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承祚是商衍鎏的次子,出生于1902年,字锡永,号驽刚、蠖公、契斋。深受父亲商衍鎏和伯父商衍瀛的影响,商承祚自幼传承家学,他的成就巨大而且多方面,集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金石篆刻家、书法家于一身。
抗日战争时期,商承祚冒着随时被轰炸的危险抢救性挖掘楚墓,被称为楚文化研究的开山鼻祖。更难能可贵的是,商承祚晚年主张“藏宝于国,实惠于民”,把家族收藏的大量文物捐赠出来,他自己捐出的文物达1000多件,展现了真正收藏家的高风亮节。他成绩突出,曾被邀请去做广东省教育厅厅长。传承父辈的理念,商承祚也选择了当学者不当官。
八岁开始痴迷古文字
商承祚的哥哥商承祖曾说,弟弟八九岁时,就开始痴迷古文古物,很多时候痴迷到“连走路都要低头搜寻古迹”的地步。商承祚在亲戚好友家只要看到墙壁上悬有篆书,即便不识其字,也久久不愿离开,到10岁时,就能反复翻阅邻家书架上的《说文解字注》和《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而且,从小商承祚就开始把早餐钱省下来到地毯上购买古物。19岁时候,商承祚师从罗振玉学习古文字和文物鉴赏,终于把这份痴转为“正业”,并开创了古文字学的一片天。
在罗振玉的指导下,1923年21岁的商承祚出版了一部甲骨文字典《殷墟文字类编》,可谓弱冠成名,得到学术名师王国维的认可,他曾盛赞曰:“如锡永此书,可以传世矣。”这本书也成为我国最早、最有建树的甲骨文字典之一。
除甲骨文外,商承祚在战国文字和秦汉文字的领域也倾注了半个世纪的心血,著书良多,主要有《石刻篆文编》、《说文中之古文考》、《战国楚帛书述略》、《鄂君启节考》、《战国楚简汇编》等。《石刻篆文编》是迄今为止唯一的石刻篆文字典。
尽量不让文物落入日本之手
商承祚痴迷考古,甚至用生命去爱考古。1938年,日本大肆侵华,轰炸机长期频繁在长沙轰炸。为了避免古墓被轰炸捣毁,商承祚冒着随时可能被轰炸的危险抢救性地挖掘楚墓,后来写成《长沙古物闻见记》、《长沙出土楚漆图录》,开楚文化研究的先河,他也被称为湖南楚文化考古和研究的开山鼻祖。
1941年,为了尽量不让文物落入日本之手,他再次返回长沙,在长沙八个月购得战国到汉代各类文物一批。购得文物,他还要在战火中四处躲避日军,并将文物送往安全之地,十分艰巨。
商承祚喜爱收藏,也收藏了不少古物。晚年时主张“藏宝于国,实惠于民”、“独乐不如众乐”,把家族收藏的大量文物捐赠出来,他自己捐出的文物达1000多件。这些文物中,属国家一、二级的文物超过60%。前国家文物局局长张文彬曾说,商家捐献给国家的文物,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是首屈一指的。
给徐悲鸿画作提不同意见
商承祚与父亲、伯父一样,除了学术非凡外,也练有一手好字,能画一幅好画。他与徐悲鸿是知音,曾给徐悲鸿的画作提不同意见。
有一天,徐悲鸿取来自己的四幅画给商承祚看,商承祚戏说:“这幅是吊死鬼的美人,其颈过长;这幅是三条腿的马,每马皆有一条腿出问题;这幅是狐狸尾的猫,其尾下垂,画笔过分夸张,像狐狸尾;这幅是甘蔗的竹子,它表现不出竹之劲润而粗如蔗。”说后,两人相视大笑。徐悲鸿说:“自从来到重庆,只听一片赞扬声,即使提意见,都异常温和,轻描淡写,像你一针见血,得未曾有,可谓至友。”
【专家访谈】
无偿捐数千藏品让人感动
只要留下几件,拿去拍卖或投资,后人都可以有不菲的收入。中大后来给商家一笔10万元的奖励,他们又拿出来作奖学金了。这样的淡泊,真的很难得。
——中山大学图书馆馆长 程焕文
程焕文1986年分配到中山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信息管理系任教,现任资讯管理系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图书馆馆长。2013年曾参与创办中大图书馆学系的商志馥老先生辞世,程焕文“因与商家有不解之缘,自诩远房亲戚,要求最后送商老一程”,获得商家应允,作为唯一的外人参加告别仪式。
新快报:去年商志馥老先生的告别仪式上,你是唯一外人。你与商家有什么渊源?
程焕文:我和两位商老是相处多年的同事,在20世纪80年代初,中山大学图书馆学系创办时,商志馥曾任筹备组副组长,与连珍、周连宽等人共同创办中山大学图书馆学系(今资讯管理学院)。我1986年也分配到这里,长时间和商志馥、商志 两位商老相处,我很尊敬他们。
新快报:两位商老个性如何?
程焕文:都很低调,这是商氏家族的一个品格。商家是“祖孙翰林”的文化世家,商老的祖父是末代探花商衍鎏,父亲是著名古文字学、考古学家商承祚,但他们一生为人都很低调,从不以父亲和祖父自显,生前多次嘱咐后事“一切从简”,参加告别仪式者几乎全是家人和亲戚。
个人性格特色上,商志馥比较安静,可能也因为身体不好,除了在图书馆外很少出来参加活动。我听过他的课,上得特别好,文史功底极为扎实。商志 则相对活泼点,他很喜欢和学生们交谈,他以前每个星期都来图书馆,几乎一个星期来三四日,时常拉着学生、朋友聊天。
新快报:你怎么看待商氏家族文脉的传承?
程焕文:一般来说富不过三代,文则难过四代。商家能四代传下来很不容易,第五代后人虽然没有学国学,但是现在他们也在整理、研究长辈们的遗作,也是一种传承。
新快报:你跟商家后人也有接触,你怎么评价商家?
程焕文:他们整个家族的品格都是十分淡泊名利的,最让我感动的是,他们几乎把藏品都无偿捐献出来。从1964年开始,商家先后捐赠数千件文物,接受其捐赠数量最多的深圳博物馆达500多件。受捐单位包括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深圳市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南京大学历史系等。捐赠物中包括商代青铜钺、唐代经卷《大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宋代石砚、明代祝允明书法手卷、清代郑板桥水墨四面风竹图轴、近代徐悲鸿墨宝等珍贵文物。
2002年,他们又把约4200册藏书全部捐赠给中大图书馆。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私人捐赠中,商家可能最多。其实商家后人多为工薪阶层,但没有人想过靠文物发财。你想想,只要留下几件,拿去拍卖或投资,后人都可以有不菲的收入。中大后来给商家一笔10万元的奖励,他们又拿出来作奖学金了。这样的淡泊,真的很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