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收藏 设为首页 欢迎光临 [云翼收藏网]
云翼收藏网
网站首页开户交易所行情邮票钱币收藏品收藏市场交易软件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品 >> 书画 >> 中国书画 >> 范一直:广陵非复旧时城
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品 >> 书画 >> 中国书画 >> 范一直:广陵非复旧时城

范一直:广陵非复旧时城

作者:佚名      中国书画编辑:admin     

  清代写《幽梦影》的张潮有一妙喻:“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道出了人生在不同 阶段有不同的读书境界。同样,在人生不同时期,同一个人对同一书画作品的欣赏和评价也可能异趣。在文艺鉴赏心理学上,这是个人审美眼光之演进或变迁。而此 种演变,既可以从先前的不看好,到后来日见其好;也可能从先前很看好,到后来不觉得那么好。宋人诗句“高台已倾曲池平……广陵非复旧时城”是也。有两个小 故事为证。

  潘天寿晚年回忆上世纪20年代,他在上海美专观摩陈师曾作品的故事:“有一个暑假,上海天马会开画 展,我和诸闻韵负责指挥布置中国画部分。布置好后,我和闻韵说:‘这次展览中,陈师曾先生的花卉如墨蕉、梧桐诸条幅,都很精彩。’闻韵说:‘这次陈先生的 作品不但花卉好,几幅山水也十分好。’可是我一点儿也没有注意到。后来特地去看,还是并不觉得它的特别好处。画展结束后,师曾先生的展品留存在刘海粟 家……挂在壁上,我却熟视无睹。此后我也常研习山水画,一年以后去海粟家,师曾先生的画仍挂在画室里,一溜眼,觉得画得很好;再隔一年,又去海粟家,仍然 看到师曾先生的山水,更觉得好;到第三次看到的时候,觉得好以外,并知道师曾先生山水的来龙去脉,功夫深沉,兼以天分高超,学养丰富,故能独辟蹊径于当时 画坛,实非一般画家所能望其项背。”(《潘天寿/中国名画家全集·前言》,郎绍君等编)潘天寿对陈师曾的山水画“觉得画得很好”,和原先的“熟视无睹”隔 了“一年”;“再隔一年”,又“更觉得好”;再之后,不仅知其“好”,而且知其“好”之所以然。这说明优秀作品之艺术内涵,经得观赏者不断审视和挖掘,也 说明颇具艺术天分的潘天寿,年轻时鉴赏力的不断精进。

  相反,同一个人打量同一件艺术品,开始觉得很好,而后来并 不以为然(至少不如以前感觉那么好)。启功在《书画鉴定三议》中说:“一个人对书画的评赏,早岁晚年,意见往往不同。年轻时眼界不广,偶遇名家之作,往往 倾倒,叹为精绝,印象至深,不可磨灭;以后所见日多,所谓观于海者难为水,偶尔重逢前作,或因眼界已高,或因心境不同,甚至精神倦怠,影响了对画的看法, 也许竟会觉得意味索然了。”此论既谙人性,也合艺理。

  据恽南田《瓯香馆集·画跋》记载:明末清初画家王时敏 (1592—1680),号烟客,两睹黄公望的《秋山图》。这故事说,王时敏年轻时因董其昌介绍,在润州(今属江苏省镇江市)张修羽家见到元代大画家黄公 望的《秋山图》,“一展示间,骇心动目”,惊为神品。王百计求购,主人不允,竟成心事,后来还屡与好友王石谷谈起。数十年后,张氏败落,将这幅画卖给了豪 门。他和王石谷应邀去鉴赏。这回再看到的画是真迹,构图、设色、笔法和他梦寐思念的《秋山图》并无二致,但相隔这么多年后再看,无论如何也找不到当年初睹 时感觉到的神韵妙味。于是,怅然而返。这故事因情节诡异,再加上恽南田的迷离叙述,竟成为一桩画坛公案。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据此写了短篇小说,经楼适夷译 出,收入《芥川龙之介小说十一篇》(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秋山图》这幅梦幻般的历史名画,早已失传。王烟客一生先后两睹该画,其富有神秘意味 的迥异之感,可谓“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南北朝范云语)。

  同一个人同一双眼,观赏同一件艺术作品,是少年时的“隙中窥月”,还是中年时的“庭中望月”,抑或老年时的“台上玩月”,此中消息,“月”不知人知。

关于我们 | 交易所开户入口  |   客户端下载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16-2024 云翼收藏网(www.3219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