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黄征
两家三代各得所需
75岁的甘守志和72岁的高美华家住东西湖区慈惠农场,昨日5时30分就起床了,搭公交转地铁,路上花了3个多小时才赶到。
31岁的王凯是一名公务员,他在本报“探宝”活动第一天就为一家三口报了名。昨日,他和妻子带着3岁的女儿伊伊到湖美图书馆“感受艺术”。
馆长张昕介绍,这里目前只是临时馆,几个阅览室都设在普通教室里,新馆有望三四年后建成,“现在的馆藏文献总量达30万余册(件),其中不同语种的外文期刊110多种,共4000余册。”
在现刊阅览室,甘守志对外文期刊最感兴趣,他翻开英国著名艺术类杂志《阿波罗》,发现这是今年3月份的,而加拿大的《雕塑》、法国的《欣赏》也都是最新的,“这里的杂志真齐全!时间也和国际同步了”。
在样本书库,高美华找到了一套大开本的《宋画全集》。图书馆的陈昆老师介绍,这套书共有8卷28册,目前已出版5卷21册,是我国最权威、最完整的宋画图像与文献集成,俗称“宋画全家福”。
第一次进图书馆的伊伊也找到了自己喜欢的书,一本比利时的经典绘本《玛蒂娜》让她爱不释手。
重读老杂志备感亲切
除了近年出版的书籍和杂志,图书馆还保存了大量旧书刊。张昕介绍,湖北美术学院于1920年建院,虽几经变迁,许多珍贵的书籍还是保留了下来。
该馆的密集书库存放了不少旧期刊的合订本,甘守志找到了几本上世纪50年代的《苏联妇女》。他翻开1954年第一期,里面都是中文,扉页上写道:“苏联妇女反法西斯委员会与苏联职工会中央委员会合办的社会政治和文艺杂志。第十年版,每月一期,用俄中英法德西六种文字出版。”
书中内容丰富,一张芭蕾舞演员跳芭蕾的照片格外亮眼。甘守志说:“《苏联妇女》我年轻时读过,今天又看到,太亲切了。”
期待欣赏大师真迹
张昕告诉读者,该馆还有800余件名家字画真迹,以明清与近现代作品为主,其中既有读者耳熟能详的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关山月、黄胄等大师们的墨宝,也有号称“湖北三老”的张肇铭、张振铎、王霞宙等我省老一辈艺术家的作品。最有代表性的有黄宾虹的四条屏《为凤池先生作山水》、吴昌硕的《梅花》等。
几位读者很想一睹这些珍品,但张昕表示,这些字画还在昙华林的老图书馆保存,基于安全考虑,暂时不能参观。
“我们什么时候才能看到这些真迹呢?”甘守志依然抱有期待。
张昕说:“学校昙华林校区的美术馆每年秋季都会举办特色画展,其中一部分就是馆藏精华。2018年新图书馆建成后,也会开辟展厅,专门展示大师墨宝。”
明清字画、大师墨宝、海量美术期刊……湖北美术学院图书馆的珍藏在召唤!昨日,家住东西湖的老两口和住在江夏的一家三口,一大早就赶往美院藏龙岛校区。虽然大师真迹深锁美院老图书馆无缘得见,但新馆的上万册图册和艺术杂志也令他们流连忘返,直到中午12点多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全民读书月·江城图书馆探宝第九站
“图书馆探宝”
征集读者
明日到武图
看本地作家书籍展
本报讯(记者黄征)本周日武汉图书馆的“探宝”是本次“江城图书馆探宝”活动的最后一站,对本地作家作品感兴趣的读者可报名参加。有兴趣参加“探宝”的读者,可发短信至13995518328,内容为姓名、年龄、职业以及想参观的馆名,亦可登录新浪微博@长江日报黄征,发私信报名。名额有限,报名从速。
(原标题:在美院图书馆饱览珍贵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