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泉
白鹤,非飞禽之白鹤,乃吾邑书坛之精英者也。
吾师郭连波先生有弟子七人,白鹤年少位末。于是,其仰仗先生呵护,为艺常桀鹜不训,时有胆大出格之行迹,众皆斥以为过,此关门者笑咪咪不以为然矣。先生亦未加管束,犹放言:书随人性,岂可强同:真情流露,焉有过哉。吾等懵然无措。时过境迁,今观白鹤于书坛之劲势,知先生所言不虚。
大凡学书者,皆年少既存爱好,白鹤亦然。其循规蹈矩,以楷入门,当年时风,值颜柳盛行,其竟弃唐从晋,案置《 宣示表》、《黄庭经》、《玉版十三行》等,虽为小楷,皆精典名目。闲暇或读或临,未有间断,足见其与众不同处。越三年,楷书初具章法。尝集字创作,每以唾液作糊张字于壁上,孤芳自赏,颇为得意。至高中期,几达随心所欲矣。某日,有邻里嘱书《朱子治家格言》,便欣然应答。赔纸赔墨,复书数遍,自为不恶辄止。晚恭送之,因未知评语,谦虚谨慎,诚惶诚恐。邻观后曰:字美人乖。得言即归,兴奋无可名状,夜不能寐也。书家之梦,概由此始;圆梦之旅,亦由此始也。大学毕业,公私俗务结伴扰身,然其志未磨。夫两汉隶书,乃承前启后之重要书体。尤其后汉,名碑甚多,可谓千姿百态,予人启迪。举世于此道凡有成就者无不徜徉其中,以期增加营养,强心壮体。或择秀丽者,如《曹全》、《朝候小子》、《史晨》、《礼器》等;或择雄强者,如《张迁》、《衡方》、《西狭颂》等;或择飘逸者,如《石门颂》等。白鹤择隶,以契合自身性格且极负共鸣者为首选。《曹全》《史晨》作主题研摩,间习《张迁》《石门颂》,以图融会贯通,形成个性。沉溺艺海,苦乐参半。暑夜临池,寒天握管。为增见识,游访于千里之外;为资观展,省俭于衣食之间,何其苦也。然留连碑间,为先贤之创造而惊异、而兴奋、而倾倒;待把握稍熟,而取法、而吸取,几进贪婪,何乐其也。几经锤炼,其隶涩而不滞,畅而不浮;溶篆行笔法,渗而不乱,变不失体,已堂皇入室矣。每有笔会,不苟言笑,若有所思,实成竹于胸也。
行书乃书家必经之关,亦难破之关。此关高峻险峨,易守难攻。多少仁人志士或披挂搏冲,或轻衣游击。然几经激战,无奈者落荒成流,颓废者解甲归田,唯激昂者不屈不挠,或至终力战,或破关而入。白鹤刚逾而立之年,于行书未敢不尊。米南宫诸贴及颜平原《祭侄文稿》等,为初临范本。近寄情《圣教序》、王献之,似另有别图。观其创作,间存何子贞、康南海之神采,而徐文长之逸气亦不让二家。如此运筹帷幄,苦心经营,尽显老成本色,当属攻关之激昂者必备条件也。其尤善把握情绪,调整心态,以平常心境苦度,不为外物所役。偏居小城,少专业文凭之光环罩护,无巨匠大师之真言力荐,宠者唯师友同道,无负荷之感也。于书法虽叠出新招,循规破规,时有悖常理,但其性格终属沉稳含蓄,讷言敏行之类,兼有“较真”脾气,更难得者已深谙学书贵务实力行之至理。言能“破关”,非妄语也。
统观白鹤书作,不脱“情采”二字。情者,予作品以灵气,博采众长,丰富其表现形式。先贤论作文云:“言以文远,诚哉斯验。心术即形,滋华乃瞻”。作书亦如是也。以精美之表现形式发真实之思想情感,实善书者所为。其诸体兼涉,以隶、行权为主攻要项,余皆服务,且见成就矣。以隶书获第七届全国书展之“全国奖”,以行书入展第八届全国中青年书展,以隶书入展全国第三届楹联书展,复以隶书获“中国书法兰亭奖”提名奖。自一九九八年来,弹无虚发,令人咋舌。窃以为,得到行内专家认可,自然不易,然辉煌仅属昨日,不可作终身享受;艺无止境,非百米赛跑而有极限。故白鹤当以壮年为资本,变本加厉亦不为过之,全身心投入书法事业,去芜存真,自我鞭策,倘强化理论建设,则更为完善,“情采”亦更为飞扬矣。
太和为皖西北边陲县城,俗谓安徽之“西伯利亚”。然近年经济飞腾,人文景观焕然一新。世知太和养艺人,孰知犹养本土书法人也。书法活动异常活跃,有牢固之群众基础,二十世纪末被国家命名为“中国书画艺术之乡”。此地生长一群视书法为己任之“拼命三朗”,白鹤生活其中,浸润于良好氛围,当属幸事。近太和重要经济支柱医药总公司,为促进文化事业发展,特成立“仁济书院”,慧眼识珠,调其加盟,并委以重任,对其书法发展定有长足帮助。
想来好笑,当年每触笔墨必污脏满脸之小子,于今在书法上竟念起真经来。然白鹤已经亮翅,其如何出击,吾等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