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书平正,雨树下垂,风树偏斜,雪树空白。春则秀丽,夏则浓郁,秋则萧疏,冬则枯寂。密林多高标而直干,悬崖枝垂而根露”。这是前人对受自然环境影响的树木所作的典型概括。
从来笔墨之探奇,必系山川之写照。画家要投身于自然的怀抱,去寻觅自然之神韵,从云林深渺中直接领略千姿风采。经过反复推敲和研究,探求其美的奥秘。
树木一般可分为五个部分,即根、杆(或称树身)、枝、梢、叶。从树木的形态特征看,又有缠枝、挺杆、屈节、钮裂、结疤等。另外,树叶有“互生”、“对生”和“轮生”的区别。又因树种的不同,树的皮纹有“鱼鳞纹”、“豆瓣纹”、“横纹”和“解索纹”等区别。
树中,枝、杆、根都具形态。画时要交代清楚各自的转折关系,使从根至枝梢有一个形态渐变的过程。画树必使枝干上下多曲折,不要单用直笔。画树较多中锋用笔,所谓中锋用笔就是将毛笔笔尖运于线条的中央,这样画出的线条显得圆润。用挺劲的线条画出树干,称为“勾勒”,画树先学勾勒。勾勒的笔顺通常是先左后右。左上角向右下角倾斜的线自上而下;左下角右上角倾斜的线由下向上,以顺为宜。枝干先画主线(也称“倾向线”),以便掌握整棵树的气势。
树分四枝,指的是一棵树应有前后左右四面伸展的枝梢。如从左右两面出枝只有平面的感觉,如若四面出枝即四面有形就有了立体感。树分四枝,不是平均对待,只要懂得树分四枝的道理,即使只画三两枝,同样可以有四面之感。树分四枝难在前后,古人将前面的枝称为“掩”,后面的枝称为“护”,意在画出前后的空间距离。由于大树主干经久磨砺,不断长高,树的主干少有生缠,所以树每露主杆,只在树枝上分前后左右,这是符合自然之理的,从构图上说也能起到明确主线,支撑画面的作用。
画叶有“夹叶”和“点叶”两种方法。凡是用线双勾成形的称为“夹叶”,而直接用笔墨点出叶形的叫做“点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