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央数字国学频道主办的“重彩丹青 青绿山水--苗重安、郑百重、林容生3人展”开幕式在国学频道演播厅举行。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创作研究中心主任杨华山、中国石齐艺术研究会会长石齐、中国女画家协会会长孔紫、香港新美术学学会会长胡永凯、著名京味儿画家马海方、著名画家张奎杰等领导及媒体、嘉宾近百人参加。开幕式结束后,四位画家接受了国学频道《名家会客厅》栏目专访,著名美术评论家付京生先生进行学术主持。
此次展览共展出三位画家作品30余幅。
没有重彩人物和青绿山水时代依据,画家的绘画实践建构的理论高度就不会有宋元以后水墨画的高度。中国画系统的建构最基本的核心思想,是在重彩人物和青绿山水时代建构成型的。而三位画家对谢赫的六法、荆浩的六要继承并升华,开创了重彩和青绿画作的新高度。
但是三人又各有不同,苗重安与郑百重在写实与意向表达结合的层面上展现了晋唐到宋元之间的理论高度。林容生在写心与精神境界结合的层面,展现了晋唐到宋元的中国画理论高度。
苗重安的画作,取象皆崇山大水,茂密繁盛。构图多饱满充实,上不留天,
下不留地,但非传统的“三截二段”,而是更符合现代视觉观念的“三远”的结合。笔墨严谨不苟,画山能以适合北方山石地貌的雨点皴、刮铁皴、小斧劈皴为主,融合多种皴法点发,使之既便于状物,又有一定的个性特点。画树既丰富点叶法,还形成了以显现成片树叶凸凹层次的勾叶法。设色则水墨与重色结合,从而创造了充实、雄阔、雍容大度的意境。
郑百重则继承发扬青绿重色的传统 ,他把钩勒设色、泼青泼翠、没骨点笔与水墨淡色有机的结合为一,从而极大地强化了山水画的视觉张力和艺术表现力。水墨画语言的核心在笔墨,重彩画语言的要义在笔彩。而郑百重恰恰把握了水墨画语言与重彩画语言的核心与要义。之所以如此,在于他从学陈子奋期间,即在理论和实践上抓住了两大关键。一是“以书入画”,潜心书法篆刻,为笔墨和笔彩中的用笔打下了良好基础。二是“以史入画”,精研古近画史,不仅精研画法源流与画风嬗变,而且从画理画法层面斟酌取舍化为我有 ,尤其能在创作中 ,通过点与线 、线与面、墨与色、干与湿、方与圆、虚与实等因素的多样对立统一,在意象生成和图式运用中表现乾旋坤转的造化之理,使设计性与随机性、视觉性与文化性统一起来,从而形成了“集大成而开生面”的面目。
林容生的山水画,墨与色、工与写、雅与俗兼容,在空间结构、色调意趣方面做了大胆的探索,形成了有鲜明现代格调的青绿画景物,给人以南方乡间的另一道秀丽景色。他用羊毫、宿墨勾出苍润的线,造出别致的形,描绘着他所熟悉的闽东、闽北村舍小景、石木老屋、溪岸石桥、畦田菜地、野草杂树。象是对山村一角蓦然回首的印象,又象是对亲切故乡一往情深的追忆。稚拙中见朴素,平淡中有天趣。从寻常的风景中描绘出他发现的情趣,娓娓道出他心中山村的故事。
这三人的展览与访谈对当下校正因水墨画荒率风起到积极的作用。
此次展览是继京味画家马海方个展之后,国学频道推出的第二次主题展览,为更好的借平台优势传播国学,继承传统,国学频道还将不定期推出系列主题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