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先生的作品里,我们会经常看到“桃”这个题材。白石先生画桃用的颜色,一般喜爱用西洋红,这个颜色是从西洋传入的,在这之前,大家普遍用胭脂。白石先生有一句话,说西洋红是“色夺胭脂,古艳绝伦” 。
白石先生的桃看着水分很大,让人觉得很喜庆;疑伪作品里的桃偏暗淡,水分也少。同时,疑伪作品颜色本身不太正。除了用色、用笔上,差距更大的是:白石画的桃一笔一笔非常讲究;但疑伪作是用笔扫甚至是刷出来的,用笔、用力都非常平均。
用洋红画完桃之后,一般情况下,白石先生会把桃的下半部分再用藤黄一点,就立体分明了;疑伪作品在桃上,尤其是藤黄部分还打了一些红点儿。有没有这些点儿,其实不是鉴别作品真伪的最主要依据。有的时候白石先生也画这些点儿,而有的时候就不打这些点儿;但是,疑伪作品上打了很多点儿,并没有“攒三聚五”的章法。因为这些点儿,为的是要表现出桃的果皮上那些斑点,所以是有讲究的。
对比一下二者画桃的区别。白石先生画桃的形状,头是圆滚滚的,会让人联想到真实的桃;而疑伪作品的桃,上边不是圆的,是带尖儿的,不符合事实。即便他的画论叫“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但是再“不似”也不能画成尖的,因为这样就是“不似为欺世”了。
然后对比叶子。勾叶子的叶筋,大有文章。一般而言,因为有透视关系,左边和右边勾的叶筋是不平均的。白石先生勾叶筋一般是每边四笔;而疑伪作品的叶筋,一边平均大概是五笔,最多甚至出现了六笔。白石先生很少出现这种情况,再加上最明显的一处:疑伪作品桃子下边的两片大叶子,叶筋勾得一排排的,跟上了一梭子子弹似的,过于规整。这一点是非常大的问题。
最后再看落款。白石先生的书法,可以说“力透纸背”;可看疑伪作品的这个款,为行书“一炷香款”,笔力很弱,已脱相,非白石题款。另外说篆字,白石先生的篆字是从《天发神谶碑》和《祀三公山碑》里发展而来,具有“碑意”。而疑伪作品,虽然也是照猫画虎题了同样两个字“双寿”,但这个篆字中的“碑意”明显差得太远了。
白石先生的画寿桃还有一个特点。他喜欢打上一方特有的压角章:“人长寿。”真迹上边打的这一方就是。可能大家会有一个疑问:这也就是一幅小画,怎么白石先生盖了那么多章子?一共四方章,是不是太多了?这和他平时的习惯也不符啊?可是您再看这款,上面写的是“冷庵仁兄伉俪”。冷庵是他的朋友胡佩衡,胡佩衡还专门写了一本书,叫《齐白石画法与欣赏》,他收集了很多白石先生的作品和印拓,他向白石求画,自然本着内容丰富,“多多益善”的原则了。大家如果对落款内容方面的情况有所了解,就更有助于辨别真伪了。
(本文节选自著名书画家李海峰所著《齐白石艺术欣赏与真伪鉴别》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