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曹原 ○编辑 王晓华
2006年,李笠带着满腹经商之道和严谨慎微的性格踏入艺术品市场。作为一位新进场的买家,李笠最初从只买图录上写明由艺术家本人亲自鉴定的当代书画入手,很快结识了很多圈内的资深藏家,逐渐买入名家藏品。
8年的时间,李笠早就结束了当初“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在国内外拍场频频举牌,众多重要拍卖公司封面作品被其收入囊中。2011年秋拍中,他以创纪录的6095万元竞得弘一法师1929年作《华严集联三百》,此件作品为弘一法师书法之集大成,无出其右。2012年春拍中,傅抱石作于1944年的金刚坡时期的最大作品《杜甫九日蓝耕会饮诗意图》,也被其以9200万元揽入怀中。
如今,李笠购藏中国精品书画数亿元,逐渐成长为拍卖市场的收藏巨鳄,并被评为中国最具影响力收藏家TOP 50之一。
用一年时间观察市场
李笠16岁进入青岛百货总公司工作,25岁时成为该集团最年轻的经理。1992年,李笠下海经商,先后做过娱乐业、房地产,甚至银行承兑等行业。
2005年,李笠第一次接触艺术品。“当时一位青岛的朋友带我去参加当地举办的画家笔会,从那时候开始对艺术品产生兴趣,后来就跟他一起走出青岛,参加各地的拍卖会。”那一年,李笠亲眼见到大量的资金涌入艺术品市场造成的井喷现象,“因为还不够了解,再加上自身谨慎的性格,无论别人怎么劝说,我都没有为之所动,那是光看的一年。”
观察了一年以后,完全外行的李笠已经开始能够分辨出哪些是“一线画家”了。但仍然出于商人的谨慎,他只敢买图录上写明由艺术家本人亲自鉴证的作品,也就是当代书画作品。2006年,“一线艺术家的作品价格在每平方尺1万到5万元不等,我买了几百万的。” 李笠说。“在我最初购买的那个年代,很多画家的价格还是合理的,但是现在有些人已经产生了很大的泡沫,新人进来不能按这个路子走,还是要先观察市场。”
走捷径深入了解市场
现在回想起来,2006年不仅是李笠真正开始踏入艺术市场的第一年,那一年“其实最大的收获是认识了一批圈内的行家。”身边的收藏家和拍卖行人士不断提醒李笠,如果要以收藏为目的,不能再盲目买入,要多学习古代和近现代大师的作品。因为他们的地位已经被学术认可,作品才真正具有收藏价值。
2007年,试图为自己的收藏着手找主题的李笠,有心结识了研究康有为和郭沫若的行家。“研究康有为的有北京的石开、青岛的范国强等人,他们都买了几十年的康有为作品。研究郭沫若,我就去找郭沫若纪念馆的专家,包括他的女儿郭庶英女士。”那一年,但凡拍场有康有为和郭沫若的作品,李笠就会拿着图录四处打问,如果意见统一,李笠还会请他们陪同去预展现场看实物,然后大胆买进,稍有分歧他都会果断放弃。
“2007年市场上出现的郭沫若和康有为作品,大部分的真迹都是被我买到的,还有一些我都是举(牌)到前一口。”李笠笑言:“我能找到相对应的专家,利用他们的经验和眼力,所以我一直买得很放心。”
“假如时光能倒回”
李笠微信的个性签名上,写着一句让很多朋友误解并常拿此逗乐的话——“假如时光能倒回”。殊不知在一句如此感性的话背后,李笠感慨的,却是2008年为什么没能多买一些作品。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经济萧条,艺术市场低迷,“当时的保利夜场,一半的座位都是空的,不像现在,站都站不开。”那一年很多人不知所措,也不敢下手。而作为新进场的藏家,李笠凭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以及前两年积累的人脉和自身对艺术品的认知,再加上商人对市场萧条时期的敏感,他开始大量买进近现代大师的作品,当时购买的原则是基于作品流传有序、公认专家的肯定。
