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何家英画展”在海南省博物馆开幕,展览展出何家英各时期创作的主要代表作以及素描、手稿等79幅。何家英是中国当代最有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被誉为“当代工笔人物画最具代表性的画家”之一。在中西方两种文化传统之间,何家英建构起一个对话方式,将两者自然融于作品中,创造出了既秉承着中国正脉的绘画体制与品格,又超越前人具有新时代审美样式的现代工笔人物画。他用艺术抒发人类崇敬、纯洁的情操,表达人们曾经体验过、习以为常但从未用绘画表达的情怀,让观者产生共鸣。在展览开幕式上,记者采访了何家英先生。
本报记者:陈运成
本报记者(以下简称记):您对画面形象的刻画深入细微,质感真实,对西画有适当的吸取,却能在整个绘画意境上保留传统意蕴,在两者间把握有什么心得体会?
何家英(以下简称何):我学习绘画是从西画入手的,西画里面有很多可贵的东西,如造型、观念等都使我对中国绘画传统有了新的认识。东、西方艺术规律如果抛开表象之外是相通的,我们往往被表象迷惑,把东、西方绘画截然分开,对立起来。所以,我的绘画当中自然融入了西方写实因素,这种自然的融合是像血液一样遗传,这使我重新审视、挖掘和认识中西方绘画的优良传统,大胆地将中西方绘画语言相融汇。
记:现在的工笔画似乎有一种过分追求制作效果的倾向,对于肌理的制作超越了精神意蕴的追求,请您谈谈对于当下这种绘画取向有何看法?
何:绘画语言中的线条、明暗、肌理、色块都能是画面存在的因素,运用什么绘画语言只是每个画家选择不同。在日本画的影响下,一些画家使用岩彩进行创作,重视肌理和效果,无
何家英,1957年出生于天津;1977年考入天津美术学院绘画系学习国画,毕业后留校任教。现任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工笔画研究院院长、中国工笔画协会副会长、天津美院何家英工笔画研究所所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天津画院名誉院长、天津美术馆名誉馆长。代表作品有《山地》、《十九秋》、《米脂的婆姨》、《酸葡萄》、《魂系马嵬》、《秋冥》、《舞之憩》、《杨开慧》等。
可厚非,它打破了传统线描的束缚,使画面具有更丰富的表现力和更广泛的表达。
记:在当今绘画,工笔画和写意画往往是分割分明的,其实,在中国绘画史上无论工笔画、写意画都体现中国绘画的写意精神。结合您的实践,谈谈您是如何看待工笔画与写意画之间的关系。
何:工笔画是中国绘画的早期形式,是一种工致的艺术表达方法,随着人类的发展必然向着更加灵动、趣味的审美方向发展,特别是中国的审美、文化思想、哲学思想都崇尚黑白、崇尚简约。同时,工笔画存在的匠气因素,所以,有着更高标准的文人们会追寻更加单纯、简约的绘画方式,自然就增加绘画中的写意因素——这是绘画的必然。
记:那您的工笔画与写意画之间有何共通之处?
何:我的工笔画与写意画相互作用——工笔画里注入写意性,写意画中注入精致性。总体来说,我的工笔画得比较大方、磊落,其中的趣味性和绘画呈现出开合的力度都是写意因素。而写意人物则力求达到精到和传神。绘画最怕匠气,原因是面面俱到或面面俱不到。无论工笔写意,着眼处要求画家的精气神凝聚起来,描绘到位,但需要放松的地方则意到笔不到,不画也应具有画意。所以,我把这种写意的精神作用于工笔,我相信我以后的工笔画会画得更好,更有中国气派和中国情怀。
记:现在很多院校的学生都是拿着您的画作的印刷品在学习、临摹,您怎么看待这种现象?是自豪,还是忧虑?
何:我1994年去广州美术学院办展览和讲学的时候,就看到很多学生拿着我的画册在临摹,我当时就对他们说,千万不要让我阻碍了你们的发展。我非常担心的是别人只是在学习我的绘画样式,并错误地认为我画得很写实,人物渲染得很立体。其实,中国绘画是意象思维,不可能像西方绘画完全真实的表达,我只是在某些方面画得真实而已,更多的是一种意象,讲究中国绘画的再造和程式化语言。我的忠告是:要学习绘画的规律,不要局限于一家一派,不要学习别人的绘画样式。绘画语言形成的节奏,疏密、空间等形式美感以及形象、语言的趣味,这才是绘画的根本。只有广泛吸取不同的艺术语言,领悟中国绘画规律和方法,激发对生活中审美意象的捕捉,才可以发掘更多丰富的绘画语言并形成自己的绘画样式。
记:这次展览为什么也同时展出了您的很多手稿和绘画底稿?
何:我就想告诉大家,有什么样的素描就有什么样的作品,我绘画的根本就是对素描的认识,对素描当中存在的规律能力的把握。
记:您刚调到中国艺术研究院,有什么工作计划?
何:我们将筹备建立中国工笔画研究院,以创作、传统、材料、理论四个学科,系统、深入、科学地促进中国工笔画的发展。但不仅仅停留在工笔画,而要深入研究绘画本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