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甫帖》的真伪之争也让业内人士将目光集中到了中国古代书画的鉴定的问题。刘益谦说,“像欧洲14世纪的艺术品鉴定怎么鉴定?还是根据传承。全世界艺术文化传承的鉴定主要靠的是传承。中国古代书画也是如此。”面对上海博物馆三位研究员对于苏轼《功甫帖》的鉴定,刘益谦有两点不能接受。
首先,刘益谦认为他竞拍的这件《功甫帖》传承有序,张葱玉、徐邦达等人分别作过著录,因此在他看来,上海博物馆三个研究员方法粗糙,“对前贤们做的鉴定完全否定,竟认为这件《功甫帖》为双钩填廓的伪作。”他觉得这种行为是一种不尊重。“前贤们不一定百分之百正确,可以有不同意见,但是这个不同意见的定调要慎重再慎重,要经过仔细查找资料进行判断。”因为在刘看来,双钩廓填是一种非常低劣的作伪手法。
刘益谦说,上海博物馆的三位研究员中只有凌利中看过原作。刘还特意查过,如今40岁左右的凌利中是31岁进上海博物馆的,工作有10年,“只有他见过原作,而且还是隔着玻璃上看的。”
另外一方面,苏东坡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著名文人,也许有人不知道苏东坡那个年代皇帝是谁,但肯定都知道苏东坡。刘益谦认为,苏轼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是这样一个大文豪,不能用这样一种粗糙的方式进行否定。
2月18日,刘益谦将携五千万的《功甫帖》亮相北京四季酒店,进行全面“体检”。刘益谦希望通过这样一个活动,让人们来看看它到底是不是双钩廓填的,还原《功甫帖》的本来面目,也是这次他带着原件到北京来的目的之一。刘益谦补充道:“它(双钩廓填)是一个很简单的东西,根本不需要14000个字的文章来佐证它,用个放大镜一看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