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婵菲
汉代乐府诗中有一首无名氏写的《梁父吟》,诗是这样的:
步出齐东门,遥望荡阴里。里中有三坟,累累正相似。
问是谁家墓,田疆古冶子。力能排南山,文能绝地纪。
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谁能为此谋,相国齐晏子。
诗中提到的“二桃杀三士”是发生在春秋时期齐国的故事。齐景公手下有三个武将,名字叫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他们都骁勇善战,为齐国立过战功。有一次,齐国宰相晏婴路遇三人,三人佯装没看见,这引起了晏婴的忧虑。于是,晏婴进言齐景公,说三人目无尊长法度,恐怕不利于国家,应该除掉他们。齐景公担心三人勇猛,用武力难以解决他们。晏婴献上一计,让景公给三人二个桃子,令三人论功取桃。公孙接比较机灵,见到桃子后,感叹地说:“晏婴真是个智者,给国君出这样的主意!如果不接受,是不勇。那我们就比比功劳吧。我搏杀过野猪和猛虎,论功可取一桃。”于是伸手拿个桃子站在一边。田开疆说:“我率领军队两次打败敌军,也可取桃。”他也拿了桃子。古冶子说:“我当年护卫国君渡河,一只大鳖咬住驾车的马并拖入水中。我虽然不会游泳,却奋不顾身地跳到河里与大鳖搏斗,杀了大鳖,然后左手拽着马的尾巴,右手提着大鳖的头,像鹤一样跃出水面,船上的人都以为我是河伯呢!以我的功劳当然应该吃桃,你们两个根本没法和我比,还不把桃子还回来!”说完,一跃而起拔出宝剑。公孙接、田开疆闻听此言,惭愧地说:“我们俩不如你勇猛,功劳也比不上你。争先取桃而不谦让,是贪婪,有这么多不足而不死是不勇啊。”说完,两人把桃放回去,拔剑自刎!古冶子见状,不胜惊愕和悔恨,悲痛地说:“他们俩都死了,我独自活下来,是不仁;羞辱朋友,夸耀自己,是不义;痛恨自己的行为而又不去死,是不勇。”于是,他也横剑自刎。
这个故事在当时以及后来的秦汉时期一定是广为流传的,因为我们在汉代的画像材料中经常能够看到表现这个故事的画面。在洛阳的一座西汉壁画墓中就有一幅二桃杀三士壁画。画面中有8个人物,从左到右依次是2名侍卫、齐景公、晏婴、齐景公的使者、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壁画中3个武士刻画得最生动传神,表现了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三位猛士横剑嗔目,争功夺桃的场景。三人手中都握有一柄长剑,更加突出了画面气氛的紧张感,很好地烘托出了故事的氛围。它表现的正是3人论功取桃的景象。史书记载,晏婴身材短小,画中那个个子矮小的人就是晏婴。
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这个故事是称赞足智多谋的晏婴的,但从这首《梁父吟》诗中,我们看出作者对晏婴的态度充满了不满和讥讽,并对三士的死给以极大的同情。
西汉后期,许多体现儒家倡导的“忠孝节义、仁勇智信”思想的历史故事题材的画像出现在墓葬中。把这类故事装饰在墓中的目的是为了标榜墓主人是个具有这些优秀品质的人。■
(作者系壁画研究专家、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副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