就在那一年,李笠买了很多让他在收藏江湖中得以立身之作。“比如2008年在保利买的傅抱石的《二湘图》,买的时候是208万元。2011年春,这张作品在保利拍卖却以1062万元的价格卖出。”两年半的时间以5倍的价格卖出,李笠解释,当时之所以会拿出来卖,是因为这件作品没有傅抱石先生的落款,是关山月先生帮他提的款,以李笠当时的理解能力,以为这样就表示不够完美,所以才出手。
弘一法师的书法《八言联》,共计5平尺,是2008年春朵云轩拍卖的封面作品。“当时以41万元买的,2013年秋270万卖出,五年的时间以6倍的价格卖出。这件作品调整的原因是买到了弘一法师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
在骂声中开启黄宾虹收藏
李笠这样的例子有很多。黄宾虹的《晴峦翠嶂图》,2008年春以201.6万元的价格从保利夜场买入,2011年春以897万元的价格卖出,三年的时间增长4倍。不同于其他作品的是,黄宾虹的这张作品却开启了李笠收藏道路上的另一个阶段。
“当时我调整的原因是对黄宾虹历史地位认知度不够,当我还沉浸在赚钱的喜悦中时,很多资深的藏家跑过来把我骂得狗血淋头,质问我为什么会卖掉黄宾虹那么重要的一张作品。”在骂声中,李笠开始真正去了解黄宾虹无可替代的历史成就和被市场低估的价格,虽然至今也遗憾将《晴峦翠嶂图》卖了,但它带给李笠的却是巨大的收获。
李笠发现所有人都说黄宾虹市场被低估,他立刻意识到应该调整收藏体系。“在那以后的一段时期,我把所有大小拍卖中剩余的黄宾虹的好作品全部收入囊中,《晴峦翠嶂图》是我2011年5月卖掉的,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开始大量买黄宾虹作品。”到2011年秋拍时,半年的时间,李笠已经买入了三十多张黄宾虹的精品,其中很多是黄宾虹具有代表意义的作品。
也正是2011年,近现代其他大师的作品价格开始出现井喷,大部分市场购买力都集中在傅抱石、齐白石、张大千、李可染的作品上,这些大师的作品价格让2011年的市场变得非常火爆,这一年也是大量基金和机构热钱涌入的时期,造成这些大师的作品价格翻了好几倍。
幸运的李笠恰好在那一年中,沉浸在对黄宾虹作品的过分关注中,避开了对市场热点的追逐。而事实表明,从2012年到今年春拍,不管市场如何调整,黄宾虹作品的价格仍在稳步上升。
回顾起来,李笠总结道:“进入艺术市场,合适的切入点很重要,一定要充分结合大的经济环境,才能考虑什么时候买、买哪位艺术家的作品,这很关键,对于那些以投资为目的的人更是至关重要。像之前的2005年、2011年就是最适合卖出的时候,如果那个时候买进大量作品,短期内想要回报是很难的,一般高潮过后都是合理的调整期,这个时候市场也会有一些大师的精品出来。”
好东西难寻 但怕有心人
在经历了2008年的市场萧条期后,这些年李笠一直在后悔当年为什么不多买一些好作品。2012年,李笠看到市场又出现了大的调整,仿佛时光真的回到了过去,于是2012年的他大显身手。
“在2011年傅抱石、李可染、张大千、齐白石等人的作品大热后,2012年开始出现了回调,所以2012年我在少量购买黄宾虹精品的同时,开始大量购买以上几位大师的作品。”在李笠的收藏名单中,张大千、徐悲鸿、弘一法师、傅抱石等人的重要作品,都是购于2012年,这些作品现在已经成为李笠收藏体系中重要的组成作品。
经过八年的成长,李笠已经成为拍场上的贵宾,除了他谨慎、谦虚的性格外,李笠也笑称:“永远不要停止学习的脚步,好的东西难找,但就怕有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