方式,能与城市发展结合得更为充分。
羊城晚报:这种对比是否太强烈?
刘释之:珠江新城的“高大上”确实与三元里的“脏乱差”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但这种冲击与矛盾在同一个城市里并存,这个展览探寻中国在城镇化过程中实现人类诗意栖居的现实可能,既要观照“石屎森林”,也不能遗忘那些最卑微的角落。《田园诗梦》确实可以算是一次艺术行动计划,是世界首个以特大型城市为展览背景的艺术展览。
羊城晚报:为什么选择三元里村?
刘释之:自1月18日起,我们向网友征集“广州最典型城中村”,很多网友推荐三元里,其中“@雨林古树茶人”说得很好,因三元里地处广州火车站、汽车总站附近,复杂而事发频频,古老与现代交错,国际影响与现实落差互为表里,迷茫与挣扎,憧憬与冷漠……是这个村落给人最强烈的印象,而且,这里也有一定的国际知名度。
“我们的目的很纯粹”
羊城晚报:听说你们打算“盲选”确定10处农民工居所作为展览空间。
刘释之:是的,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什么情况都碰到了,有热情得连租金都不收、借场地给我们展览的邓女士;有半推半就、担心展品遗失的刘女士;有对画表示好奇的年轻人……当然,也有把我们拒之门外的人。
羊城晚报:您怎样看待他们不一样的反应?
张演钦:这很正常,因为那是农民工朋友们最私密、最真实的生活空间,迎来一幅艺术作品,无疑是接纳一种陌生的介入。这是一次真实的田野调查,不管是被接受还是被拒绝,都将成为这次艺术行动展最珍贵的故事。
羊城晚报:不怕被说是“炒作”么?
刘释之:做任何事情都有人批评和赞扬。首先,我们展览的作品是传统的田园诗梦,是纯正的艺术品,不是江湖佬推销歪风邪气。其次,我们注重效果,即引起大众对城市化改造的反思,这个目的是很纯粹的,是可以放大社会正能量的。这是我们的底气,因而无惧非议。
何裕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