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亦奕
为了更好地构建中国画学体系、推动中国画的创作,7月28至29日,由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中国画学会和中央数字书画频道共同主办的“中国画学的传承与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北京龙泉寺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近30位专家围绕 “中国画学的理论体系与核心价值”“中国画学的文化特色与基本元素”“中国画学的承变规律与现代发展”等议题,力图回归基础理论的探究,对中国画的核心价值及传承发展规律进行研讨。
“固本”方能“跨界”
当前,中国画题材丰富,风格多样,探索广泛,有写实的、表现的、象征的、装饰的、工笔的、写意的等等,既表现了新的视觉经验,也满足了多层次的审美需要;不仅富有时代气息,而且个人面目颇为显著。对于当下中国画的现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薛永年说,从整体看,存在两个不足:第一,题材和形式风格探索多,精神内涵挖掘不够,特别是缺乏深厚的文化意蕴;第二,跨界取得成效的较多,在旁收博取中强化原有特色者不足。“创新意识下缺乏底线的‘跨界’思维,离开了‘固本’的前提,要么丢失了中国画本色,要么减弱了艺术质量。”他认为,“无论有多少创新,都必须建立在不丢失文化积淀的基础上。”
那么,艺术的质量和画种的特色应从哪里获得?薛永年认为,只能从民族文化的积淀中来,从民族思维方式与语言方式的承传中来,从理解民族文化精髓中来,从研究国学中来。中国画接续文脉,就需要利用国学热的文化环境,在国学上补课,在画家精神的陶养和综合素质的培育上发挥国学的基础作用。
研究国学首先应该深刻了解中国文化精神,安徽省文史研究馆荣誉馆员、安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郭因从艺术美学的根本问题,即艺术家如何看待和处理艺术与现实的关系出发,得出绘画艺术的各种关系都要经由“各得所宜”的“中”去达到“无所乖戾”的“和”, 中国画学及其引领的中国绘画的基本道路是“由中”,基本追求是“致和”,这与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道中庸”而“致中和”是一致的,应该继承与发扬。
把握写意精髓 激活传统笔墨
把握好中国文化的精神就不得不谈到中国画的表现方式。“中国画创作首先是形成了自己的意向。这不是靠思维、靠精密的设计产生的意向,而是在超然的状态下进行,完全凭借一种潜意识,这就是中国画的写意精神。”
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院长马振声认为,中国画的这种思维和表达方式使得中国画的审美一直是追求似与不似之间的玄妙。中国画不应在似与不似两个极端中徘徊,否则都没有出路。
《中华书画家》杂志总编王镛指出,中国画的写意精神与西方写实绘画存在矛盾,却与现代艺术观念有些契合。强化个性与简化形式是东西方现代艺术的普适特征。从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中发掘可以转化为现代艺术形态的基因和元素,从笔墨技法层面深入到精神内涵层面,把握中国传统艺术精髓中的写意精神,已经成为当代中国艺术家的普遍共识。
笔墨作为中国画的语言形态,如何进一步发展也是与会专家讨论的焦点问题。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陈传席认为,“笔墨当随古代传统”,历史上凡是提出“复古”口号并付诸实践的,在艺术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产生了不朽的杰作。所以优秀的书画家必须把古人真正的笔墨传统学到手,只要有思想,生活在新时代,用传统的手法表现新的时代精神,必能创作出新的佳作,又成为新的传统。
对于此种讲法,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袁宝林表示并不赞同:“中国画只有好坏之分,没有古今之说。谈笔墨不能局限在笔墨自身,而是要研究笔墨和一些重要的艺术范畴的关系。”袁宝林强调,笔墨本身并不是独立自主的,而是从属于表现时代精神和个性化意境营造的,不在场、不是鲜活的笔墨只是法则层面上的笔墨的功力,这种笔墨套路太多,我们需要一种有生命力的笔墨。袁宝林还特别以“徐蒋体系”和“林吴体系”为例,肯定了西方艺术对中国画传统笔墨的激活和语言形态的拓展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美术》杂志执行主编尚辉在分析20世纪中国山水画的演变及价值观念的重构时,引入了“图式”的概念,并与传统的“笔墨”概念区分开来,他举例表明,传统山水画价值的判断视点在于笔墨个性,图式个性的审美价值被遮蔽了。而李可染、傅抱石、石鲁笔墨个性的另一半——光影、质感、结构、空间、意境,都是视觉形式的,说明他们在笔墨个性形成过程中也开始注重图式方面的个性。当然,尚辉也强调了笔墨对于图式个性依然很重要,毕竟它是区分画种和材质审美特征的重要方面,而且只有充分展示材质的审美特征才能阐释图式的个性魅力。
画为心迹 方解其艺
安徽大学教授刘继潮则指出,现在的山水画跟中国传统的山水画在空间上有很大差异。为什么范宽画的远山能突然一下就高起来,而现在画的远山非但高不起来,而且往往是越远越淡,最后消失在地平线上。他以沈括发明的“山水之法”“以大观小”为切入点,突破西方写实绘画语言和科学主义的深层影响,摈弃焦点透视的侵扰和“散点透视”的既定框框,探究了古典绘画创作的内在理据。刘继潮认为,无论绘画理论或实践,空间位置与笔墨气韵都是古典绘画一体之两面,是不可分离的对等概念。而对中国画的研究更多集中在笔墨上,对空间的研究太少,这方面的理论文章也少,这一现象应该引起业界人士的重视。
在会上,《朵云》杂志副主编舒士俊运用电脑软件的透光技术,模拟黑夜与白昼的交替,把一些风景照和画面较为繁满的作品,幻变为空灵简约而有水墨味的画面,给观者带来了生动明晰的视觉体验。通过图像幻变的比对研究,舒士俊感悟到,摄影与绘画图像皆含有太极图一体二面的底蕴和可幻变潜能。中国画的留白若不够明晰,便会使画面的清新感,也即中国画最本质的特征弱化。他认为,通过电脑软件来研究绘画,会给深入探究中国画所包蕴的虚实机理带来崭新的研究视角和拓展空间。
研讨会的最后,会议主持人讲述了前一晚在龙泉寺看到的一个漫画短片,大致讲老师父要出门化缘,让小徒弟看好水缸的故事,画面上一组字幕令人印象深刻:“先要看好自己的心”。正如中国佛教协会驻会副会长学诚法师在研讨会开始时所说:“画家要用心去画画,现在有些画家就是不看好自己的心,没有‘文心’,中国画是学不好的。”诗为心声,画为心迹,能知其心,方解其艺,对传统文化包括绘画在内的研究,自当如是。